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歧途

討論區:
姓名或匿稱: 
羽生

慈悲

佛陀曾说莫轻易的评论他人,凡人少有知他心的神通,而你所见的是外在行为,实则不能评判他人当时之内心善恶。

但个人自知。你尽可以去做在世间认为的诸多慈善行为,但那行为若是因渴求而生,因傲慢而生,那行为为恶行。更多的善,不在于行为的规模,在于身心之内无有杂染;于是,世间慈善家的夹杂恶意的大笔布施,不会比他的昏睡来的更加善。

善,不是予人欢喜,即便善行得到他人的欢喜;善是自己身心的无有恶意,无有不必要的思量,无有渴求与傲慢的情绪。

即便没有佛法,世人也是在善恶中沉浮,世人同样有一时善行,而佛陀的教法在于教导凡人去到身心深处断除不善根,成就至善。这方法,几乎被世人遗忘。

但这不意味修行者不能够成就行动,善行由内而外发生,在外的表达可以有规模与结果的不同,但不能用外在的规模与结果来评价修行者(如此评价为痴行)。修行者以内在的善根的树立为成就。

内在成就的修行者,在外有不同根性的表达,表达可以成为他人的思量,而这无碍于修行者以相同的道路超越恶意,达于至善。

 

 

 

修行者无能向天上去祈求解脱,也不能就从人间的相处中得到解脱。修行,终究是个人的行为;不放逸的修行本身,也须从人间事务的纠缠中离开,正确的向内作意。佛法自有其超越世俗思量的部分,痴人只是不识罢了。

佛说,六入,其根本在于教导我们作意于身心本身,作意于如何以及去根除不善,而非其它。人间佛教与我还不足够,佛学在乎身心之内。在我,人间于修行者的最大利益,在于这人间已经有一位觉悟的圣者,其说法流传至今,我能够依此修行。

至善的行者独自的行走,如佛说,在不平等中平等的行。

相應部4相應24經/七年追蹤經(魔相應/有偈篇/祇夜)(莊春江譯)

魔波旬去見世尊。抵達後,以偈頌對世尊說:
  「你因為墜入了愁而在林中修禪嗎?因為財產被奪或為了欲求財產嗎?
   你在村落裡犯了什麼罪嗎?你為什麼不與人作朋友呢?
   你為什麼沒有任何友情呢?」

==========================================================================

今日下午有读过星云大师的文字,可以知道的是,

一、你可以分辨,但也没有太多必要,大师的人间佛教与导师的说法其实差别太大;道路不同,结果也不会相同;

二、大师言‘我認為,如果說印順導師是一個原始佛教的論師,或者說他

是佛教大小乘的論師都可以,但是跟人間佛教並不相契合,硬要他來做人間佛教的掌

旗者,實在不是非常尊重。’。我认为,我读到的大师言论与真正的佛法相差太远。

人間佛教就是人間佛教,而不是佛教人間,其根本還是生命的真實解脫。當下不少人概念裡的人間佛教,其實不過是佛教參與的人間事業而已,如果僅僅如此,離開斷除煩惱和生命的真實解脫,和普通的人間善業差別有多大呢?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既然有了开头,不妨可以继续。

我的修行目的,不是成佛。实际上,面对这世间首先知道且指明修行道路的人-佛陀,我能做的是追随他的指引前行,我不会认为佛陀的指引是指向成为另一个世间的初觉者。

这条道路的尽头是成就至善;在此以外,去讨论凡人与佛陀的差异,去讨论成为另外一个佛陀,那是无意义的。

完全的善的成就者,任凭人们去指摘,但那个人已经完成他该做的。

成就者无有爱取,便不再有后来的出生;无有潜在的恶,就不再有在外表达的不必要的思量,无有心苦,也无有心的欢乐。那是平静的行,即便是面对病与死。

修行是个人的独自内心的成就,这毫无疑问;但不同的成就者可以展现出不同的人生。

 

从最初的信任开始,我们追随佛陀修行。我们也可以信任其他,走其他的道路。但依着佛陀的指引,那条道路指向确定的知道,不再出于信仰的知道。这才是佛法。

经由正确的修行,修行者在未来,得到初果,那时就是正知的开始,即便没有完全的洞察。这时,修行者的知道,不同于先前信仰的知识。修行者,不再依赖相信,他知道。

正确的信,在未来要导向知道。如果没有,请思量那信任的必要。

听从佛法,可以从信仰始,但沉溺于信仰,终在佛法之外。

 

