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二節 婆須蜜菩薩及其論著

第二節 婆須蜜菩薩及其論著

第一項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與問論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苻秦建元二十年(西元三八四),僧伽跋澄Saṃghabhūti在長安譯,凡十卷,十四揵度。當時,道安非常重視這部論,如『出三藏記集』卷一〇(大正五五‧七一下)說:

「該羅深廣,與阿毘曇並興外國。傍通大乘,特明盡漏,博涉十法,百行之能事畢矣!……外國升高座者,未墜於地也」!

『阿毘曇』,是『發智論』的別名。這部論與『發智論』並重,可見他的價值。由於譯文的拙劣,一般都認為是世友Vasumitra──『品類論』作者所造,看作阿毘達磨論的一種,而不知道這是譬喻者的論書。在說一切有部中,譬喻師與阿毘達磨論師,起初是相互的尊重,後來才各自分流。這部論,正代表了譬喻師的立場。

論題為『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或簡稱『婆須蜜經』,『婆須蜜論』,『婆須蜜集』,這題目是值得注意的。任何論書,沒有以作者的名字為題的。更沒有自題尊者某某,某某菩薩論的(除習慣上的通俗稱呼)。譯者僧伽跋澄的另一譯品──『僧伽羅剎集經』,也以作者名為題,是同一譯筆。我想,在一部論終了,梵本都是標題某某論,某某造的,僧伽跋澄一定是綜合此二為論題了。這部論分十四揵度,每一揵度,不是先標舉略頌,次釋章門,如『發智論』那樣。而是先舉論義,然後附以攝義的偈頌。第一「聚揵度」,分七品,每品的末了,有「初偈竟」,「第二偈竟」,「第三偈竟」等字樣。因此,標題也有作「尊婆須蜜菩薩所集偈品」的(1)。末後「偈揵度」,分四品,也有標題為「尊婆須蜜菩薩所集偈品」的(2)。所以,『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應為譯者所標;而論的本名,由於以偈頌攝義的特色,應稱為(尊婆須蜜所集)『偈品論』,或『偈論』吧!

這一推論,請舉三點來證明:一、考『大毘婆沙論』引文,曾這樣說:

「問論,梵網經中,復以一事尋求見趣。謂如是見由何而起」(3)

「梵網經中,亦以二事推求見趣。……梵問經中,但以一事推求見趣,謂以等起」(4)

依『毘婆沙論』,譯為:「如偈問論,如梵網經說」(5)。可見這部『問論』,是可以譯為『偈問論』的。玄奘所譯的「梵問」,顯然是「偈問」的誤筆。『問論』或『偈問論』,「以一事推求見趣」,就是論究從何而有這樣的惡見;但求「等起」,而沒有尋求見趣的「自性」與「對治」。本論的「見揵度」,說「云何生此見」(6),確是但以「等起」推求見趣的。內容既然相合,那末『毘婆沙論』的『問論』或『偈問論』,應就是題作『偈品論』的本論了。二、論的性質,除「偈揵度」解說佛偈外,都是問難與論議。或引經,或引阿毘曇,提出問題。然後舉各家的不同解說;在各家的解說中,每插入有力的難問。末了,結歸正義。這不是重於分別法相,也不是組織教義,而是以問答的論式,顯示佛法的正義。這部論,實是佛教思想,主要是阿毘達磨論義的批判集。稱之為『問論』,是最適當的了。三、世親Vasubandhu所造的『大乘成業論』,說到「尊者世友所造問論」(7)的滅盡定有心說。「尊者世友所造」的『問論』(或偈問論),不就是「尊婆須蜜(菩薩)所集」的『偈品論』嗎?本論「心揵度」,雖文句不完全相同,但確有滅盡定有心的論義。如『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卷三(大正二八‧七四一上)說:

「諸有此處不可思議:滅盡三昧,若本心本意有斷滅緣,則是有也。心非為無,因是故緣起」。

『問論』的作者世友,古人稱之為「經部異師」。其實,這是『大毘婆沙論』以前的,譬喻尊者法救Dharmatrāta的後學,近於後起的經量部而已。

註解:

[註 71.001]『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卷一(大正二八‧七二三中)等。

[註 71.002]『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卷一〇(大正二八‧七九九中)等。

[註 71.003]『大毘婆沙論』卷八(大正二七‧三八中)。

[註 71.004]『大毘婆沙論』卷九八(大正二七‧五〇七中)。

[註 71.005]『毘婆沙論』卷四(大正二八‧二八上)。

[註 71.006]『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卷九(大正二八‧七九一下──七九二下)。

[註 71.007]『大乘成業論』(大正三一‧七八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