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藏之研究-第三節 寶性論所依的經論

第三節 寶性論所依的經論

『寶性論』的『本論』,傳說是彌勒造Maitreya,『釋論』是無著Asaṅga造,或說世親Vasubandhu造,而中國所傳,本釋都是堅慧Sāramati造的。北涼道泰所譯的『入大乘論』,也是堅意(堅慧的異譯)造的,『論』中引:「密藏經中說:如來法身住於一切眾生身中,光影外現,猶如淨綵裹摩尼珠,無所障蔽」(1),也是如來藏tathāgata-garbha說。在傳說中,『寶性論』是彌勒、無著或世親造,表示了與瑜伽Yoga學派的關係,至少與『大乘莊嚴經論』有關。『大乘莊嚴經論』的作者,傳說為彌勒,或說無著,或說本頌是彌勒造,世親造釋;與『寶性論』的作者,同樣的傳說紛紜。從『寶性論』的內容來觀察,『寶性論』與『莊嚴論』,有些偈頌是一致的,如:

『寶性論』:「如清淨真空,得第一無我;諸佛得淨體,是名得大身」。

『莊嚴論』:「清淨空無我,佛說第一我;諸佛我淨故,故佛名大我」(2)

『寶性論』:「如空遍一切,而空無分別,自性無垢心,亦遍無分別」。

『莊嚴論』:「如空遍一切,佛亦一切遍,虛空遍諸色,諸佛遍眾生」(3)

又如『寶性論』說:「大乘信為(種)子,般若以為母,禪胎大悲乳,諸佛如實子」。『莊嚴論』約第一義發心說:「生勝由四義者,一、種子勝,信大乘法為種子故;二、生母勝,般若波羅蜜為生母故;三、胎藏勝,大禪定樂為胎藏故;四、乳母勝,大悲長養為乳母故」(4)。雖文句不同,意義是完全一致的。在文句的類似以外,還有論法的一致,如『寶性論』以十義分別如來界tathāgata-dhātu,前六義是:「一者、體,二者、因,三者、果,四者、業,五者、相應,六者、行」。又說:「體等六句義,略明法性體……,次第三時中,說三種名字」(5)。依『論』說:「時差別」等後四義,是依前六義所明的法性,再作「時差別」等分別的。這六義分別,正是『大乘莊嚴經論』所用的論法,如(6)

1.「佛相有六種:一、體,二、因,三、果,四、業,五、相應,六、差別」。

2.「歸依差別有六種」:自性,因,果,業,相應,品類。

3.神通分別:自性,修習(就是因),果,業,相應,差別。

4.「諸佛法界清淨」有六:法界性,法界因,法界果,法界業,法界相應,法界位。

『莊嚴論』的分別論法,與『寶性論』是大致相同的。所說的「法界清淨」有六義,無著所造的『攝大乘論本』也說:「諸佛法身,……復與所餘自性,因,果,業,相應,轉功德相應」(7)。再從法義來說:『寶性論』立有垢真如samalā-tathatā、無垢真如nirmala-tathatā;轉依āśraya-parāvṛtti;三身──實體身svabhāvikakāyā,受樂身sāṃbhogikakāya,化身nairmāṇikakāya,二障──煩惱、智(所知)障kleśa-jñeya-āvaraṇa;二種(出世間)無分別智dvividha-jñāna-lokôttara-avikalpa;無漏界anāsrava-dhātu等,都與瑜伽學相合。但瑜伽學特有的法義,如「五法」,「三自性」,「三無性」,「八識」,「四智」,『寶性論』都沒有引用,這是有點難以理解的,也許『寶性論』重於如來藏說,重於佛德的說明,而瑜伽學的發展,著重於一切法相分別的緣故。然『寶性論』的最大不同,是不用瑜伽學的種子bīja說,所以也不立不般涅槃種性。可以說:『寶性論』造於瑜伽學風開展的時代,受到了瑜伽學的影響。但對如來藏的解說,不取北方大乘經部師說的種子說,而保持了南方分別部Prajñaptivādin,以空(性)為佛性的立場(8)。總之,這是與瑜伽學有關,而不是屬於瑜伽派的。這樣,關於『寶性論』的作者,不可能是彌勒、無著的。中國所傳的『入大乘論』主堅慧,曾引用彌勒的『莊嚴經』(論)(9)。據真諦Paramârtha說:堅慧出於龍樹Nāgārjuna與世親之間。依『入大乘論』,堅慧引用了如來藏說及『莊嚴經論』,與『寶性論』相近,所以『寶性論』的作者,極可能就是堅慧!

