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問答集 - 大乘不共法

這個問題非常複雜,因為牽涉到「惑」的定義,及各學派對「何時斷盡煩惱」看法不同, 所以各位老師與法友所談的內容可能有些出入,但我覺得無妨,正好可以腦力激盪,思考不同學派如何解答此問題。以下的說法主要是以《大智度論》為主,提供大家參考。

  1. 何時斷盡煩惱?
    1. 說一切有部認為:釋尊三大阿僧祇劫修福慧,百劫修相好時都是還沒斷盡煩惱的,一直到菩提樹下金剛喻定時才斷盡煩惱而成佛,換言之,說一切有部認為菩薩都是還帶有煩惱的。(南方上座部見解大致相同,但修菩薩道的時劫略有出入)
    2. 《大智度論》主張:菩薩得無生法忍,已斷盡一切煩惱,唯有習氣未斷盡,必須到成佛時才能斷盡習氣。
  2. 如何在三界度化眾生?
    1. 依說一切有部的說法,阿羅漢不受後有,所以入涅槃之後就不會再來三界潤生了!由於說一切有部主張菩薩都是未斷盡煩惱的,所以釋迦菩薩三大阿僧祇劫修福慧,百劫修相好時,都是以煩惱潤生而來三界受生。
    2. 《大智度論》主張:菩薩要長久於三界度眾生,必須要藉助「結業生身(由煩惱與業感得的生死肉身)」或「法性生身(由大悲願與習氣感得的變化身)」才行。(說一切有部等部派不太談法性生身)如《大智度論》卷74,大正25,580a14-16云:「是菩薩有二種:一者生死肉身,二者法性生身。得無生忍法,斷諸煩惱,捨是身後,得法性生身。」
  3. 菩薩悲心未具足前,於諸煩惱應當修忍不應斷盡
    1. 《大智度論》認為:菩薩觀空,雖有能力斷盡煩惱,但若悲心未具足時就斷盡煩惱的話,會墮二乘地!所以在此階段應先積極增長慈悲心,不要急著斷盡煩惱!應注意的是:雖說「暫時不斷盡煩惱」,但也要控制煩惱,不要讓它隨便作怪!《大智度論》卷15有一個很好的比喻:「菩薩心有智力能斷結使,為眾生故久住世間,知結使是賊,是故忍而不隨。菩薩繫此結賊,不令縱逸而行功德。譬如有賊以因緣故不殺,堅閉一處而自修事業。」
    2. 從《大智度論》卷15文句看來,此時的菩薩未得無生法忍,故意留惑,以便以「生死肉身」再來三界修福慧資糧、度眾生。
  4. 得無生法忍菩薩,斷盡煩惱,以「法性生身」繼續來三界度眾生
    1. 《大智度論》認為:菩薩不是永遠不要斷盡煩惱,當菩薩得無生法忍,悲智平等具足時,是可以斷盡煩惱的。此時雖然沒有「惑」可以潤「生死肉身」,但可改用「大悲願」與「習氣」感得「法性生身」」繼續來三界度眾生。
    2. 《大智度論》卷27,大正25.261c22-27

      今當如實說:菩薩得無生法忍,煩惱已盡,習氣未除故,因習氣受、及法性生身能自在化生;有大慈悲為眾生故,亦為滿本願故還來世間,具足成就餘殘佛法故,十地滿,坐道場,以無礙解脫力故,得一切智、一切種智,斷煩惱習。