当人们的视野由追随佛陀教法的修行,投射到诸如[自性]、[共性]、[摄]这类的思量,那已经是另外一条道路,不同于佛说的道路。

其中有[疑]。因由[疑],有语句的思量迸发,人们的用心全部放在外在思虑之中,没有向内修行的行动。因此,佛说[疑]是[]。那样的思量,是[疑],就是恶意,与修行相左,修行者不应去理会,不做过多的思量。因此,佛说[无记]。

世俗的人们,在疑虑中生活,呈现个己的思量;那样的行,是痛苦的,却又难以摆脱。若身处疑虑,合适的做法是以身念住,不继续作意于疑。

作为思想本身,若出于[疑]以及其他恶意,修行者应以身念住、及时止息,不继续发展。这是修行者生活的扭转,不再同于凡人,不同于以往,修行者正在超越本有的恶意。

修行者不再继续出于[疑]的思量,关心于身心本身,关心于存在本身,关心于知道的本身。关于缘起,只在佛说中思量,我们向内探求恶意的根源;而世间的所见,我们不要疑惑,那是视野内的知道,现实作为视野内的知道被感受。我们在现实的身心中探求,作意于至善的实现。

正道的路径一定是导向至善。

那修行,在人间的歧途种种:

一、佛陀教导向内探求身心,但如不依佛说正道,所知所见不过是无明的思量;那思量不是修行,而没有修行,又只能是陷于歧途的思量。那思量或因渴求,或因骄慢,或因愚痴,得到身心的构造,名色的定义,修行的层次,但那思量是不必要的,不因其来自于历史而应当正确。

二、修行,旨在追寻身心的至善,不在于对全部的理解,与一切的本性。修行者不会去思量;思量者,满怀疑虑,不能够修行;当他认为知道时,又落入无知之行。不作意于世间一切背后的真理,作意于身心的善恶,身心就是一切。

三、至善,不是令人欢喜,善是身心平静,无有因不善根而有的不必要思量。即便是慈悲,若心怀恶意,那还不如昏睡;慈悲不足以表达善。外在的互动只是行为本身;只有正确的修行,才是修行者的意义。

四、不要希求于未来的世间有另外的佛陀;即便是佛陀,对于未来,也只说明那去者的后世境界。作为知道佛法存在的现世修行者,无须对这在佛说以外的见解予以重视,能够做的,是抉择佛陀正法,向前行。

五、 修行者的未来是至善的达到,那身心并非是如传说的不可思议;没有所谓的本来面目,或真心。从来有的是,内心固执的无知,从而有凡人的恶意显露。但由佛陀的 教导,修行者可以改变无始以来的固执,可以成就恶的不再发生,这是当生的现实可知,可见,可行;而成就者,在世间至善的行走,那是完全的自由。在未来,无 有后有,不再有名色的再次生起,那是涅磐。

无知,在世间流传,累积历史,既发生在佛陀之前,也发生在佛陀之后。

 

 

 

 

不是向外去分析五蕴,不要作意于思想中的想象来构造五蕴,向内在的存在本身作意,不要陷入于现象当中。

并不为完善知识、认知世界,修行者的意义只是至善的达到;修行者关心于存在五蕴的缘起,而不疑虑于世间现象之中;而身心已是一切。

不要只是听闻阿含,修行者向内探求此处身心,也只能是在此处,因人的一切不过身心此处。这是佛陀教导的初步;修行者将超越原有的视野,离开欲求,而关注欲求本身与其止息。

身心此处是孤城,是名色的存在;修行者,在至善的达成后,不再有名色的下生。

人们困惑于思与想,甚于色。

思量缘于何处,在阿含经的传说中人们找到答案,认为那是佛说,思量缘于眼与色,耳与声,鼻与香,舌与味,身与触,意与法的触而生成。诚然,这属于阿含经文且不是个别篇幅,甚至千百年前人们以此来构建佛学。

依于阿含的修行者,并不会刻板的满足于阿含的流传文本与历史的判断,当你确实走在正确道路,你将明了,你会明了佛说,超越流传的阿含。

佛陀说六根,将意与眼,耳,鼻,舌,身并说,在其中,我们应理解[视野]的意义。所谓你所见的,是眼作意于色境所得,是眼的视野内的景象;依于作为视野内的景象与眼根,有眼识,景象的知道。

思量,是意根视野内的名的现实展现;依于视野内的思量与意根,而有意识,思量的知道。那视野是意所作意于那名的范围。

作意,是意根对于那视野内的名的关注,而作意能够转变。

那视野内的思量可以是恶,但可以停止对恶的作意,去作意于呼吸;当那视野内的思量是顺应佛说的修行,那是如理作意。

阿含经文说缘触有想,须作依于身心的抉择。感受缘于六种触,但想与感受不同。想是,依意,依法,有意识。

 

