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講記-第六目 止觀行

第六目 止觀行

壹 略說

云何修行止觀門?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毘婆舍那觀義故。云何隨順?以此二義漸漸修習,不相捨離雙現前故。

第五、「修行止觀門」。觀是思考、辨析、推求、抉擇等作意。止是繫心

一境,使心於一境凝定,不致散亂馳求。如止為九住心,觀為四慧行,方法與性質,都是不相同的。止,重在繫心一境的凝定,初修時,必先有一著落處,有一境界作依憑,才能息心不亂。如狗拴在木柱上,轉來轉去,轉不出去,自然會躺下來不動了。繫念世俗的事相境,如不淨等,可以息心;繫念勝義的真如境,也可以令心止息。觀也是如此,世俗境和勝義境,都可以託而修觀。

本論所說的止觀初方便,是有所偏重的,不了義的。如以止為無分別,即依心真如而修;分別生滅因緣為觀,即依心生滅起修。以止為隨順真如門,以觀為隨順生滅門。又如說:坐時專修止,其他的時候,不離止修而作觀。本論的特色,是重於止的。然依中觀、瑜伽等說:勝義諦的觀慧,才能達成無分別的自證。因為無分別慧,要依觀察一切法無自性而引發。其實,無念無分別的隨順真如,本論也還是說觀察修的。如上來說:『觀無念者,則為向佛智』。『推求五陰,色之與心,六塵境界,畢竟無念。……若能觀察知心無念,即得隨順入真如門』。下文說止修時,也說:『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隨順觀察久習淳熟,其心得住。……隨順得入真如三昧』。雖然入真如門,必需隨順觀察,但在這修習止觀的分別中,把觀局限於生滅因果,而攝勝義觀於無分別止中。以為止一切境界相而不起分別,即成無分別。所以作如此說,這不外偏重於止而已!中國的禪宗,否認他們的禪為禪定,以為是般若,其實也還是重於止修。如晚期盛行的看話頭,即顯然是重止的。眾生的妄念無邊,用一句話頭,一個『是什麼』,激起疑情,使心在這『是什麼』上息下來,勦絕其他的情念。等到這疑念脫落,三昧現前,即以為是開悟了。又如一般念佛的,也是一種止門。以一淨念而絕一切染念;等到淨念能一心不亂,即是念佛三昧(如從觀佛相好、功德入手的,是假相觀為門)。單是這樣的令心止息而得無分別,依中觀、瑜伽等說,是不能斷盡煩惱而了脫生死的。一般不知三昧現前,必有『空』、『明』、『樂』的證德,每誤以為是寂寂惺惺的慧悟。如共外道的四禪:中間禪無尋有伺,二禪無尋無伺,內等淨,即無分別而淨心呈現。三禪的正念正知,與定心相應,何嘗不是寂而常明,明而能寂!統論本論的正義,隨順真如的無念,要從唯心無境,境空心寂的觀,與止一切境界的止,隨順雙運,才能成就。但在這初修的方便中,到底是側重於止了。所以,學者切勿拘於這初方便的偏重(入道初門,可以有偏重的),以止或禪那,為無分別而斷惑證真才是!

本論說:「止」,以「止一切境界」為「相」。使依心現起的一切境界,不再現前,即順於無分別。這樣的修止方便,能「隨順奢摩他觀義」。梵語奢摩他,義譯為止。隨順,依下文說,即久久修習時,止觀互相助成,相順相應的意思。說到「觀」,以「分別因緣生滅」為「相」。這樣的修觀,能「隨順毘婆舍那觀義」。梵語毘婆舍那,義譯為觀。本論以止修而入奢摩他(止)觀,以觀修而入毘婆舍那(觀)觀,文句不順;所以唐譯即刪去了。上面說到隨順,「隨順」的意思是:「以此(止的無分別,觀的分別)二義,漸漸修習」,彼此「不相捨離」,能同時雙「雙現前」。所以隨順即止觀雙運的意思。起初,止與觀各別修習,漸漸的達到止觀雙運。觀於世俗,也即能止於真如。這是修習信心者初學的止觀門,所以且約偏勝,作如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