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三項 成實論論義略述

第三項 成實論論義略述

『成實論』分五聚──犍度。「發聚」是引論,其次以苦集滅道四諦為次第。『經部毘婆沙』的組織不明;而與經部有關的,如『成實論』,『四諦論』,都是以四諦為大綱,保有佛陀初轉法輪,說四諦法門的傳統,與阿毘達磨論不同。『成實論』全論二百二品的組織,略表如下:【圖片

     ┌─讚禮三寶功德───一(品)……一二
 發 聚─┤ 闡明造論意趣───一三…………一八
     └─辯決當時異論───一九…………三五
     ┌─色 陰──────三六…………五九
     │ 識 陰──────六〇…………七六
 苦諦聚─┤ 想 陰──────七七
     │ 受 陰──────七八…………八三
     └─行 陰──────八四…………九四
     ┌─業 論──────九五………一二〇
 集諦聚─┤
     └─煩惱論──────一二一……一四〇
 滅諦聚────────────一四一……一五四
     ┌─定 論──────一五五……一八八
 道諦聚─┤
     └─智 論──────一八九……二〇二

「發聚」前有序頌,「發聚」的三十五品,都依序頌而來。讚禮三寶功德,論僧寶時,立十八學人,九無學人──二十七賢聖(1)。辯決當時異論,列舉十論──十項論題,為當時佛教界的論諍重心。如『論』卷二(大正三二‧二五三下)說:

「於三藏中,多諸異論,但人多喜起諍論者,所謂:二世有,二世無;一切有,一切無;中陰有,中陰無;四諦次第得,一時得;(羅漢)有退,無退;使與心相應,心不相應;心性本淨,性本不淨;已受報業或有,或無;佛在僧數,不在僧數;有人,無人」。

在『雜阿毘曇心論』新增的「擇品」中,也列舉見諦的次第或一時,有中陰與無中陰,一切有與一切無,一切有──二世有與二世無,僧中有佛與無佛(2)。那時代的部派佛教,論諍忽然激烈起來,主要還是由於毘婆沙師的獨尊迦旃延尼子kātyāyanīputra,評黜百家的態度所引起。論諍不已,遺留下論辯精密的記錄,就是『成實論』,『俱舍論』,『順正理論』。在這些諍論中,本論的立場是:

一、二世無──過去未來是非有的。

二、一切有與一切無,是方便說,第一義諦是非有非無的。

三、沒有中陰。

四、一時見諦(頓見)。

五、阿羅漢不退。

六、心性不是本來清淨的。

七、使(隨眠)與心相應。

八、過去是無,所以不用討論已受報業的是有是無。

九、佛不在僧中。

十、無我。

從本論對這些論題的立場看來,本論雖似乎「偏破毘曇」,而實仍深受說一切有部論宗或經師的影響,不屬於大眾及分別論者。如說:心性非本淨,使心相應,都合於說一切有部。本論不立種種無為;立假名有與實法有,煖、頂、忍、世第一法等,都可以說明這一意義。

本論以四諦為大綱來說明,四諦是:「五受陰是苦,諸業煩惱是苦因,苦盡是苦滅,八聖道是苦滅道」(3)。這是出入於說一切有部論師及譬喻師說的(4)。現在姑以五法來次第敘述:

色法中,佛法的一般論義,是四大為能造,五根、五塵為所造。本論(大正三二‧二六一上)說:

「色陰者,謂四大,及四大所因成法,亦因四大所成法。………因色、香、味、觸成四大;因此四大成眼等五根;此等相觸故有聲」。

這確是非常特殊的論義。數論說:從五塵生五大,從五大生五根等。本論確有隨順數論的傾向,但代以四塵生四大而已。四塵成四大,四大是和合假名有的;五根與聲從四大生,當然也是假有了。這樣,約初門二諦而作假實的分別,那末色、香、味、觸是實有,四大、五根、聲──十法是假有。假有與實有合論,共有十四色法。說一切有部譬喻師的古義,法救Dharmatrāta於四大種外,別立所造色;覺天Buddhadeva是「四大種外無別造色」(5)。所以,本論可說是覺天說的修正,以四塵──色、香、味、觸,代四大而為一切色法的本質。

心法與心所法(本論譯為「心數」),本論以為:「受、想、行等皆心差別名」;「故知但心無別心數」(6)。這也是覺天「心所即心」的教說,為譬喻師的大流。約假實來分別,三論師傳說:成論師唯一實法──識。然在論文明二諦中,受、想等也是法有的(7)。依心起心所差別,與四塵生四大不同。心與心所,只是一心的隨位而流,所以不能說識是實有,受、想等為假有的。這都近於譬喻師說;然本論於心法,也有一非常的異義,如『論』(大正三二‧二七七下)說:

「識造緣時,四法必次第生:識次生想,想次生受,受次生思。思及憂喜(受)等,從此生貪恚癡」。

識、想、受、思──這一次第,與譬喻師不合。但是不妨這樣說的;如在唯識論中,受、想行、識,就曾被配合於八識(8)。本論這一次第相生,受有一心論者的影響,也與瑜伽大乘的五心輪說相近。如識是率爾心,想為尋求心,受為決定心,思為染淨心,此下就是等流心了。

