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論會編(中)-一一

一一(1);   八二四(六五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若比丘於此五根,若利、若滿足,得阿羅漢;若軟、若劣,得阿那含;若軟、若劣,得斯陀含;若軟、若劣,得須陀洹。滿足者成滿足事,不滿足者成不滿足事,於此五根不空無果。若於此五根一切無者,我說彼為外道凡夫之數」。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二(2);   八二五(六五三)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若比丘於彼五根,增上明利滿足者,得阿羅漢俱分解脫;若軟、若劣者,得身證;於彼若軟、若劣,得見到;於彼若軟、若劣,得信解脫;於彼若軟、若劣,得一種;於彼若軟、若劣,得斯陀含;於彼若軟、若劣,得家家;於彼若軟、若劣,得七有;於彼若軟、若劣,得法行;於彼若軟、若劣,得信行。是名比丘根波羅蜜因緣,知果波羅蜜;果波羅蜜因緣,知人波羅蜜。如是滿足者作滿足事,減少者作減少事,彼諸根則不空無果。若無此諸根者,我說彼為(3)凡夫數」。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安住外異生品」:

復次、若依諸佛無上菩提所得正信,乃至正慧,於此世間亦無有者,當知此住外異生品。即於此法,唯有世間無出世者,當知此住內異生品,非外異生。若於此法有出世者,當知一切別住餘品,非彼品類(4)

註解:

[註 119.001]『相應部』(四八)「根相應」一二‧一八經。

[註 119.002]『相應部』(四八)「根相應」一三‧一四經。

[註 119.003]「為」下,原本有「作」字,今刪。

[註 119.004]「外異生」義,論文在「慧根為勝」之下,今依經次第,敘列於前。

Comments

大德您好

請問以上 安住外異生品 內容是什麼意思?可否詳細譯作白話文?

(外異生是凡夫?內異生是聖者?餘品類是?)

無限感恩

ellen 

 

 

 

依筆者的粗淺理解,這段《瑜伽師地論》論文是解說《雜阿含652經》及《雜阿含653經》之經文內容,大約意涵如下:

一、雜阿含經文主要從「五根僅通無漏」的立場說的,是依「體證五根的深淺不同」安立聖者的階位:「初果向~四果」。所以未得五根者就是「異生(凡夫)」。

二、後來部派論師針對以上《雜阿含經》加以討論,發現釋尊的教說當中也曾提到「五根可通有漏」,也就是凡夫也有人可以通達一分的「五根」,所以另在「五根通有漏」的立場,再將凡夫分為二種,一種為「內異生(內凡夫)」是不斷善根的;一種為「外異生(外凡夫)」這一類是斷善根者。

三、《瑜伽師地論》所謂「於此法有出世者,當知一切別住餘品,非彼品類」是指《雜阿含經》這二經,是就此出世無漏五根者,依五根深淺別為安立不同的「(別住)餘品(其他種類之聖者:如阿羅漢俱分解脫→身證→見到→信解脫→一種→斯陀含→家家→七有(須陀洹初果)→【初果向】法行(人)→【初果向】信行(人)」。而與前面之「外凡、內凡」是屬於不同的品類(非彼品類)。

以下之《阿毘達磨順正理論》論文可以參考理解: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9:「有餘師說,信等五根,亦唯無漏,契經唯說聖所有故。又世尊說:「若全無此信等五根,我說彼住外異生品」此非誠證,依無漏根說此言故。云何知然?先依無漏信等五根,建立諸聖位差別已。說此言故,全無此者,此即此前所說,無漏信等根義。若不爾者,唯應說言無信等根,不應言此。或諸異生,略有二種:一內;二外。內謂不斷善根;外謂善根已斷。依外異生,作如是說,若全無此信等五根,我說彼住外異生品。為有契經證信等五通有漏不?亦有!云何?謂世尊說:「我若於此信等五根,未如實知,是集,沒味、過患、出離,未能超此天人世間及魔梵等,乃至未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廣說,非無漏法應作如是次第觀察。」又說佛未轉法輪時,先以佛眼,遍觀世界,有諸有情,處在世間,或生或長,有上中下諸根差別,未轉法輪,世間已有無漏根者,如來出世,則為唐捐。」(CBETA, T29, no. 1562, p. 380, b19-c8)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

大德您好

無限感恩師兄回覆 瑜珈師地論的安住外異生品,要好好思維一下。

願眾生安樂,ellen

 

大德您好 本人對於雜阿含經八二三(六五一)內說及信根集、信根沒、信根味、信根患、信根離有疑問,想請教 1)這跟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是否相同? 2)之前的八二O(六四八)或八二一(六四九)經等提出要對五根如實觀察而會斷三結成就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和八二三(六五一)經好像有矛盾,因為信等五根像是禍患? 感恩大德開示 ellen合十

您所列各經之間並無矛盾,原因有三:

一、具足五根者,包括初果向以上之聖者(除了佛及四果阿羅漢)仍還有煩惱未斷,因此他們仍然經驗了煩惱的過患並從中出離。

二、在進修之過程中,聖者是從「世俗有漏八正道」以「善法欲」轉趣「出世間無漏八正道」,在有漏「善法欲」之進修中,自然還有「煩惱過患」。

三、《雜阿含651經》可以是世尊回顧過去修道之歷程,而解說歷經「七處善(苦、集、滅、道、味、患、離)」之過程,也很合理。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

感恩大德指點

ellen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