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第二節 現存的諸部犍度

第二節 現存的諸部犍度

第一項 銅鍱律

上座部Sthavira系的犍度khandha部分,是依「摩得勒伽」mātṛkā而次第發展完成的。要說明這一發展過程,對於名稱不同,開合不同,次第不同,詳略不同,與佛及弟子的事緣結合不同──現存的各部律中,與犍度部相當的部分,有先加敘述,明了各本內容的必要。尤其是彼此開合不同,或詳略大異的部分(1)

《銅鍱律》的〈犍度〉部,分為〈大品〉(Mahāvagga,日譯本第三卷),〈小品〉(Cullavagga,日譯本第四卷)──二品。〈大品〉一〇犍度,〈小品〉一二犍度,共二二犍度。先說〈大品〉:

一、〈大犍度〉Mahākhandhaka:分十誦:前四誦,從佛陀成道起,度五比丘,到舍利弗Sāriputta、大目連Mahāmoggallāna出家,為佛傳的一部分。第五誦起,成立和尚與弟子,師弟間的授受,白四羯磨得具足的制度;及不得受具足的種種規定。

二、〈布薩犍度〉Uposatha-khandhaka:半月半月,僧伽定期集會,誦說波羅提木叉pātimokkha,以維護僧團的和合清淨。所以說「與欲」、「與清淨」的如法和合,而不許不和合、不如法的布薩。

三、〈入雨安居犍度〉Vassupanāyika-khandhaka:每年一度的三月安居,是適應雨季,而作三月定居,精進修行的制度。時間有「前安居」或「後安居」;並對安居期中外出所有的規定。

四、〈自恣犍度〉Pavāraṇa-khandha:「自恣」為安居終了,同住比丘,互相作善意的忠告,有罪者懺悔,以得清淨的儀式。

五、〈皮革犍度〉Camma-khandhaka:比丘生活中,有關皮革物品的規定。以首樓那二十億Soṇakolivisa,精進而兩足出血;及首樓那億耳Soṇakuṭikaṇṇa出家,見佛,請求「邊地」容許「五事」為緣起。

六、〈藥犍度〉Bhesajja-khandhaka:總括比丘的日常飲食,病時的醫藥,及饑荒時期的特殊規定。共分四誦:初誦是有關醫藥的事。第二誦以下,敘述佛的遊行,從舍衛城Śāvatthi─→王舍城Rājagaha─→舍衛城─→王舍城─→波羅奈Vārāṇasī─→阿那伽頻頭Andhakavinda──→王舍城─→ 巴連弗邑Pāṭaligāma─→渡恆河Gaṅgā─→拘利村Koṭigāma─→那陀村Ñātika─→毘舍離Vesālī─→跋提Bhaddiya─→阿牟多羅Aṅguttarāpa─→阿摩那Āpaṇa─→ 拘尸那Kuśinagara─→阿頭Ātumā─→舍衛城。佛在遊行中,在各處作有關飲食的規制。這一次第遊行,自巴連弗邑到那陀村,與佛最後遊行的路線相近,內容也有部分的共同(2)

七、〈迦絺那衣犍度〉Kaṭhina-khandhaka:安居終了,限在一月以內,舉行受迦絺那衣的儀式。受了迦絺那衣,比丘們在五個月以內(十二月十五日滿),可以「離衣宿」、「展轉食」等五事;就是衣食方面,受到種種的優待。

八、〈衣犍度〉Cīvara-kh.:關於比丘衣服,如居士施衣,糞掃衣,染色,製作等規定。及安居施衣的分配,亡比丘衣的處分等。耆婆Jīvaka童子學醫治病的故事,為衣犍度的緣起。

九、〈瞻波犍度〉Campeyya-khandhaka:佛在瞻波Campā。婆沙婆村Vasabha的執事比丘,為人非法舉罪,來見佛請示。因此,佛說「非法別眾羯磨」、「非法和合羯磨」、「如法別眾羯磨」、「似法別眾羯磨」、「似法和合羯磨」──都不成羯磨。唯有「如法和合羯磨」,才是正當的羯磨。