佛陀的现实说法中本就没有世俗谛,胜义谛,后来者也不应去抽象,附加,编纂。

在佛法被淡忘之后,后来者认为,世间为幻有,其本性是空。同其他凡人,因为疑虑,他们试图寻找事相后的本质。而疑虑,本就是修行的障碍,应当及时停止。那或许是复杂,深入的见解,但其在佛法之外。

佛陀,在真实的层面,关心于名色[有]-存在的缘起,而缘起也只是相关于名色[有]-存在。后来者,本就不能够完全的知道名色[有]-存在的缘起,却又简单把佛陀对于缘起的认知作为知识去思量一切现象。这是错误的思量,不必要的思量,不导向修行的思量。

佛陀,所有的用心,是至善的达成。圣者,不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所成,圣者是至善。佛陀,作为独自觉醒的圣者,教导凡人成为至善的圣者。善,是终极。

修行者走到路的终点,所谓成就,是至善的达成。有涅磐,没有涅磐智。本就没有,属于涅磐时的离于包括语言在内所有世俗的智慧的存在,圣者并非有着那样的不同于凡人的能力,圣者是至善,不善根的完全消散。

不能把佛法归于世俗谛与胜义谛,将圣者的觉悟归于本质的体认;那是无知的看法,不知道佛陀的道路,才有的痴想。

佛陀从不将世间的苦难虚无化,我们不能够以幻化的方式来消解苦难,以所谓智力的能力方式来理解世间。修行的道路指向凡人的内心,佛陀说,去断除我们内心的不善根(这是现实的可以止观见到的存在)。修行,不是追求所谓超越文字的不可言说的境界,不是洞察事相的本性;修行,是依于佛陀,依于阿含,依于止观,断除不善根,树立善根,熄灭无明的道路。

在不平等中平等的行。

佛法甚深,但在身心之中,道迹可循。

 

 

 

在我們修學佛法的過程中,  往往會遇到許多在法義上的不同見解與詮釋 。若是我們僅是以自我的理解去定義這些不同, 那麼就會落入斷常的我見中而遠離正確學習佛法的心態 。建議您發表心得時, 能夠用疑問句型取代肯定句型 。如此, 所可能會產生的爭議性 , 會比較小些 。

 

   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生故,有老、病、死、憂、悲、惱苦。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

雜阿含經 卷12(296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為汝等說法,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所謂第一義空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為第一義空經?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除俗數法。俗數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又復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比丘!是名第一義空法經」。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經 卷13 (335經)

 

 

 

 

 

 

 

 

 

 

    佛陀,亦称谓“世间解”,名“两足尊”,   佛言,世间不过五蕴、六入处。另外,法说与义说,法说则是十二支之此故彼的理则说,义说则是明辨彼彼诸法十二支法相说,缘生诸法名“法界”,此故彼名“法”,“法住法界”,是世俗有情可观思的,唯名而施设。有情,但依“世俗谛”解读领悟,相应因缘善思维,出离五盖之束缚,次第起向明、解脱之七觉意,得正见而相应法行,随顺正行次第圆满得正定等八道。

 

世俗谛,说明诸法以及诸法是从无常因、无常缘所生的,是诸行无常的,但诸法无我的胜义,是彻见缘生诸法的因缘生,心明不来不出,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的“胜解”,扫荡一切言语施舍的滞碍。

故而,不著相,是约胜义解空而说的;不放逸,是约不坏世俗此有故彼有而言的。   佛说法,是明二谛,处中说法的,是离诸戏论束缚的“中”之道。

 

学人且莫自言自语,坏了世间,自标印象。

 

仅供参考,但随正法。

其实就七觉支,缘起,无常,这本身的理解,其实并不如你所以为的那样世俗,也只有在你真正明白佛是如何说且行动(而完全的知道,需要正确的行动)之后,也就不会有你现在的见解了。

不要以心怀某种不同一般的智慧能力来看待圣者,真正的自由,并不是在获得全部的真理之后,不是你具备某种能力,不是你理解语言的缺陷而去超越,真正的自由,是你成就完全的善,心中不再有不必要的颤栗。圣者,与凡人,同样的生活,同样的言语,但不同的是,圣者的不善根已消散。

不著相,佛陀说过无相,[无相]是如[空]那样的思量,是一种安住的所想,[无相]就是[识无边处],但后来者将[无相]发展的面目全非。

面对争论,即便佛陀也不能够说的更多,他会向你说明,那正确的道路,你应当去那样行动。

南傳:中部107經

「同樣的,婆羅門!涅槃住立,導向涅槃之道住立,我的勸導住立,然而,當我的弟子被我這樣教誡、這樣訓誡時,有一些到達畢竟究竟的涅槃,某一些不到達,婆羅門!在這裡,我能作什麼呢?婆羅門!如來是指路者。」

