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三項 三彌底(部)論

第三項 三彌底(部)論

『三彌底部論』,三卷,題為「失譯人名,今附秦錄」。三彌底部Saṃmatīya,就是正量部,為從犢子部分出的大派。從『大唐西域記』看來,這是非常隆盛的學派。這部論既名『正量部論』,那當然是正量部的論書了。從論義去了解,的確是正量部的。論的主要意義,是隨業力而流轉生死,與修行而得解脫。先論究有我與無我:1.舉實無我派,2.不可說有我無我派,3.實有我派。實有我的,又有是五陰,異五陰,是常,是無常各派。這都是成立自宗,各引經文來證成。本論對各派,一一解說,批評,成立自宗的「有人」(補特伽羅),如『論』卷中(大正三二‧四六六中──下)說:

「佛說有三種人」。

「問曰:云何三種人?答:依說人,度說人,滅說人」。

這三類,與『三法度論』及『部執異論』所說,三種施設我(如本節上項所說),大體相同。但正量部的思想,比起犢子部所說,顯然的更為嚴密完善。「依說人」,是依五陰和合而安立的我,與五陰不可說一,不可說異。這與『三法度論』的受施設相同。「度說人」的度,是移轉的意思。犢子部本義,約過去一分(陰界入)施設,重在過去。而正量部重在依諸行的移轉,從前生到今生,今生到來生。依諸行移轉,而說有三世的我。「依說人」重於和合,「度說人」重在相續。「滅說人」與『三法度論』的滅施設相同,約「無復有五陰處」說。有我無我論究了以後,辦有中陰與無中陰。末後,總論凡聖為十三人。

論名『三彌底部論』,以部派名為論名,這是不曾見過的。其實,這是譯者所立,並非論的本名。在『論』的末後(大正三二‧四七三上)說: 「依說論竟」。

梵文原本,經論的名字,都是安在末後的。如『百喻經』末後,題為『癡華鬘論』。所以,這部論原名『依說論』。「依說」是什麼意思呢?在成立「三種人」時,附注(大正三二‧四六六中)說:

「說者,亦名安,亦名制,亦名假名」。

三種人──依說,度說,滅說的說,可譯為安立,假名,可見就是施設prajñapti了。「依」,應為upādāna,正譯為取。古人每譯為受,如稱五取蘊為五受陰。『三法度論』的「受施設」,就是「依說」。依,梵語為upādhi(億波提);音與義,都與取相近。所以,「依說」就是「受施設」,為梵語upādāna-prajñapti的義譯。這部論重在成立不可說的補特伽羅;雖分三類,而主要為依「執受諸蘊立補特伽羅」(1);也就因此,論名『取施設論』(依說論)了。

『三彌底部論』的譯文,近於直譯,文字還算通利。失譯人名而附於秦錄,是『開元釋教錄』推定的(2)。在我看來,這很可能是魏瞿曇般若流支Prajñāruci的譯品。理由為:一、『三彌底部論』初說:「歸命一切智」(3),這是歸敬辭。在經論前,先舉歸敬,本為印度常見的體例。但傳譯來中國,並不多見。略尋經論,惟瞿曇般若流支的譯品,有此體例。如『正法念處經』初說:「歸命一切諸佛菩薩」(4);『順中論』初說:「歸命一切智」(5);『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初說:「歸命一切諸佛菩薩,歸命世尊大智慧海」(6);與瞿曇般若流支同時,譯品混雜不清的菩提流支Bodhiruci,傳譯有『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初說:「歸命釋迦牟尼佛」(7)。二、譯者與所譯的論書,沒有一定的關係,但譯者總歡喜譯出自宗,或自己所讚賞的。瞿曇般若流支所譯的『正法念處經』,一向有「正量部誦」的傳說。別有『犢子道人問論』一卷,但已闕本(8)。瞿曇般若流支,與犢子、正量部,顯然有密切關係。依此二點,推論『三彌底論』為瞿曇般若流支所譯,大概是不會錯吧?

註解:

[註 85.001]『俱舍論』卷二九(大正二九‧一五二下)。

[註 85.002]『開元釋教錄』卷四(大正五五‧五一八下──五一九上)。

[註 85.003]『三彌底部論』卷上(大正三二‧四六二上)。

[註 85.004]『正法念處經』卷一(大正一七‧一中)。

[註 85.005]『順中論』卷上(大正三〇‧三九下)。

[註 85.006]『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卷上(大正一二‧一一五中)。

[註 85.007]『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卷一(大正二六‧三三七上)。

[註 85.008]『開元釋教錄』卷六(大正五五‧五四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