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二項 修行道地經

第二項 修行道地經

『修行道地經』初(大正一五‧一八一下),這樣說:

「榆迦遮復彌經,晉云修行道地」。

這一梵語,與覺賢Buddhabhadra所譯的『達摩多羅禪經』(或作『修行不淨觀經』),是一樣的。如『經』卷上(大正一五‧三〇一中)說:

「庾伽遮羅浮迷,譯言修行道地」。

「榆迦遮復彌」,或「庾伽遮羅浮迷」,都是梵語Yogācārabhūmi的對音。義譯為「瑜伽行地」;如約行者說,或譯「瑜伽師地」。這一名稱,為禪觀集的通名。如大乘學者提婆Āryadeva的四百論,月稱Candrakīrti稱之為『菩薩瑜伽行四百論』;彌勒Maitreya所傳的,名『瑜伽師地論』。以「瑜伽行地」為禪集的通名,確是很古老的了。

現存的『修行道地經』,共(七卷)三十品,列品目如下:【圖片

一、集散品           (安譯)散種章第一

二、五陰本品          知五陰慧章第二
三、五陰相品          隨應相具章第三
四、分別五陰品         五陰分別觀止章第四
五、五陰成敗品         五陰成敗章第五
六、慈品
七、除恐怖品
八、分別相品
九、勸意品
一〇、離顛倒品
一一、曉了食品
一二、伏勝諸根品
一三、忍辱品
一四、棄加惡品
一五、天眼見終始品
一六、天耳品

一七、念往世品
一八、知人心念品
一九、地獄品
二〇、勸悅品
二一、行空品
二二、神足品          神足行章第六(一分)
二三、數息品
二四、觀品           五十五觀章第七(一分)
二五、學地品
二六、無學地品
二七、無學品
二八、弟子三品修行品
二九、緣覺品
三〇、菩薩品

現在的『修行道地經』,與僧伽羅叉原本,是大有出入的。一、『修行道地經(後)記』說:「上下二十七品,分為六卷,向六萬言」(1)。道安的(大)『道地經序』也說:「一部二十七章」(2)。這都與現存經本不合。考經第二十七品末(大正一五‧二二三下)說:

「其求無為欲滅度,永離濁亂逮甘露,當講說斯修行經,從佛之教冥獲炬。其有說此經,假令有聽者,佛當示其路,常安無窮盡」。

『修行道地經』,到此已經結束了。下面三品,明三品人(聲聞弟子、緣覺、菩薩)的修行;會三乘,歸一乘,極有條理。無論在形式上,內容上,都與前二十七品不合。這是融攝『法華』、『般若經』的意趣,為引小向大的傑作。這是古代的「法華經論」,那裏是僧伽羅叉的作品呢?考『出三藏記集』卷二(大正五五‧九上),竺法護Dharmarakṣa的譯籍中說到:

「三品修行經一卷,安公云近人合大修行經」。

『三品修行經』,應該就是「弟子三品修行品」,「緣覺品」,「菩薩品」──三品修行經是總名;「弟子品」,「緣覺品」,「菩薩品」是品名。這也是竺法護譯的。安公所說的「近人合大修行經」,就是編合於修行道地經的意思。這本不是『修行道地經』,由於合編於後,這才成為七卷、三十品了。研究僧伽羅叉的『修行道地經』,先應將後三品除去。

二、安世高所譯(大)『道地經』,僅為晉譯的一部分。對校二譯,知道晉譯的長行與重頌相雜,與安譯本是一樣的。安譯雖一律譯為長行,然如「從後縛束說」,「從後現說」(3);「從後現譬說」,「從後說」(4)等文句,都就是「復說頌曰」的異譯。長行與頌間雜的文體,是為了適應不同興趣的;大乘經也多數採取這種文體。長行與頌間雜的文體,雖安譯與晉譯相同,但審細的研考起來,僧伽羅剎原作,僅有偈頌,長行為後人的解說。但紊亂了本與釋的形式,改編為長行與重頌的文體。每品先有讚頌,後有結偈,也應該是改編者所增入的。這可以從事理來證明:

