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雨集第五冊-三

日本的政治傾向,過去存有侵吞中國的野心,這才引起抗日戰爭。日本失敗以來的政治傾向,對臺灣是存有野心的,這不但田中內閣如此。過去日本臺獨的活躍,就是良好的例子(當然,臺獨的活動,也還有稱為盟友的美國人在內)。去年的中日絕交,對我們無疑是更重大的打擊。政治,現代的政治,根本說不上道義,都無非為自己國家的現實利益著想。這種政治活動與普遍傾向,確是如此,但不能因此說一切日本人都是如此。如一視同仁,那以常識來判斷,也不能說是正確的。日本佛教界的活動,也是一樣。在抗戰期中,為日本軍部作侵略工具的,特別是那些海外及隨軍的布教師。戰後的日本文化界及佛教界不斷來臺,什麼親善,感恩,帶有半政治性活動的,也誰能保證都是純潔呢!日本佛教界而作政治活動的,甚至親共的,都不能說沒有,然大體來說:專心的佛學研究者或著述者,從過去(抗戰及抗戰以前)到現在,都對政治性的興趣不高。所以也不能說日本佛教全體,都是意圖侵略的。作為佛弟子,對事理的認識和批評,應多少客觀一些。處在現階段的中日關係中,我取得了日本的學位。我沒有與日人組什麼團體,說什麼「交流」、「合作」,往來親善。雖然,這些活動,為現階段國策所不禁。我只是純粹個人的學術活動。

上面所說,有關取得學位的經過,有關學位的看法,有關中日關係的看法,我只是說明事實,並說明自己的某些意見。見仁見智,那是別人的事。我為病體所限,不可能再有所說明,但我會靜默的聽那些不同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