少些不必要的跟随他人的思量,以无恶意的作意去探求自己的内心,这是我能做与当做的。若您不能够确定,自己去探求,直到您能够确定。

節錄一段 太虛大師 在 教觀詮要 裡的一段開示 , 供法友參考 :

 

眾生無邊故世界無邊,緣起無盡故佛法無盡,夫豈言語所能殫述,文筆所能罄宣哉!故佛嘗以指甲取少許土,顧諸弟子曰:佛法無量,不可稱言,所說者猶指甲上之土耳,其未說者譬如大地。以故善學佛者,依心不依古,依義不依語,隨時變通,巧逗人意,從天然界、進化界、種種學問、種種藝術發明真理,裨益有情,是謂行菩薩道,佈施佛法。終不以佛所未說而自畫,佛所已說而自泥,埋沒己靈,人云亦云。抑佛之說法,圓滿周足,實無乎不具。世謂『人間好語佛說盡』者,殆非諛辭也。以吾人不善求之,故橫生畛域,殊未知佛界、眾生界,一如無二如耳。故古德之分判教觀,翊贊佛化,不獨未始於佛說有所增益,且只得大海中之一波而已。著者茲之所述,蓋又一波中之一波耳。然而觸波波濕,觸水水濕,一波之性不異瀛渤,言雖數千,其義既非此世界眾生卒然所能窮矣。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不以一波自囿,從之而深究焉,則法海汪洋固未嘗外乎是也。

杂/中阿含关于指上甲的经文许多,末曾有如太虛大師的说法。 TOM与我在不同的道路上,但您是此处不多的来客。毫无避讳与疑虑地说,佛法没有八万四千法门,佛法不是宇宙一切事相的本质。佛法,是佛陀教导世人抵达至善的道路,可以言说,才有法轮的转起。这道路就在现存阿含经中,我们可以通过行动来证知这道路。

 

依您的道路來說, 菩薩道是不正確的道路 ?  第一義的空性法義也是不正確的法理 ?  如果是這樣, 請問應該如何詮釋 雜阿含經 卷12(296經)這段經文

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生故,有老、病、死、憂、悲、惱苦。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

佛教流传历史意义的二千多年,并非始终是真正佛法授予凡人,引导修行的时间,相反的,人们耗尽千年,多在揣测佛陀本意,至今也是如此;佛说的淡忘,最早可以追溯至部派佛教时代。

坐,可以是禅修的身体姿态;但其实也没有必要规范的姿态。现实的禅修教学者,会这样的教导,要求学生去忍受久坐的身体不舒适,并且将其看作是修行,对苦受的不抗拒。

这就是现实的戒禁取,不合于佛法的修行,但凡人不知。凡人,不知道禅修的佛说本意;身心平静的修行者,并不关心严格的身体姿态,盘腿、站立或是倚靠沙发都不是错误的方法。错误是以衡量身体的苦的忍受能力来评价修行。

佛陀的静坐禅修不会去关注于久坐的身体感受,这个问题,修行者本来不需要努力关注;当你的腿确实感受到不舒服时(不是决定去感受),那么你舒展身体,这样的行为只要不夹杂对不舒服的厌恶,就不能够去贬低,这是善的行为,是我们不应抗拒的平常行为。相反的,因为内心有所希望,而不去做身体的舒展,那是真正的恶行。

鼻息,人们认为佛陀说的呼吸的观察对象是鼻息。呼吸的观察,并不如凡人那样的以为;鼻息,是身体的感触,而佛说的呼吸,是意所缘的色,那色在外在的展现是身体的律动。是的,意所缘,并非只是思量,还有色。你需要如佛陀那样的思量,你才能够念住真正的呼吸。身体的感触,无论如何观察,没有导向佛法的利益。

同样的是身体的观察,流传的有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观察,好比扫描。如同鼻息,那是用意于身体的各个部位的感触。这是在佛法之外的行为,你的所有相关思量不能够导向佛法。这样的行为,与你赤脚在沙滩行走,脚底的不同感受相同,仅仅是身体部位的不同感触。

这里有两点可以提出:1.佛说对于身心的念住,除了对于呼吸的念住之外,其他的身心念住,根本在于觉察恶意,及时停止作意。2.对于身心现象的所谓观察,只能停留在普通现象的思量层面,不能够去代替对于一切名色-有的思量;当然,人们并不理解何谓名色,也不懂得何谓无常。根本的,身心现象与作意相关,我们不关心其存在的问题;我设想的提问是,在行路时,你可以注意到脚的感触,也可以不注意到,这就是作意的现象,与作意相关,与存在无关。存在相关于名色-有。

