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shch's blog

參訪(一):一九八三年六月十四日(台中華雨精舍)

參訪(一):一九八三年六月十四日(台中華雨精舍)

      因為研讀《妙雲集》等問題(尤其是「無生法忍」的意義)以及宏印法師發起主持的「清涼文教基金會」將於該年八月成立,特別請慧瑜法師帶領法友們參訪印順導師。

 

問:大家今天來,除了有一些研讀妙雲集等問題想請教導師以外,想先請導師開示:在這個時代的學佛青年,應有怎樣的認識?(共同提問)

聖者的足跡

                              聖者的足跡

 

      吾人居處的婆娑國土(堪忍的世間),經上說的是「五濁惡世」;一切充滿了煩惱、動盪不安。然而,人生的寶藏、宇宙的真理,能令眾生永處清涼的安穩之道,亦不離吾等週遭,因此佛陀肯定的教示我們:「緣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餘人作,然彼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雜阿含二九九經》),奈以眾生「無明之所覆,愛結之所繫」,於是「世間常冥,無有明照,唯有長夜,純大闇苦現於世間……。如是如來、應(供),等正覺出於世間,說苦聖諦現於世間,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現於世間,不復闇冥,長夜照明,純一智慧現於世間」(《雜阿含三九五經》)。讀經至此,怎不令佛弟子們追念世尊的恩德!儒家們讚頌「微仲尼,萬古如長夜」。然而,孔子周遊列國,不能見重於執政者,致有「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的感嘆。人天導師瞿曇大沙門降生於印度,悲風智雨遍於恆河兩岸乃至五印,王侯將相、販夫走卒,咸蒙法益,無盡法焰,傳至於今,亦明照吾人迷昧,乃真正萬古之明燈。

如果佛陀再來人間──解讀《阿含經隨身剪輯》

如果佛陀再來人間──解讀《阿含經隨身剪輯》

      一些具敏銳觀察力的有心人士,對於當前的社會,列出一張共同的體檢表──「這是一個不確定的時代」:一切都充滿著不可控制的因子,它反映出社會的失序現象及人心高度的困頓、匱乏與不安。就佛法的立場來說,「世間的不確定(不安穩)」是人生的如實真相;然而矛盾的是,期盼「確定」卻又是人類普遍性內心深處,根深蒂固須臾不可磨滅的世紀大病。這麼一來,人類的幸福似乎是沒有了指望,在這人類的危機中,佛法將很有可能扮演一項人類心靈重建工程的角色,因為,在過去歷史的軌跡中,佛陀曾經成功地教導弟子們一套直指人心消除焦慮煩惱的修行方法。如何自利與利他或契理與契機,就有待佛弟子的任重道遠了!

大乘三系對如來藏之不同解說

大乘三系對如來藏之不同解說

 

一、就大乘三系(性空唯名系、虛妄唯識系、真常唯心系)而言,我們可以發現,在原始阿含經與部派佛教中可以探索到其淵源,而真常唯心系(即如來藏說),則是大乘佛教的不共法:佛法中通常所講的業、輪迴、性空、緣起,都還是小乘中所共有的,唯有如來藏這一教說,為小乘所沒有的大乘特義,所以太虛大師說為「大乘不共小乘的特質」;而印順導師則稱其為「別教」。如來藏說在發展中結合了阿含經的「心清淨,為客塵所染」(成為如來藏之自性清淨心);另引入大眾部之「如來色身實無邊際……諸佛壽量亦無邊際」說;通過「法身遍在」、「涅槃常住」(此為佛弟子對於佛陀涅槃以後,永恆的懷念而引發之思想)及「華嚴」等大乘經之「法法平等」、「法法涉入」等思想孕育完成。

 二、大乘三系即大乘佛法對於「生死輪迴」及「涅槃解脫」二大問題的不同說明。

  (甲)真常唯心系之如來藏說

佛法芻言

佛法芻言

 