    3. 《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4b1-10

      菩薩漏盡云何復生,云何受生?一切受生皆由愛相續故有。譬如米雖得良田時澤終不能生;諸聖人愛糠已脫故,雖有有漏業生因緣,不應得生。
      答曰:先已說菩薩入法位,住阿鞞跋致地,末後肉身盡得法性生身,雖斷諸煩惱,有煩惱習因緣故,受法性生身,非三界生也。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5. 「煩惱」與「習氣」
    1. 如《中觀論頌講記》p332所說:「習氣的存在,並不能招感生死」。這裡所說的「招感生死」可以理解為「招感結業生身」。也就是說:「習氣的存在,並不能招感結業生身」。
    2. 《大智度論》卷42說:「聲聞辟支佛習氣於菩薩為煩惱。」(CBETA, T25, no. 1509, p. 368, a5-6)習氣還是習氣,只是菩薩視之為煩惱而認為必須斷除。
    3. 由於《大智度論》有提到「聲聞辟支佛習氣於菩薩為煩惱」,所以「留惑潤生」就有可能有兩種不同的解釋:
      1. 未得無生法忍的菩薩:故意留煩惱不斷盡,以便潤「生死肉身」來三界修福慧度眾生。
      2. 已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以大悲願配合「習氣」(菩薩視之為「煩惱」)感得「法性生身」來三界修福慧度眾生。
  6. 補充《大智度論》中「應當修忍,不應斷結」之說法
    1. 《大智度論》中雖未出現「留惑潤生」之用語,但明確說到菩薩悲心未具足之前,應當修忍,不應斷結。譬如有賊,以因緣故不殺,堅閉一處而自修事業。等到悲智平等,才得無生法忍、斷盡煩惱。
    2. 未得無生法忍前,應當修忍,不應斷結。參見《大智度論》卷15〈1 序品〉(CBETA, T25, no. 1509, p. 169, a6-c3)

      問曰:云何內心法中能忍?答曰:菩薩思惟:「我雖未得道,諸結未斷,若當不忍,與凡人不異,非為菩薩。」復自思惟:「若我得道,斷諸結使,則無法可忍。」

      ……

      復次,菩薩於諸煩惱中,應當修忍,不應斷結。何以故?若斷結者,所失甚多,墮阿羅漢道中,與根敗無異。是故遮而不斷,以修忍辱,不隨結使。

      問曰:云何結使未斷而能不隨?
      答曰:

      1. 正思惟故,雖有煩惱而能不隨。
      2. 復次,思惟觀空、無常相故,雖有妙好五欲,不生諸結。譬如國王有一大臣,自覆藏罪,人所不知。王言:「取無脂肥羊來,汝若不得者,當與汝罪。」大臣有智,繫一大羊,以草穀好養;日三以狼而畏怖之,羊雖得養,肥而無脂。牽羊與王,王遣人殺之,肥而無脂。王問:「云何得爾?」答以上事。菩薩亦如是,見無常、苦、空狼,令諸結使脂消,諸功德肉肥。
      3. 復次,菩薩功德福報無量故,其心柔軟,諸結使薄,易修忍辱。譬如師子王,在林中吼,有人見之,叩頭求哀,則放令去;虎豹小物,不能爾也。何以故?師子王貴獸,有智分別故;虎豹賤蟲,不知分別故。又如壞軍,得值大將則活,值遇小兵則死。
      4. 復次,菩薩智慧力,觀瞋恚有種種諸惡,觀忍辱有種種功德,是故能忍結使。
      5. 復次,菩薩心有智力,能斷結使,為眾生故久住世間;知結使是賊,是故忍而不隨。菩薩繫此結賊,不令縱逸而行功德;譬如有賊,以因緣故不殺,堅閉一處而自修事業。
      6. 復次,菩薩實知諸法相故,不以諸結使為惡,不以功德為妙;是故於結不瞋,功德不愛。以此智力故,能修忍辱。如偈說:
        「菩薩斷除諸不善,乃至極微滅無餘;大功德福無有量,所造事業無不辦。
        菩薩大智慧力故,於諸結使不能惱;是故能知諸法相,生死涅槃一無二。」
        如是種種因緣,雖未得道,於諸煩惱法中能忍,是名法忍。

      (導師《大智度論筆記》〔C017〕p.215):

      忍結不斷亦不隨:

      a. 正思惟故,b. 觀空無常相故, c. 功德無量心柔軟故, d. 智慧力故,e. 為眾生故, f. 實知諸法相故=不隨煩惱

    3. 得無生法忍,煩惱已盡,習氣未除。參見《大智度論》卷27〈1 序品〉:

      「今當如實說:菩薩得無生法忍,煩惱已盡;習氣未除故,因習氣受及法性生身,能自在化生。有大慈悲為眾生故,亦為滿本願故,還來世間具足成就餘殘佛法故;十地滿,坐道場,以無礙解脫力故,得一切智、一切種智,斷煩惱習。」(CBETA, T25, no. 1509, p. 261, c22-27)

