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四項 達磨難提與達羅達多

第四項 達磨難提與達羅達多

達磨難提Dharmanandi,涼譯作曇摩難提。達羅達多,又作陀羅達多Dharadatta。這二位論師,在『大毘婆沙論』中,或引為教證,或加以會通,可見地位的重要。

『發智論』先說智,次說識,毘婆沙師解說為「經論舊法」,引世友Vasumitra的『品類論』,及達磨難提說為證(1)。在毘婆沙師的心目中,這是古代的,值得尊重的大德。

達羅達多說:「中有趣向彼趣,即彼趣攝」(2);「下方世界無邊,上方世界無邊」(3),毘婆沙師都給予會通。如說三十七品時,就引達羅達多說,證明有這部契經(4)。以「名」與「義」來分別二諦(5),與世友說相近。但在說中有時,『大毘婆沙論』卷六九(大正二七‧三五八中)說:

「達羅達多是文頌者,言多過失,故不須通」。

達羅達多也是文學家。但從他所說:世界,中有,都是與『施設論』的問題相同,而意趣不相合的。

論二諦,晉譯『鞞婆沙論』作陀羅難提。論中有,晉譯作曇摩難陀,又作曇摩難提。晉譯的譯者,是將達羅達多與達磨難提,混作一人。依唐譯及涼譯,應為各別的論師。

註解:

[註 63.001]『大毘婆沙論』卷九(大正二七‧四四下)。

[註 63.002]『大毘婆沙論』卷六九(大正二七‧三五八中)。

[註 63.003]『大毘婆沙論』卷一九三(大正二七‧九六六中)。

[註 63.004]『大毘婆沙論』卷九六(大正二七‧四九六上)。

[註 63.005]『大毘婆沙論』卷七七(大正二七‧四〇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