      「得人身,聞佛法」,我們這一生總算沒白來。於人身,世尊有「盲龜浮木」、「爪上土大地土」之喻;於佛法,則有「百千萬劫難遭遇」之警策。在五濁惡世說甚深難信之法,調伏剛強眾生,世尊亦有「疾入涅槃」之慨,所以吾等可謂「善根宿植」而有以獲此希有之學佛因緣。

      既歎因緣之殊勝,則學佛行者基本上對於佛法必須有正確的認識,如此方能把握學佛之正觀,入寶山而不空歸。佛學並非一門空玄的學問;理論上的佛法不足珍貴,所謂「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有了理上的悟解,再加上實踐的信願,才不致流於空談。

《人間佛教的聞思之路》自序

《人間佛教的聞思之路》自序

 

      三、四年前,宏印法師曾鼓勵我將過去發表的文字編輯成書,當時我的想法是:累積的文字並不多,能夠提供讀者饒益的恐怕有限。於是向法師回報:「等過了五十歲,思想更凝定了再說!」去年八月,崧修與我一同赴美參加「同淨蘭若」的佛法度假,回程時順道參訪紐約莊嚴寺,途中,李祖鵠學長告訴我們:「如果你們有文章能結集起來成書,美佛會這邊可以考慮助印!」那時,學長的話,倒也放在心上。

《人間佛教的聞思之路》莊春江 序

《人間佛教的聞思之路》莊春江 序

 

      一九八O年三月,宏印法師以《妙雲集》為教材,在高雄開辦的「南部法輪班」,是我這一生接觸佛法的最初因緣。當時,班裡設有組長一職,由數位久學者擔任,負責引導後學,呂勝強師兄就是其中之一,我們的認識,就從那時候開始。在我的印象裡,呂師兄對後學的引導十分投入與用心,故而在六個月的班期結束前,他已經是我所熟識的學長了,給了我最多的引導。也從那時起,二十多年來,他一直是我最親近的善知識,在學佛的路上持續給我最有力的指導。

     從多年來的認識,我覺得呂師兄個性溫厚聰穎,思惟細密周延,理工科(化工系)的學歷,配上年少時愛看演義及武俠小說的語文根底,對漢譯佛經原典一些艱澀詞句的解讀,常有獨到之處,可以說,兼具了佛教「法之理性」與「宗教感性」的特質,廣學多聞之際,對教界與學友,總有一分關注的熱忱,又常不忘在佛法理論與實踐上作反思與檢討。

《人間佛教的聞思之路》宏印法師 序

《人間佛教的聞思之路》宏印法師  序

      自從民國六十三年五月二日,我在淡江正智社演講「妙雲集的精神與特色」以來,之後即陸續到過輔仁、文化、銘傳、東吳、台大、政大、興大法商學院及新竹交大等大專院校之佛學社團,作長期的講座,並經常擔任夏令營的授課或營主任。經過長期與大專學佛青年的互動與觀察,發現大專佛青能「堅定信仰」者固然不少,然而能從佛法浩瀚法海法義中,聞思永續深入,信心不退倍增長,受用法義的饒益者,以筆者的長期接觸,如此學佛青年,誠屬稀少。呂居士勝強仁者,從大學時代相識以來,我看到他修學佛法的信念及態度,展轉增勝,聞思勇進,治學與為人,堪允為青年佛子中,居家近事男的表率。

《人間佛教的聞思之路》(目次)

《人間佛教的聞思之路》為筆者2003年初退休前之習作,迄2005年止共刷印三版總計約5000本,之後未再刊印。由於大半文章未曾上網,其中有筆者五次參禮印順導師請示疑問,蒙導師開示的錄音文字摘錄(錄音檔案一份留存福嚴佛學院),現將全書(訂正錯字)陸續張貼於「聞思隨筆」專欄,緣此可督促筆者反躬自省,也敬請師長及法友們指正。

 

《人間佛教的聞思之路》(目次)

  宏印法師序

  莊春江序

  自序

Pages

Subscribe to RSS - lushch's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