本論在識蘊中,曾作五大論題的論辯。一、有心數還是無心數。二、有相應還是無相應。三、一心還是多心。四、心識是暫住,還是剎那不住。五、心識可以俱生,還是不能俱生。在這些論辯中,本論的主張是:離心沒有別體的心所。心不會與心所同時相應的。多心,心識是剎那不住的。心識是不會同時俱生的。

不相應行法,如阿毘達磨論師所成立的,本論與譬喻師一樣,看作假有的,甚至是不必要的(如凡夫法)。但在不相應行法,本論立一實有法,就是無作──無表業。在無心位,無色界,無作業都是有的,所以是非色非心的不相應行。無表,本是阿毘達磨論者所重,屬於法處所攝色。但無表而稱為色法,實是很難理解的。所以『阿毘曇心論』,「雜阿毘曇心論」,也在說是「假色」了。法救與覺天,都是否認無表色的。正量部立為不相應行的「不失法」。本論取經部譬喻師的古義,不立熏習說,綜合了說一切有部論師的無表色,正量部的不失法,立為非色非心的不相應行,成為具有特色的論義。

無為法,但立一滅諦,所以說:「見滅諦故,名為得道」(9),與大眾及分別說者相同。但證入滅諦的修證次第,卻是漸入的,如『論』卷二(大正三二‧二五一中)說:

「假名心,法心,空心;滅此三心,故名滅諦」。

一、先(以法有)滅假名心,在聞思慧中。初是初重二諦觀,如說:「真諦,謂色等法及泥洹。俗諦,謂但假名,無有實體,如色等因緣成瓶,五陰因緣成人」(10)。世諦是假名有的(不是沒有),真諦是真實有的。如能見實有法,就能破假名心。二、在修慧(四加行位)中,觀泥洹空寂,見色等法滅;(以空心)滅法心,就是第二重二諦觀。如說:「五陰實無,以世諦故有。……(擇)滅,是第一義諦有,非諸陰也」(11)。這可見色等還是俗有而真空的,泥洹(滅)才是第一義有。三、「若緣泥洹,是名空心」(12),有空心還不是究竟的。所以,於滅盡定時,入無餘涅槃時,滅空心,才是究竟的證入滅諦。但「陰滅無餘,故稱泥洹,是中何所有耶?……非無泥洹,但無實法」(13),與經部譬喻師的見地一致。

這一現觀次第,從一時見諦來說,同於大眾、分別說者。但修行過程,實融攝了說一切有部的漸入。說一切有部論宗,本立假名有與實法有。但以為見道,是漸見四諦的理性。在那時,已形成假實二諦,事理二諦的二重二諦。所以本論的二重二諦,與說一切有部有密切關係,只是以滅諦代四諦理而已。就是在見諦以前,也立暖、頂、忍、世第一法,與說一切有部論宗相同。

本論的滅三心說,與大乘空義相近。但說色等為無為法,雖在第二重二諦中空,而在第一重二諦中,不能不說是實有的。這與大乘空義──一切假名有,一切畢竟空的見地,還是有距離的。所以本論從破無品到世諦品──七品,要廣破「無論」。所破的「無論」,論辨的方法,如:分與有分(14),因中先有果先無果,因果一因果異,自作他作共作無因作(15):都出於『中論』與『百論』。本論誤解一切空為一切無,所以對「無論」的「種種因緣說諸法空」,不能容忍,而信「佛說有五陰,故知色等一切法有,如瓶等以世諦故有」(16)

註解:

[註 107.001]『成實論』卷一(大正三二‧二四六下)。

[註 107.002]『雜阿毘曇心論』卷一一(大正二八‧九六二上──九六三中)。

[註 107.003]『成實論』卷三(大正三二‧二六一上)。

[註 107.004]『大毘婆沙論』卷七七(大正二七‧三九七上)。

[註 107.005]『大毘婆沙論』卷七四(大正二七‧三八三中)。

[註 107.006]『成實論』卷五(大正三二‧二七四下──二七五上)。

[註 107.007]『成實論』卷一一(大正三二‧三二七上)。

[註 107.008]『大乘莊嚴經論』卷五(大正三一‧六一四上)。

[註 107.009]『成實論』卷三(大正三二‧二五七中)。

[註 107.010]『成實論』卷一一(大正三二‧三二七上)。

[註 107.011]『成實論』卷一二(大正三二‧三三三上──中)。

[註 107.012]『成實論』卷一二(大正三二‧三三三下)。

[註 107.013]『成實論』卷一六(大正三二‧三六八下──三六九上)。

[註 107.014]『成實論』卷一一(大正三二‧三三〇下)。

[註 107.015]『成實論』卷一一(大正三二‧三三一下──三三二上)。

[註 107.016]『成實論』卷一一(大正三二‧三三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