  1. 法友問:《大智度論》說:『有妙淨土,出過三界,阿羅漢辟支佛生在其中』,出過三界的二乘聖者,若不發菩提願心,是否能度流轉六道的眾生?
  2. 這是導師引中國吉藏大師之《勝鬘寶窟(卷中)》大正37. p.43.a 內之《大智度論》文句,與《大智度論》原文稍有出入(但意旨略同)。依此論意,並未敘及「若不發菩提願心,是否能度流轉六道的眾生」,惟或可推論:不發菩提願心,似難能度化眾生。
  3. 厚觀再補充《大智度論》原文出處如下: 《大智度論》卷93,大正25,714a1-25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問曰:若菩薩皆定,佛何以故種種訶二乘人,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訶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阿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疾得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未可知。

有關二乘人能否回小向大的問題,之前因為諸多事情繁忙,一直沒有時間回應。今由於「留惑潤生」及《大智度論》提到:「有妙淨土,出過三界,阿羅漢辟支佛生在其中」等問題的提出,想在此提供一些看法,請參考。

  1. 「二乘人能否回小向大」是既古老又現代的問題,各學派見解不同,也牽涉到佛教史的問題,我於《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講義 p.1-p.4 列舉了許多資料,今再補充略述如下:
    1. 說一切有部:承認有「聲聞乘、緣覺乘、佛乘」,但認為修行者未得「四善根(煖、頂、忍、世第一法)」的「忍位」之前,還可以由「聲聞乘」轉為「佛乘」,不過一旦證得「忍位」之後就無法回小向大了!部派佛教的阿羅漢們自己承認,他們自己已經無法回小向大了!
    2. 初期大乘經:
      1. 《維摩詰所說經》等,也主張二乘無法回小向大,這是部派佛教以來一致的看法。
        如《維摩詰所說經》大正14,549b說:「爾時大迦葉歎言:……我等今者不復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無間罪,猶能發意生於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發。譬如根敗之士,其於五欲不能復利。如是聲聞諸結斷者,於佛法中無所復益永不志願。是故文殊師利!凡夫於佛法有返復,而聲聞無也。所以者何?凡夫聞佛法,能起無上道心不斷三寶,正使聲聞終身聞佛法、力、無畏等,永不能發無上道意。
      2. 《法華經》主張二乘可以回小向大。《法華經》雖然也是初期大乘經,但流行年代比小品係般若經晚一些。
        如《法華經》卷1〈方便品第二〉大正9,7a29-c9)云:

        佛告舍利弗: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舍利弗![三世]諸佛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諸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舍利弗!如此皆為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舍利弗!汝等當一心信解受持佛語,諸佛如來言無虛妄,無有餘乘,唯一佛乘。

    3. 龍樹菩薩論:《菩提資糧論》、《十住毘婆沙論》等主張二乘無法回小向大;《大智度論》則兩說並陳。
      1. 《菩提資糧論》、《十住毘婆沙論》等主張二乘無法回小向大:
        1. 《菩提資糧論》卷3,大正32,527c19-528a9

          問:此應思量菩薩,為畏住泥犁?為畏墮聲聞獨覺地?答:假使墮泥犁,菩薩不生怖,聲聞獨覺地,便為大恐怖。菩薩設住泥犁,與無數百千苦俱,不比墮聲聞獨覺地怖畏。

          問:何故如此?
          答:非墮泥犁中,畢竟障菩提,聲聞獨覺地,則為畢竟障。設入泥犁,於正覺道,不能作畢竟障礙。住泥犁時,乃至惡業盡邊,於菩提道暫為障礙。菩薩若墮聲聞獨覺地,則畢竟不生故,聲聞獨覺地,於正覺道乃為障礙。由是義故,菩薩入於泥犁,不比墮聲聞獨覺地怖畏。

          問:其怖如何?
          答:如說愛壽人,怖畏於斬首,聲聞獨覺地,應作如是怖。經中佛世尊作如是說:如愛壽人怖畏斬首,菩薩欲求無上菩提,怖畏聲聞獨覺地,亦應如此。是故菩薩雖入泥犁,不比墮聲聞獨覺地怖畏。

        2. 《十住毘婆沙論》卷7,大正26,55a4-15

          若諸聲聞人,未入法位者,令發無上心,使得佛十力。……聲聞人者:成聲聞乘。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

