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禪宗史-達摩與求那跋陀

達摩與求那跋陀

『楞伽經』共有三譯:一、宋元嘉二十年(四四三)求那跋陀羅譯,名『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二、魏延昌二年(五一三)菩提留支譯,名『入楞伽經』,十卷。三、唐久視元年(七〇〇)實叉難陀譯,名『大乘入楞伽經』,七卷。達摩到北魏傳禪時,十卷本『楞伽』已經譯出。達摩不用當時當地譯出的十卷『楞伽』,而用江南譯出的四卷本,這當然由於達摩從南方來,與江南的四卷『楞伽』有關係了。從西竺來的大德,起初都是不通華文華語的。如要弘傳經法,由自己傳譯出來,否則只能泛傳大要了。達摩從天竺來,卻傳授譯為華文的四卷『楞伽』,這是非長期在中國,通曉華文不可的。這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續僧傳』說:達摩「初達宋境南越」。達摩早在宋代已到了中國,那末四卷『楞伽』的傳授,也就不覺得奇突了!

求那跋陀羅,義譯為功德賢。『高僧傳』卷三有傳(大正五〇‧三四四上──三四五上),傳中每簡稱為「跋陀」。跋陀是中天竺人,也是從南方海道來的。元嘉十二年(四三五)來中國,泰始四年(四六八)去世,春秋七十五。在僧傳中,跋陀是一位譯經三藏。西來的大德,都是以傳法為重的;為了傳法,所以要傳譯。也有適應時眾的需要而傳譯的,如佛陀跋陀羅本是禪師,但到了江南,成為『華嚴經』等大量經律的傳譯者。一般來說,所傳譯的與自己所宗的,是有關係的。跋陀三藏所譯的,依『出三藏記集』卷二,共十三部,七十三卷(『開元釋教錄』作五十二部,一百三十四卷)。重要的有:【圖片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一卷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四卷
央掘魔羅經          四卷
大法鼓經           二卷
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    一卷

第一義五相略集        一卷
雜阿含經           五十卷
眾事分阿毘曇論        十二卷

前四部,是如來藏法門。『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第一義五相略集』,是『解深密經』的初譯。後二部,是聲聞經論中最根本的。從所譯的教典而說,跋陀是以如來藏唯心大乘為主,以聲聞經論為助的。這一風格,與流支、真諦、玄奘相同。但跋陀的時代早些;跋陀是南天竺的如來藏說,而流支、真諦、玄奘,重於北方的阿賴耶說。在佛教思想史上,這是大有區別的。

跋陀三藏在中國三十多年(四三五──四六八)。如果達摩五三〇頃去世,而壽長一百五十多歲的話,那跋陀在華的時代,達摩為五十五歲到九十八歲。達摩「初達宋境」,以四卷『楞伽』印心,達摩是有晤見跋陀,並承受『楞伽』法門之可能的。在達摩禪的傳承中,弘忍門下就有這一傳說,如『楞伽師資記』(大正八五‧一二八四下)說:

「魏朝三藏法師菩提達摩,承求那跋陀羅三藏後」。

達摩繼承跋陀,是本於『古禪訓』的:「求那跋陀羅禪師,以楞伽傳燈,起自南天竺國,名曰南宗,次傳菩提達摩禪師」。道宣的達摩「初達宋境」,也暗示了這一消息。但在中國禪宗的傳承中,跋陀三藏的地位,被遺忘了。這因為傳說達摩禪是「以心印心」,「不立文字」。如杜朏『傳法寶紀』說:

「達摩之後,師資開道,皆善以方便,取證於心。……密以方便開發,頓令其心直入法界」。

杜胐以為:達摩門下的師資開道,是「方便開發」,不用文字的。對傳說中的『楞伽』傳授,解說為:「以楞伽授可曰:吾觀漢地化道者,唯以此經相應。學徒有未了者,迺手傳數遍,云作未來因也」。『楞伽經』在達摩禪中,只是初方便,不是所傳的法門。『楞伽經』不受重視,『楞伽經』譯主──跋陀的地位,當然被忽略了。就現有資料來說,杜胐沒有說達摩是繼承誰的,卻開始引用了『禪經序』的傳承說。高唱頓禪的神會,進一步的以菩提達摩與『禪經序』的達摩多羅相結合。到了『寶林傳』,才修正編定為西天二十八祖說。達摩是直承天竺的,跋陀的地位,完全被遺忘了。

直到宋初,法眼宗的永明延壽(九〇四──九七五),對求那跋陀與達摩,還承認其關係。如『宗鏡錄』卷一〇〇(大正四八‧九五三上)說:

「跋陀三藏云:理心者,心非理外,理非心外;心即是理,理即是心。心理平等,名之為理;理照能明,名之為心。覺心理平等,名之為佛心」。

跋陀,就是『楞伽』譯主。「理心」說,與『楞伽師資記』求那跋陀羅三藏說相合(大正八五‧一二八四中)。又『宗鏡錄』卷九八(大正四八‧九四二上──中)說:

「伏陀禪師云:藉教明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凡聖一路,堅住不移,不隨他教,與道冥符,寂然無為,名為理入」。

這是曇林所記的,達摩為道育、慧可開示的教授,但『宗鏡錄』作「伏陀禪師」說。伏,古讀重唇音,伏陀與跋陀相同。據延壽所傳(應古有此說):達摩所說,原是出於伏陀禪師的教誨。這是古代的傳說,達摩與跋陀三藏,有傳授的關係。四卷『楞伽』印心,是跋陀三藏的傳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