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觀論頌講記-庚二 證入無二途

庚二 證入無二途

辛一 約勝義說

自知不隨他    寂滅無戲論    無異無分別    是則名實相

如能得意證入,三門所體悟的實相,還是同一的,不可以說有差別。所悟入的實相,『心行言語斷』一頌,已略示大意;現在再為詮說。先從勝義說,次從世俗說。勝義說,明聖者自覺的智境。世俗說,明聖者悟了第一義,所見緣起法相的一切如幻境界。這雖可以言說詮表,然也大大的不同於凡愚所見。圓滿的無礙通達二諦,唯有佛陀。

「自知」,諸法的真相,是自己體悟到的,有自覺的體驗。「不隨他」,是不以他人所說的而信解。古代禪宗的開示人,多在勦絕情見,讓他自己去體會。如對他說了,他就依他作解,以為實相是如何如何。其實,與實相不知隔離了多遠!正覺實相,是『內自所證』;如人的飲水,冷暖自知,不是聽說水冷而以為冷的。「寂滅」,是生滅的否定。生滅,是起滅於時空中的動亂相;悟到一切法的本來空性,即超越時空性,所以說寂滅。肇公說:『旋嵐偃獄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也可說能點出即生滅而常寂的實相了。「無戲論」,根本是離卻一切的自性見。因此,一切言語分別的戲論相,都不現前。在自覺的境地,沒有差別性可說,是一切一味的,所以說「無異」。我們聽說無異,就想像是整體的;這不是實相的無異,反而是待異的無異,無異恰好是異──與異不同。龍樹說:『破二不著一』。如離了差別見,又起平等見,一體見,這怎麼可以?世間的宗教或哲學者,每同情於一元論;這雖有直覺經驗,也是不夠正確。因為執萬有混然一體,每忽略了現實的一面。唯有佛法,超脫了諸法的差別相,而不落於混然一體的一元論。「無分別」,是說諸法的真性,不可以尋思的有漏心去分別他。能具備自知,不隨他,寂滅,無戲論,無異,無分別的六個條件,「是」即「名」為「實相」般若的現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