然而,现实是,人们崇尚于佛陀之后的历史人物与经典著作,就佛说而言,那本是历史的陷阱。当你不能够知道佛说的本意时,你就不能够去正确的行动。但当你意识到无知时,你不应更加无知。

真正的修行者,摒弃不作意的盲从,崇敬的跟随,渴求的追逐,不夹杂欲望的探求身心。

 

 

无论是僧侣,居士,大德与初触佛经的人们,他们都在说无常。有这样的说法,无常是见(意识)到这世间乃至究竟名色是不断地生灭,在极端瞬间生起后灭去,不断地生起后灭去。

对于这样的见解,我的建议是,不能因为那出于大德的言说或经典著作,你就径直地认定那见解是佛说。 那终究只是见解,并非源自佛说的传承,后来者意图去解读佛说,且做出极大的努力构建学说,只是那见解只作言论的存在,修行者不能依修行而认定。

你确定你完全感知瞬间生灭,不是因为昏沉,渴望与傲慢?

对于修行者,尝试错误不是合适的方法,且痴行之路无量,你也无力辨识。唯有依阿含前往。

佛说,无常,是名色一有在有限的轮回之后不再生起。当修行者知道名色一有是有限的存在之后,那么那名色一有确实是有限的存在。当你知道那名色是无常的,那名色终将消散。在那时,知道的修行者成就初果,有限的轮回是他的将来。

无常,是知道,是想到。

还有说,现生身体的苦痛缘自过去的恶业。这似乎是流行的说法,佛佗的病苦也解读为不昧因果。甚至将其发展为由现生的苦果去观察到过去的恶行,所谓追溯前生。 关于业果,佛说是甚深。但依于留下的极少文字与个己思量,只能说,我们完全误读了佛说。 身体的痛苦现实并不存在对应的恶行之因,身的苦难做为现实而存在,我们不能追究到过去的恶行; 但,身的苦难能够消解现实身心的浑沌无知,削弱恶行带来的束缚一取著,或说缘自恶行的向地狱的趋势可以被身苦抵消。因此,沉沦地狱者因苦难而可能清明,天上者因极乐而可以浑沌。

这就是事实。当你完全用心去修习阿含时,可以知道。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他们宣说自己的学说是真正的佛法,他们宣称自己的血统是正宗。他们宣说,他们从南北阿含的比对中找到真正的佛法。

他们用[影响]来表达缘起。他们认为,无明先断,无明断者就是初果。

在这样的时代,去找到齐全的阿含典籍,不是太难的事情。但,修习同样的典籍,未必就走在同一条道路上。阿含经文,何尝未曾留下,然我们是否确定了解那内涵的佛说吗?

不去考虑修行者自身的经验,就经文本身,我会有这样的感受:
1.经文会有后世的增补,或是个别文字,或是大段的文句
2.在文字的编排上有些文句的整齐的排比格式,是不必要的;对于五蕴,不应是统一的看待
3.一部分的佛说与另外一部份佛说混杂在一起,而这两部分可能是两个话题
4.阿含为佛说,佛所[说]法,而说话的理解要顾及当时的情景,不要给予文字其他的意义

这也是实际的困难,没有佛陀与如佛陀那样的弟子的亲自指导,我们容易走入歧途,也于是有,依于现存的阿含经文,得到无明断者就是初果的痴见。即便是生活在佛陀时代,甚至可能亲听佛说的比丘雞和哆子,也仍然会有对佛法的误读。

北傳:中阿含201經
爾時,[嗏]帝比丘雞和哆子生如是惡見:
  「我知世尊如是說法:『今此識往生,不更異。』」

关于无明与明,佛陀如此说。

明之初生,善根树立,谓之初果。无明灭尽,明之遍尽,善根成就,不善根消散,谓之成就,未学,阿罗汉。

参阅SĀ379 大正藏《雜阿含》第379經(SN56.11《相應部》諦相應11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奈鹿野苑中仙人住處。

爾時、世尊告五比丘:「此苦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世尊说,一转四行四圣谛,生眼、智、明、觉,得“明”,得明之义即表明“无明”已知,名“断”义,非是说“无明灭尽”。这仍需要“二转四行,三转四行”,如说:

復次、苦聖諦,知當復知,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苦集聖諦,已知當斷,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此苦滅聖諦,已知當作證,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比丘!此苦聖諦,已知已知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此苦集聖諦,已知已斷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滅聖諦,已知已作證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出,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从“已知”,到“知当复知”,乃至“已知已知出”,即是说明“无明灭尽”,若一转四行不知何谓“无明”,“无明”如何知当复知,已知已知出?

