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增註本)-身及諸受用

身及諸受用,三世一切善,為利諸眾生,無惜而行施。

先說六度中的施度。在五乘共法中,布施為三福業的一項。在三乘共法的道品中,是沒有布施的。因為對於厭離世間,急求自證的聲聞,布施是沒有重要意義的。但在這大乘菩提道中,布施又恢復為修道的項目,而且居於第一位。捨己利他,是布施的真正意義,這與利他為先的菩薩心行相合,可知布施在大乘道中的重要性了!大乘的布施,是一般布施的深化廣化。如上面說到,一定要與『菩提心相應,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而修習。布施度如此,其他一切菩薩行,都要與此三心相應而修習,以下不再重說。

布施的意義,是捨己為他。所以不但是破除慳貪,而且是銷除我我所執,達成無我我所(無我執法執)的大捨。一般人不容易布施,問題在執取為自己的。不知道攝取為己有的過失,也就不知道施與眾生的利益。例如財物,世間為了積集與佔有,造成人間的無邊苦難,國際間的無窮糾紛,然而到底是無常過去了。拿人類來說吧,財物,雖經自己的功力而成為自己所攝取的,但實與一切人有關。如沒有社會的關係,怎麼也不會得到現有的財富,及物質的豐富生活。如真的獨居深山,即使無盡的山地是屬於你的,也許對你沒有什麼用處,還是貧乏不堪!不但是外物,就是身體,賴父母的養育,師長的訓導,朋友的扶助,公共的醫藥衛生,國家的法律秩序,才能好好的生存。如專知自己,把身體看成唯一的自己,那不但徒增苦惱,也多增罪惡。就是豐富的學識,科學的發明,道德與宗教的進修,也都是受到人類的恩德。所以如執為自己的,為罪惡與苦痛的根源,而施與他人,則可為功德與安樂的因緣了。能這樣的理解、學習,施心就會增長廣大起來。

因此,本頌說:一、自己的「身」(身心全體):或以自己的身體去為人服務,或將自己身體的部分甚至生命,為國家為人類的利益而犧牲。二、「諸受用」:就是可為自己受用的一切資財,能在悲田、敬田中,如法的施與。三、善法:自己在過去世,現在世,及未來世──「三世」所有的「一切善」法。或是世間善法,或是出世間善法,或是出世間上上的大乘善法。這一切,不佔為己有,而願意施與眾生,這是法施與功德的迴向眾生。這三類,一般都是看作自己的,以為屬於自己才有意義。但菩薩能「為」了「利」益「諸眾生」,毫「無」顧「惜」的修「行」布「施」,捨給眾生。拿修行的功德來說:菩薩是願意修集一切功德,迴施一切眾生,使眾生因而成佛。等一切眾生成佛,再修集功德而利益自己,自己成佛。能這樣為他忘己而布施,才是菩薩的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