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三節 經部譬喻師的成立及其派別

第三節 經部譬喻師的成立及其派別

第一項 興起的時節因緣

說一切有部的譬喻師,演化為經部譬喻師,當時學派的關係,是很重要的。一、『俱舍論』所說──普光等所傳經部的見解,每與阿毘達磨西方師,說一切有部的異師相合。與西方師相合的,如「但受三歸,即成近事」(1);「隨所期限,支具不具及全分一分,皆得不律儀,律儀亦然」(2);聚心散心等心品的定義(3)。同於『大毘婆沙論』異說的,如十六行相,實事唯七(4)。與瑜伽師所說相同的,如稱定境界色為無見無對色(5)。說一切有部,本有眾多的異說。自『大毘婆沙論』集成,迦溼彌羅Kaśmīra學系,罷斥百家,儼然以正統自居,這樣,流行於罽賓、犍馱羅Gandhāra的,內精禪思而外重教化的譬喻師,顯然有融攝西方外國師,瑜伽師等異義,起來對抗毘婆沙師的意圖。如法勝Dharmaśreṣṭhin的『阿毘曇心論』,與經部的成立,時代相近。也是以西方外國師為主,甚至攝取分別說者的論義,而對迦溼彌羅毘婆沙師表示反抗。但『心論』是論宗,經部師是經師。二、過未無體而現在實有說,是分別說及大眾部派所主張的。罽賓、烏仗那Udyāna一帶,分別說系的學派──化地部,法藏部,飲光部,都有流行。譬喻師反對毘婆沙師,改取現在實有說,這是成為經部譬喻師的重要關鍵。深受說一切有部思想的譬喻師,在「現在有」的思想下,引發種子熏習說,成為經部譬喻師的特色。三、近於大眾、分別說系的大乘學,超越了現在實有論,到達三世一切法空的極峰。『般若』、『華嚴』等經,西元一、二世紀,已廣泛的流行西北印度。說一切有部的學者,如脇Pārśva、馬鳴Aśvaghoṣa、鳩摩羅陀Kumāralāta等譬喻師,都直接間接與大乘有關。承受說一切有部的教義,從過未無體論的立場,攝取大乘空義的,是經部譬喻師與瑜伽師。瑜伽師重視自身的證驗,所以能擺脫三藏舊傳,開拓成立了大乘有宗。譬喻師「以經為量」,不能不受經律舊傳的局限,停止於聲聞學派的地位。經部譬喻師,比瑜伽師的大成,要早一些。雖沒有回小入大,但不同說一切有部,而說:「世尊舉意遍知諸法」(6);十方「同時定有多佛」(7)。實與大眾、分別說者一樣,與大乘聲氣相通。經部的接近大乘,『順正理論』主是看得很清楚的,所以說:

「何期汝等嘗厭空華(『順正理論』所說的空華論宗,指一切法空的大乘),而今乃成空華差別」(8)

「嘗聞有人總撥無諸法,今觀具壽似與彼情通」(9)

說一切有部的譬喻師,本著持經師的傳統,揭樹「以經為量」的立場(反對以論為量),出入於說一切有,分別說系,而終於超越了說一切有。對於種子熏習說,心境不實說,心法相續說,給予非常的發展,而促成大乘有宗──瑜伽論者的更高完成。在北方佛教的發展中,經部留下了永不消失的光輝!

再從時地的關係來說:稱為經部本師的鳩摩羅陀,是呾叉始羅Takṣaśīlā人,晚年宏法於朅盤陀Khabandha。 Tāranātha『印度佛教史』,也說龍樹Nāgārjuna的時代,經部的大德鳩摩羅陀,出於西方(西北印度)(10)。經部譬喻師,從說一切有部的譬喻師演化而成,興起於西北印度,時間約在西元二、三世紀間。但大成經部的室利邏多Śrīrāta,是生於迦溼彌羅(11),而弘法於東方的大師。如『大唐西域記』卷五(大正五一‧八九六中)說:

「阿瑜陀國……髮爪窣堵波北,伽藍餘址,昔經部室利邏多論師,於此製造經部毘婆沙論」。

阿瑜陀Ayodhyā在恆曲以東,其首府與現在的Oudh相當。無著Asaṅga、世親Vasubandhu的弘揚大乘,製造論書,也在這裏。眾賢Saṃghabhadra是室利邏多同時的後輩,造『順正理論』,責難室利邏多時,就一再的說到東方。如說:

「東方貴此,實為奇哉」(12)

「悲哉東土,聖教無依」(13)

「惑亂東方愚信族類」(14)

「詳彼但應欺東方者」(15)

經部是興於西北,而大盛於東方的。西元三世紀中,月氏漸衰落了;南方的案達羅Andhra王朝也衰亡了,印度成為分散據立的局面。到西元三二〇年,笈多Gupta王朝創立,以摩竭陀Magadha為中心,開始印度的統一,一直到五世紀中。在這一時代,印度的文化中興,有高度的發展。北方佛教的大師們,都來東方的阿瑜陀宏法;經部是因此而大成。印度西北,一向是說一切有部的化區,無論是譬喻師,瑜伽師,怎樣的發揚光大,而說一切有部的論師,始終能維持其強固的領導地位。但經部譬喻師,一到東方,就大為發展,更表現其獨到的思想,成為聲聞教海的大流,而為說一切有部面對最強的論敵了。

註解:

[註 99.001]『俱舍論』卷一四(大正二九‧七五下)。

[註 99.002]『俱舍論』卷一五(大正二九‧七九上)。

[註 99.003]『俱舍論』卷二六(大正二九‧一三五下)。

[註 99.004]『隨相論』(大正三二‧一五八中)。

[註 99.005]『俱舍論』卷一三(大正二九‧六九上──中)。

[註 99.006]『俱舍論』卷七(大正二九‧三七上)。

[註 99.007]『俱舍論』卷一二(大正二九‧六五上)。

[註 99.008]『順正理論』卷一七(大正二九‧四三四上)。

[註 99.009]『順正理論』卷二三(大正二九‧四七二中)。

[註 99.010]Tāranātha『印度佛教史』(寺本婉雅譯本一二九)。

[註 99.011]Tāranātha『印度佛教史』(寺本婉雅譯本一三〇)。

[註 99.012]『順正理論』卷二五(大正二九‧四八二下)。

[註 99.013]『順正理論』卷二六(大正二九‧四八八上)。

[註 99.014]『順正理論』卷二六(大正二九‧四九〇中)。

[註 99.015]『順正理論』卷二七(大正二九‧四九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