 

眼智明觉,明行足,无明灭尽,佛说:

諸比丘!我於此四聖諦,三轉、十二行,不生眼、智、明、覺者,我終不得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為解脫,為出,為離,亦不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已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生眼、智、明、覺故,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得出,得脫,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世尊說是法時,尊者憍陳如,及八萬諸天,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正如法友上述:关于无明与明,佛陀如此说。

明之初生,善根树立,谓之初果。无明灭尽,明之遍尽,善根成就,不善根消散,谓之成就,未学,阿罗汉。 

恰当地领会“无明断”与“明确立”,以及“明行足”与“无明灭尽”,应该是学人应如理作意考量的。

 

 

另外,何谓“无明”与“明”,参阅SĀ256 大正藏《杂阿含》256 经; S22.127、128《相应部》蕴相应127、128 经(参《杂阿含》Ā68经、《相应部》蕴相应S22.102 经、因缘相应21 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訶拘絺羅,在耆闍崛山。時尊者拘絺羅,晡時從禪起,詣尊者舍利弗所,共相問訊,種種相娛悅已,卻坐一面。時尊者摩訶拘絺羅語舍利弗言:「欲有所問,寧有閑暇為我說不」?舍利弗言:「隨仁所問,知者當說」。

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言:「所謂無明,云何是無明?誰有此無明」?舍利弗答言:「無明者謂不知,不知者是無明」?「何所不如」?「謂色生、滅法,色生、滅法如實不知(* 1);色無常,色無常如實不知,色磨滅法,色磨滅法如實不知。受、想、行、識生、滅法,(受、想、行、)識生、滅法如實不知;(受、想、行、)識(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實不知;如(受、想、行、)識磨滅法,(受、想、行、)識磨滅法如實不知。摩訶拘絺羅!於此五受陰如實不知,不見,無無間等,愚,闇,不明,是名無明。成就此者,名有無明」。

又問舍利弗:「所謂明者,云何為明?誰有此明」?舍利弗言:「摩訶拘絺羅!所謂明者是知,知者是名為明」。又問:「何所知」?「謂色生、滅法,色生、滅法如實知;色無常,色無常如實知;色磨滅法,色磨滅法如實知。(受、想、行)識生滅法,(受、想、行)識生滅法如實知;受、想、行、識(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實知;(受、想、行)識磨滅法,(受、想、行)識磨滅法如實知。拘絺羅!於此五受陰如實知,見,明,覺,慧,無間等,是名為明。成就此法者,是名有明」。

是二正士,各聞所說,展轉隨喜,從座而起,各還本處。 

得明断无明的修行,佛说一法安那般那念满足,四念处住满足,四念处住满足,七觉支满足,明、解脱满足:

《杂阿含》810一法修习、多修习,令四法满足;四法满足已,七法满足;七法满足已,二法满足。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金刚跋求摩河侧萨罗梨林中。尔时、尊者阿难独一静处,思惟禅思,作如是念:颇有一法修习、多修习,令四法满足;四法满足已,七法满足;七法满足已,二法满足。时尊者阿难从禅觉已,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一静处,思惟禅思,作是念:颇有一法多修习已,令四法满足,乃至二法满足;我今问世尊:宁有一法多修习已,能令乃至二法满足耶」?

佛告阿难:「有一法,多修习已,乃至能令二法满足。何等为一法?谓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能令四念处满足。四念处满足已,七觉分满足。七觉分满足已,明、解脱满足。 

其中,念觉支见因缘法、因缘法之集、因缘法之灭,择法觉支依念觉支而明因缘法之灭道迹——八正道,此二支觉,得明,断无明,谓一转四行;后续精进觉支加行,喜觉支增上,二转四行;猗觉支,定觉支,舍觉支,三转四行。三转十二行,得明,无明断,明行足,无明灭尽,解脱。

仅供参考,但随正法。

 

我们在两条道路上。我给你的建议是:

1.去做南北阿含的对读,南传的经文其实有诸多不同,要相互融通;要重视[中阿含]

。平常的连接是 http://agama.buddhason.org/。如果你曾经读过,那么重新用全部

身心去体会。

2.对于经文的理解,一定要记得阿含为佛[说]。我们在说话与写一篇文字是不同的,

要注意当时的情景。比如,你举出经文中关于[无明]的说法,确实可以这样说,但这

样说[无明]就是根本的[无知]、内在的[不善根]?或者只是描述凡人的平常无知?这

值得商榷。关于,根本[无明],我说了太多,可以自行查找。

3.不要去依据后来的论书,阿含足矣。但你需要全部自己去了解阿含所说,而不是听

闻或者被教导,你要去关注其中重要的文辞的理解,你要自己去理解他们。请记得,

依于阿含,向内探究身心;你必须那样去做,才能够知道。

共勉,法友!

