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有惡」

「佛性有惡」
「佛性有惡」是天台宗特有教說,如智者大師在《觀音玄義》提到:「佛斷修惡盡但性惡在」、「佛不斷性惡還令修惡起」。然而一般認為佛性是清淨圓滿的,怎麼佛性會有惡或佛不斷性惡呢?

 
「佛性有惡」必須扣緊在「不斷斷」脈絡下作解。天台之「不斷斷」是相對於華嚴之「緣理斷九」而說,依著「佛性有惡」及「不斷斷」,即於九法界、自在出入於九法界,使能接引各方眾生;也從不斷一切無明之法,圓具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來彰顯天台的「圓教」性格。
 
可知,「佛性有惡」其一是指佛具有變現惡的法門,以度化傾向於惡的眾生,而未必是說佛性本身是惡或佛只有惡性之義。
 
如此「佛性有惡」密切關乎度眾之方便,亦即「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如維摩詰菩薩到賭場、淫窟、酒店等地,目的是為度化這類習氣的眾生,如《維摩詰所說經》〈方便品〉云:「若至博奕戲處,輒以度人。……入諸婬舍,示欲之過。入諸酒肆,能立其志」。
 
又如《維摩詰經》所說:「即於淫怒痴而得解脫」、「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以及「若菩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等,在這樣「即」的意涵底下,顯示負面惑業(貪瞋痴煩惱等)亦具有正向功能。
 
「佛性有惡」撇開玄妙式的解讀,或許和大乘佛法之「留惑潤生」觀點有異曲同工之妙,即為了度化苦難眾生,發願留存無明惑業,以便於長在生死廣利有情。
 
總之,「佛性有惡」與「佛性是惡」大不相同,佛性之有惡,猶如面對流氓就要用流氓的方式相待,太清淨、太純潔、太良善反而無濟於事,不知他們想些什麼,也不知如何與之應對進退,猶如「秀才遇到兵」沒有交集,如此佛法再怎樣殊勝也無法引領他們心向佛門。

Comments

对于佛说的无知,会引发各种奇怪的想法,这里说的就是其一。 想来,是那些人根本不知如何根除烦恼,就编出个【留惑润生】的说法。 佛陀之教法,从来就是自行尽快的觉悟,在当生觉悟最好,至少也是要得个初果,未来决定解脱。 佛陀之教法,从来就不是以一种似是而非的状态,以一种困于烦恼的状态,留于世间。那不过是无知罢了,可笑的还有人奉为至宝。

若單純以二乘的立場來看大乘的內容,當然會有您這種不明之明了。

然而本版的目的是為體現印老所重視的「整體的佛教」,亦即:「佛教每一階段的聖典,都是代表著時代佛教,成為時代佛教的指導方針。它是佛法在活躍的進行中,適應人類,而迸出智慧的光明,留下了時代佛教的遺跡。」因此,若無法存此於心,則無法在本架構下做出客觀的理解與討論。

以君管窺之見蠡測三乘佛法,只會使佛教更為侷限,而無法普利群機。

Jerry Liang

對於自己不知道的事,妄自想像一個理由,這何嘗不是示範佛說的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