1.初品,晉譯名「集散品」;世高譯為「觀種章」,文末也作「散種品章」,這是什麼意義呢?這一品名,實就是優陀那(鄔柁南Udāna)的義譯;優陀那有「集散」的意思(5)。『大智度論』卷三三(大正二五‧三〇七中)說:

「又如佛涅槃後,諸弟子抄集要偈:諸無常偈等作無常品,乃至婆羅門偈作婆羅門品,亦名優陀那。諸有眾集妙事,皆名優陀那」。

優陀那,初為有所感而發的偈頌,解為「無問自說」。在北方的佛教,凡偈頌說法的集本,統稱為優陀那。龍樹Nāgārjuna舉法救Dharmatrāta所集的『法句』頌,從「無常品」到「婆羅門品」為例。『修行道地經』初品名「集散品」,什麼意義都沒有,這一定是:本書原名「庾伽遮羅浮迷優陀那」,就是「修行道地(頌)集」,這是一部的總名。但改編者以「修行道地」為總名,以優陀那──「集散」為初品名(二十七品的分別,都是後人所作的);這才品名成為毫無意義的了。

2.長行與偈頌的內容,不完全相合。如初品頌,本是泛論修行,而長行析為四段:「何謂無行?何謂行?云何修行?云何修行道」?等於「修行道地」經題的解說。如「五陰成敗品」,長行於死生間,插入「中止陰」一段,是頌文所沒有的。如「曉了食品」的後半,「伏勝諸根品」、「忍辱品」、「棄加惡品」,都是頌文所沒有的。如「五陰本品」,頌說「凡有十色入」,長行卻加說「法處色」。又如「數息品」頌,初總說四事、二瑕、十六特勝;次別說。解說十六特勝,僅二頌,如『經』卷五(大正一五‧二一六下──二一九上)說:

「數息長則知,息還亦如是;省察設若此,是謂息長短」。

「覺了睡眠重懈怠,分別身中息出時,修行入息念還淨,是謂身息成其行」。

初頌,明知息長、知息短二事。後頌的「覺了」,是第三「能了喘息」。「睡眠重懈怠」,是第四「身和釋」。二頌僅略說前四特勝,而長行在初頌後,除說十六特勝外,又說一般人依數息得禪定,發神通;佛弟子依數息修四善根,發十六無漏心,斷八十八結,證道跡(初果)。這些,都是頌文所沒有的;而在末了,又附以第二頌,頌與長行間,顯然是格格不入。

3.從法義的內容來說,頌義是古樸的。如論修證次第,「斷三結」,「薄淫怒癡」,「斷五(下分)結」,「斷五(上)品結」:從初果到四果,都是『阿含經』義。而論前死後生,不立「中止陰」(中有);分別色法,不立「法處(所攝)色」。又如明數息觀,更可見數息的古義,如『經』卷五(大正一五‧二一六上)說:

「當以數息及相隨,則觀世間諸萬物,還淨之行制其心,以四事宜而定意」。

關於數息觀,『大安般守意經』立四種──數、相隨、止、觀;六事──數息、相隨、止、觀、還、淨(6)。『解脫道論』也傳「先師說四種修念安般」──算(數)、隨逐、安置、隨觀(7)。一般所說的四種與六事(六妙門),多少不合,六事多「還」與「淨」。然依本頌的(有四頌)解說,四事是:數息,相隨(不亂)則止,能相隨當觀(住觀),觀乃還淨。四事是含得六事的;一般的四事與六妙,從此分化出來。可說四事(含六事的)是概略的古說,六門是精析的新義。

頌義古樸,近於經師(譬喻者)舊說,而長行卻增入阿毘達磨的新義。如中陰,法處色,四善根,十六無漏心,八十八結,都是說一切有部中阿毘達磨論義。長行說四善根分九品:下下、下中、(下上)為「溫和」(暖);中下、中中、中上為頂;下上、中上、上上(此上上是衍文),為諦柔順法忍;上中之上,為「俗間之尊法」(世間第一法)(8)。這一四善根與九品的配合,依『大毘婆沙論』卷六(大正二七‧三〇上),是覺天Buddhadeva的見解(舊譯作「有說」):