口说无凭,但随经教:

 

 参 杂阿含经19经 (南传相应部蕴相应70经略)
 

 ......(前文略)

    佛告比丘:色是結所繫法,此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如是受、想、行、識,是結所繫法,此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時彼比丘聞佛所說,
心大歡喜,禮佛而退。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注意:色法,与非色之受、想、行、识(名)法,是结所系法!是心、也有说识之所结系之诸法)

 参 杂阿含经283经(南传相应部因缘相应55、56、57经略)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结所系法随生味着、顾念、心缚,则爱生;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如人种树,初小软弱,爱护令安,壅以粪土,随时溉灌,冷暖调适,以是因缘,然后彼树得增长大。如是,比丘!结所系法味着将养,则生恩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若于结所系法随顺无常观,住生灭观、无欲观、灭观、舍观,不生顾念,心不缚着,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犹如种树,初小 *软弱,不爱护,不令安隐,不壅粪土,不随时溉灌,冷暖不适,不得增长。若复断根、截枝,段段斩截,分分解析,风飘日炙,以火焚烧,烧以成粪,或扬以疾风,或投之流水。比丘!于意云何?非为彼树断截其根,乃至焚烧,令其磨灭,于未来世成不生法耶?」
  答言:「如是,世尊!」
  「如是,比丘!于结所系法随顺无常观,住生灭观、无欲观、灭观、舍观,不生顾念,心不缚着,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意:上述19经中,色法,与非色之受想行识名法,是结所系法,若于结所系法而心随生味著、顾念、心缚,则爱生;爱缘取,取著的就是结所系法、简称即名、色法,造成其“聚集而受而取”为“五取蕴五受阴关联与欲”之“后有”,即是名、色法结所系法的相续!

 参 杂阿含经284经 (南传相应部因缘相应58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所取法随生味着、顾念、缚心,其心驱驰,追逐名色;名色缘六入处,六入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 ...


 (注意:上述19经中,色法,与非色之受想行识名法,是结所系法,若于结所系法而心随生味著、顾念、心缚,则爱生;爱缘取,取著的就是结所系法、简称即名、色法,造成其“聚集而受而取”为“五取蕴五受阴关联与欲”之“后有”,即是名、色法结所系法的相续!而此处更为详细说明心与结所系法名色法的关系发展势用之流,上283经简述识缘名色(心与法之关系)到爱取(心意识之动作),此284经将此中历程详加论述

 参 杂阿含经256;257;258三经“无明”解读  (南传相应部蕴相应 133;134;135经)  
 

... ...(256经前文略)

谓色无常,色无常如实不知;色磨灭法,色磨灭法如实不知;色生灭法,色生灭法如实不知。受、想、行、识,受、想、行、识无常如实不知;识磨灭法,识磨灭法如实不知;识生灭法,识生灭法如实不知。摩诃拘絺罗!于此五受阴如实不知、不见、无无间等、愚、闇、不明,是名无明;成就此者,名有无明。 

... ...

... ...(257经前文略)

谓色不如实知,色集、色灭、色灭道迹不如实知;受、想、行、识不如实知,识集、识灭、识灭道迹不如实知。摩诃拘絺罗!于此五受阴不如实知、不知、不见、不无间等、愚、闇、不明,是名无明;成就此者,名有无明。」 

... ...

... ...(258经前文略)

谓色不如实知,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如实知;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不如实知。摩诃拘絺罗!于此五受阴不如实知、不如实见、不无间等、若闇、若愚,是名无明。成就此法者,名有无明。」 

 

... ...

(注意:上述三经中,分别说出了因缘生之法五受阴,此等缘生法之集,此等缘生法之灭,此等缘生法之味,此等缘生法之患,此等缘生法之离,此等缘生法之灭道迹不如实知,是谓无明!) 

 

那么,无明与无明触在经文中如何说呢?