『寶性論』立四章:佛界buddha-dhātu,佛菩提buddha-bodhi,佛德buddha-guṇa,佛業buddhakarman,可見是以佛果為主題的。佛菩提是佛的體性,從如來常住大般涅槃mahā-parinirvāṇa而來的如來藏說,重在般涅槃,『寶性論』依「菩提」來說,與瑜伽學相同(10)。菩提是佛的體性,佛德是佛的德相,佛業是佛的業用;所以這是從佛的體、相、用,或實、德、業──三方面來闡明佛果。這部分,是依大乘經,如『華嚴』、『大集經』等而說的。眾生所以能成佛,由於「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如來藏與佛的關係,如『勝鬘經』說:「如來成就過於恆沙具解脫智不思議法,說名法身。世尊!如是法身不離煩惱,名如來藏」(11)。『大法鼓經』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無量相好莊嚴照明。……諸煩惱藏覆如來性,性不明淨,若離一切煩惱雲覆,如來之性淨如滿月。……若離一切諸煩惱藏,彼如來性煩惱永盡,相好照明,施作佛事」(12)。如來藏的種種譬喻,說明如來tathāgata或法身dharma-kāya,在煩惱中就是眾生如來藏;眾生的如來藏,如離卻煩惱,就名為如來或法身。從如來常住,說到眾生本來如此,說一切眾生有佛性──佛界,佛藏buddha-garbha,一切眾生有如來藏或如來界(如來性tathāgata-dhātu)。肯定的說:佛與眾生的體性,是無二無別的,只是在纏與出纏而已。說明這一論題的,就是佛界。『寶性論』四章,應這樣的去了解:【圖片

     ┌ 眾生因位(如來在纏名如來藏)──佛界
生佛不二─┤                ┌實體(菩提)
     └ 如來果位(眾生出纏名為法身)─┤德相
                      └業用

『寶性論』是依經而造的。『本論』所依據的,「佛界」的主題,是依『如來藏經』的(九種譬喻在內)。此外,「佛界」十義中的「因」義,見於『大乘莊嚴經論』;「果」義,出於『大般涅槃經』;「業」義,出於『勝鬘經』;「無差別」義,出於『不增不減經』:這都是明顯而可見的。「佛德」的六十四種功德,依於『大集經』的『寶女品』。「佛業」的九種譬喻,出於『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佛菩提」立八義:實體、因、果、業、相應、行、常、不思議。『釋論』說:「行、常、不思議者,謂三種佛法身,無始世來作眾生利益,常不休息,不可思議」(13)。行、常、不思議,同明佛的三身,所以與『大乘莊嚴經論』『菩提品』,以性、因、果、業、相應、位(三身)──六義,說明「諸佛法界(最)清淨」,是完全一致的(14)。「佛菩提」八義,與『莊嚴經論』相同;而『莊嚴經論』的「生勝由四義」(信、般若、禪定、大悲),及「一切無別故,……名為如來藏」偈(15),都被編入「佛界」:『寶性論』確定是參考了『莊嚴經論』的。『釋論』的引經更廣,可以考見的,有:『不增不減經』『勝鬘經』『如來藏經』『大般涅槃經』『大般若經』,『金剛般若經』『華嚴經』『如來出現品』『佛華嚴入如來智德不思議境界經』『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法華經』『寶積經』『普明菩薩會』『六根聚經』『阿毘達磨大乘經』『大方等大集經』──『陀羅尼自在王品』(『瓔珞品』在內)‧『海慧菩薩品』‧『寶女品』‧『虛空藏品』‧『寶髻品』

從所引契經,可以了解:『寶性論』不是狹義的如來藏論,不但以如來藏說為主,闡明「生佛不二」的不可思議的如來境界,更廣引大乘經,使之與其他大乘經說相貫通;當然,所引的經典,極大多數是屬於後期大乘的。『寶性論』的注釋者,引『陀羅尼自在王經』,成立七種金剛句義,並引『大集經』其他各品,在一般大乘經中,對於『大集經』,似乎是特別重視的!

註解:

[註 20.001]『入大乘論』卷下(大正三二‧四九上)。

[註 20.002]『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三(大正三一‧八二九下)。『大乘莊嚴經論』卷三(大正三一‧六〇三下)。

[註 20.003]『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三(大正三一‧八三二中)。『大乘莊嚴經論』卷三(大正三一‧六〇三上)。

[註 20.004]『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三(大正三一‧八二九中)。『大乘莊嚴經論』卷二(大正三一‧五九六中)。

[註 20.005]『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三(大正三一‧八二八中)。又卷三(大正三一‧八三二上)。

[註 20.006]『大乘莊嚴經論』1.卷一三(大正三一‧六六一下)。2.卷一(大正三一‧五九四上)。3.卷二(大正三一‧五九九中──六〇〇上)。4.卷三(大正三一‧六〇六上──中)。

[註 20.007]『攝大乘論本』卷下(大正三一‧一五〇中)。

[註 20.008]『佛性論』卷一(大正三一‧七八七下)。

[註 20.009]『入大乘論』卷下(大正三二‧四九中)。

[註 20.010]如『大乘莊嚴經論』,依『瑜伽師地論』而立『菩提品』(大正三一‧六〇二上──六〇八中);『攝大乘論本』略說「果斷分」而廣明「果智分」(大正三一‧一四九上──一五二上)。

[註 20.011]『大寶積經』卷一一九『勝鬘夫人會』(大正一一‧六七七上)。

[註 20.012]『大法鼓經』卷下(大正九‧二九七中)。

[註 20.013]『究竟一乘寶性論』卷四(大正三一‧八四一上)。

[註 20.014]『大乘莊嚴經論』卷三(大正三一‧六〇六上──下)。

[註 20.015]『大乘莊嚴經論』卷二(大正三一‧五九六中)。又卷三(大正三一‧六〇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