一〇、〈拘睒彌犍度〉Kosambī-khandhaka:拘睒彌Kosambī比丘相諍,形成僧伽的分立。佛勸他們和合,說長生Dīghāyu王子譬喻,眾人不聽,佛於是棄之而去,訪婆咎Bhagu,及和合修行的阿那律Anuruddha等,回舍衛城。拘睒彌比丘心悔了,來見佛,請求息諍。對於僧伽互諍對立的比丘,衣食住等,應給以平等的待遇;而所說的法,僅可受如法的言說。──以上是〈大品〉;以下是〈小品〉:

一、〈羯磨犍度〉Kamma-khandha:次第說明:苦切羯磨、依止羯磨、驅出羯磨、下意羯磨;不見罪舉羯磨、不懺罪舉羯磨、不捨惡見舉羯磨──七種羯磨,予以十八事或四十三事的處分。如順行這些處分,應予以解除。

二、〈別住犍度〉Parivāsika-khandha:這是犯僧殘罪者,受別住、本日治、摩那埵、阿浮呵那──出罪的行法。

三、〈集犍度〉Samuccaya-khandhaka:這是犯僧殘罪的處分法。在處分過程中,或覆,或憶,或再犯,或犯其他罪,所有複雜的處分法。

四、〈滅諍犍度〉Śamatha-khandhaka:七滅諍的事例與滅諍;及對「四諍事」所取的滅諍方法。

五、〈雜事犍度〉Khuddakavatthu-khandha:雜事,或譯為小事,為比丘日常生活中,種種瑣碎事物的規定。攝頌說:「律之小事犍度一百十事」(3)

六、〈臥坐具犍度〉Senāsana-khandhaka:有關精舍的建立,床敷具等(四方)僧伽共有財物的管理,分配等規定。

七、〈破僧犍度〉Saṃghabhedaka-khandhaka:敘述提婆達多Devadatta破僧(集體叛教)的經過。辨別僧諍(如拘睒彌比丘)與破僧的差別;破僧與和合僧的罪福。

八、〈儀法犍度〉Vatta-khandhaka:有關比丘的日常生活:客比丘、舊比丘、遠行、食堂、乞食、阿練若、臥坐具、溫室、廁所,及師長與弟子的「儀法」,共「五十五事」(4)

九、〈遮說戒犍度〉Pāṭimokkhaṭhapana-khandha:比丘犯罪覆藏,如來不再布薩說戒為緣起。對於認為比丘有犯而遮止說戒,如法不如法的分別。應審慎舉罪,勿引起僧伽的紛諍別異。

一〇、〈比丘尼犍度〉Bhikkhunī-kh.:女眾出家的緣起;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Mahāpajāpatī-gotamī,受「八重法」而得具足戒。其他有關尼眾的特殊規定。

一一、〈五百犍度〉Pañcasatika-khandha:摩訶迦葉Mahākassapa發起,於王舍城,舉行如來遺教的結集(第一結集)。中有阿難Ānanda傳佛遺命──小小戒可捨;阿難被責;富蘭那Purāṇa從南方來,對飲食規制不同意見的記載。阿難受優陀延王Udena及宮人們的布施。以梵壇法處罰闡陀Chanda的故事。

一二、〈七百犍度〉Sattasatika-khandha:佛滅一百年時,毘舍離有受持金銀等十事非法,引起東西方的大諍論。西方集七百比丘,到毘舍離,共同集議,終於宣告十事為非法。稱為「第二結集」。

上來二二犍度,是巴梨語的《銅鍱律‧犍度部》的概述。

註解:

[註 38.001]平川彰『律藏之研究』(五九一──六二六),對現存各部律的犍度部分,詳細的分別內容,可為參考。

[註 38.002]對讀『長部』『大般涅槃經』(南傳七‧四六──六五)。

[註 38.003]《銅鍱律‧小品》(南傳四‧二二三)。

[註 38.004]《銅鍱律‧小品》(南傳四‧三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