 

参 阿含经63经(南传相应部蕴相应47经)

 

... ... (前文略)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比丘!若沙门、婆罗门计有我,一切皆于此五受阴计有我。何等为五?诸沙门、婆罗门于色见是我、异我、相在;如是受、想、行、识,见是我、异我、相在。如是愚痴无闻凡夫,计我、无明、分别如是观,不离我所;不离我所者,入于诸根;入于诸根已,而生于触;六触入所触,愚痴无闻凡夫生苦乐,从是生此等及余。谓六触身,云何为六?谓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比丘!有意界、法界、无明界,无明触所触。愚痴无闻凡夫言有、言无、言有无、言非有非无、言我最胜、言我相似,我知、我见。

 ... ...

 

结所系法为色、受、想、行、识诸法,为心味著、顾念而“心”缚,非理作意,无无间等因、缘故,则心无眼、智、明、觉,不如实知诸法实际(苦、集、灭、道、味、患、离),而与束缚之法取著顾念而有生“积聚-蕴义”,因为无“明”诸法实际而心与爱俱取阴,起五受阴二十种我见(行、造作义),故而“心、识”缘“名色、结所系法”而势用作用六触入处。无明义与无明触义当如此参研。

 

但随正法,仅供参考。
 修行

 

 

就個人的理解, 阿含原始經文是以梵文記載, 南傳以巴利文傳遞, 然後翻譯成現在漢文的版本 。其中還有些版本經歷了日文或高麗種種不同語系的合併與重整, 如何能確知我們現在所見到的 , 是與佛陀當時完全相同的文字敘述? 

            法義是經由文字而產生, 即使是相同的文字也未必對所有的人產生完全一樣的法義認知 。這即是眾生根性不同, 而需要以不同的方式來說法的原因 。 佛法的目的 , 不就是為了教化在惡業與無量煩惱纏結中不得解脫的眾生達成解脫嗎? 只要能達到除惡向善、解脫於煩惱的目的, 不同的路線其實是沒有差別的 。 正如您所言,  即便是走您所謂的正道, 也未必一定能正確的到達目的 。 因此, 個人的看法只不過是認為, 不同的路線有不同路線的修行方式, 以各人精進與智慧的程度 , 各證得自乘功德 。 對於不同路線上的經文、法義或菩薩行者 , 在這個公開的討論平台上 , 不適合動輒以 無知 、愚痴 這類的字眼來評斷 。 才不會不自覺的落入增上慢的陷阱裡 。

            對於不同修行路線的菩薩行者 , 是不是也可以如您在2013-07-07 20:49 所發表的 慈悲  , 多一點點慈悲呢 ?

佛陀本无意说法,因众生贪恋名色。然,佛陀终究说法。

佛陀用尽心力在说明那条道路,但他并不渴求世间所有人就能够觉悟成就。现实是,有人追随,成就圣者;也有人在追随后离开。佛法是普世的,修行者的成就,并不依于以往的经历、学识与身份;凡人,经由正确的道路,俱可以达到结果。

但即便是在佛陀时代,听从佛法的人中,又有多少并没有正确的行走在那条道路上呢?对于他们,佛陀又能做些什么呢,在指出那唯一的古仙人道之后。

我们不能够将各样的思量,纳入这唯一之道中;在你确知这条道路之后,你也不会那样去做。当你无法认清道路,也不能任由他人摆布,不经由确认就认可那各样的大德与经典,那是无知的。当你无法认清道路,你还可以做的是去行动,自己寻找那佛陀曾经指示的道路,我们可以去做。古来阿含的文字,虽不就是佛说,但我们可以这文本作为痕迹,用尽身心去探求,去思量,去体认。我们可以去做,五蕴为你我身心之处,我们可依个己身心来知道何为佛说(即便是对五蕴的深入了解,你也可以知道的更多)。

那道路,始终在那里,不由人们去弯曲。佛陀将其描述,也没有在这条道路之外其他道路的描述。那道路的现实是,并不那么容易知道,那么容易的正确行动,在这条道路之外有无量的歧途。我们需要去行动,重新找到那条路,在阿含消失于人间以前。

作为修行者,不是就必须要普渡众生,修行者的首要是超越自己的无知。知道自己的无知,知道道路的存在,知道道路是唯一,知道自己要去寻找。你若无自己寻找,便就无法得知。你若不摆脱过往的束缚,你就不能去独自寻找。

我便如此说,并不出于恶意。我不要求你认可我所说的道路,但你应当认可,自己去探求道路-于此,佛法普渡众生。


北傳:雜阿含965經

如是,世尊雖不用心覺悟眾生一切世間從此道出及以少分,然知眾生正盡苦、究竟苦邊者,一切皆悉從此道出。

南傳:中部115經

「阿難!當比丘是界的熟練者、處的熟練者、緣起的熟練者、可能或不可能的熟練者時,阿難!這個情形『比丘是賢智者、考察者』是適當的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