「覺天說曰:暖有三品,謂下下,下中,下上。頂有三品,謂中下,中中,中上。忍有二品,謂上下,上中。世第一法唯一品,謂上上」。

三、僧伽羅剎的『修行道地頌』,以五陰苦為教,激發修行,修行不外乎止與觀。修止,還是不淨、數息──二甘露門(如第二二、二三品)。修觀,如第二四品說。初觀五陰,略為名與色。名與色的展轉相依,而「專自思念」(9)

「思惟諸法非獨成,其有色法無色然,在於世間轉相依,譬如盲跛相倚行」。

「五陰常屬空,依倚行羸弱,因緣而合成,展轉相恃怙。起滅無有常,興衰如浮雲,身心想念法,如是悉敗壞」。

「觀萬物動退,念之悉當過,愛欲之所縛,一切皆無常。欲得度世者,悉捨諸欲著,是名曰道跡,流下無為極」。

本頌剴切宣說五陰的老病死苦,死生流轉,老病可厭,三惡道可怖。有種種譬喻,在通俗教化上,是有絕大影響的。本是譬喻化的禪集,成為一般的教化講本。改編者把他分為多少品,附以長行解說。每品前有序讚佛德頌,引有各種本生談;末了又結頌佛說(合於三啟的形式)。這種改編,起因為:講說這本『修行道地頌』時,一段一段的講,都插入序讚佛德等讚頌、本生談,以引導一般人來聽。這種「講說修行經」的實際情形,存在於讚佛與結頌,及長行中。如說:

「專聽修行經,除有令至無。於是當講修行道經」(10)

「無極之德分別說,如其所講經中義,貪欲者迷不受教,吾今順法承其講」(11)

「口之所宣說,聽者則欣達」(12)

「講說若干之要義,如乳石蜜和食之」(13)

「其有說此經,假令有聽者,佛當示其路,常安無窮盡」(14)

從上來的論究,可斷言原作僅有頌文。因講說的方便,先讚佛德,說本生,末又結頌;自然的形成段落。為了講說便利,改編為一般的講說集,成為二十七章。至於阿毘達磨論義的增入,還是以後的事。大段論義的插入,是不便於一般講說的。所以,如將僧伽羅叉本頌集出,是會更清晰的明了這位大瑜伽師的禪集。

僧伽羅叉的另一著作,是僧伽跋澄Saṃghabhūti所譯的『僧伽羅剎所集(佛行)經』,共三卷。這是讚頌菩薩修行與如來功德的。本頌與長行,也不一定妥帖。末有釋尊四十九年的安居處所。

僧伽羅叉以禪集著名,而實是典型的譬喻者;不但道安說他是「不思議大士」,竺法護譯『修行道地經』,經序(15)就說:「權現真人(羅漢),其實菩薩也」。總之,說一切有系的譬喻大師,在中國一向是稱之為菩薩的。

註解:

[註 75.001]『中華大藏經』第一輯(二三九〇〇中)。

[註 75.002]『出三藏記集』卷一〇(大正五五‧六九中)。

[註 75.003]『道地經』(大正一五‧二三一上──中)。

[註 75.004]『道行經』(大正一五‧二三一下)。

[註 75.005]如『俱舍論(光)記』卷一(大正四一‧一一上)說。

[註 75.006]『大安般守意經』卷上(大正一五‧一六四中──一六五上)。

[註 75.007]『解脫道論』卷七(大正三二‧四三〇中)。

[註 75.008]『修行道地經』卷五(大正一五‧二一七中)。

[註 75.009]『修行道地經』卷六(大正一五‧二二〇上──中)。

[註 75.010]『修行道地經』卷一(大正一五‧一八二上)。

[註 75.011]『修行道地經』卷一(大正一五‧一八三中)。

[註 75.012]『修行道地經』卷一(大正一五‧一八九中)。

[註 75.013]『修行道地經』卷二(大正一五‧一九六上)。

[註 75.014]『修行道地經』卷六(大正一五‧二二三下)。

[註 75.015]『修行道地經序』(大正一五‧一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