      2. 《大智度論》基本上也是主張二乘人無法回小向大,但在會通《法華經》時,提出阿羅漢於他方佛國聽聞《法華經》後,仍有回小向大的可能性。
        1. 二乘人無法回小向大,如《大智度論》卷31,大正25,289c20-22云:

          如比丘破四重禁,是名畢竟破戒,不任得道!又如作五逆罪,畢竟閉三善道!若取聲聞證者,畢竟不得作佛。

        2. 阿羅漢於他方佛國聽聞《法華經》後,仍有回小向大的可能。如《大智度論》卷93,大正25,714a1-25云: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定,佛何以故種種訶二乘人,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訶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阿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疾得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未可知。

    ※雖然《大智度論》說阿羅漢往淨佛國土,聞《法華經》後,有回小向大的可能,但因為長久以來「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佛道不度眾生」,所以是「迂迴稽留」,不如「直往菩薩」(一開始就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2. 從佛教史看「二乘能否成佛」的問題。
    1. 部派佛教大體主張證得「忍位」之後就無法回小向大了。
    2. 《般若經》、《維摩詰所說經》等初期大乘經,也主張二乘無法回小向大,與部派佛教以來的 看法一致。雖然這些經典認為二乘無法回小向大,但肯定二乘所證得的解脫涅槃是真實的。
    3. 稍晚一點的《法華經》主張二乘可以回小向大,但相對的,認為二乘所得的解脫不究竟,如還在半路的三百由旬上,還沒到達五百由旬的目的地。
    4. 初期大乘佛教的龍樹論,已經看到《般若經》、《維摩詰所說經》及《法華經》等異說,但各有抉擇。
    5. 比龍樹論晚一點的瑜伽系主張有「五種性」(定性聲聞、定性緣覺、定性菩薩、不定種性、無種性),其中唯有「定性菩薩」與「不定種性」有可能成佛,其他不行。
    6. 真常系經典則大體主張眾生本具佛性,皆能成佛。
  3. 綜合看來:
    1. 部派及最早期的大乘經主張二乘無法回小向大。
    2. 但稍晚的《法華經》及後期大乘的真常系經典大體認為二乘可以回小向大。
    3. 大乘論書則各有抉擇。
  1. 《成佛之道(增註本)》p.256 - p.257說:「二乘的學者,也是會發菩提心而入大乘道的:有的初學聲聞行,不曾決定,就轉學大乘;有的在聲聞中已得決定(忍位),或是已證入法性而得初果(須陀洹)以上的;有的已證第四阿羅漢果的;也有入了無餘涅槃,再發大心的。從佛法唯是一乘道來說,小乘本是大乘方便道,當然遲早要入大乘道的。」
  2. 我曾聽導師說過,《成佛之道》是通俗的開示,目的是鼓勵大家修學菩薩道,所以此處說二乘已得忍位或阿羅漢都可以再回小向大,是採取《法華經》的立場而說;如果真要論「二乘能否回小向大」,那是另一問題,導師會引經證作學術的討論。
  3. 現代禪溫金柯曾撰寫〈印順法師對大乘起源的思考〉,質疑導師說法前後矛盾。導師曾為文回應:「『通俗的論述』與『佛教史、學術的論述』有些不同,這不是矛盾,而是對象不同。」因此,導師著作中之所以會有看似不同的描述,應留意導師當時說法的對象,以及導師是站在什麼立場來解說這部經論。參見:(《永光集》p.193 - p.195):

    正如聖嚴與宏印法師所說:我的著作太多,使讀者不容易認清我的思想。溫君相當讚賞我「最是想像而沒有實據的(雖然這種想像滿合理的)」──在家為中心的佛法,為什麼不一直想像下去,滿足溫君的願望,要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中,說:「初期大乘的傳宏者,多數是比丘,也有少數的在家人」呢?說我「早期的大乘觀和後期的大乘觀,有一種性質上的差異」,但這是不對的!他自己也說:三十一年寫作的《印度之佛教》,「更接近印順法師在(六十九年出版的)《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一書的看法」。關於大乘佛教的起源,我在印度佛教史的觀點,是前後一致的。《佛法概論》等似乎不同,那不是佛教史,是通俗的論述,但也不是隨意論述,是依大乘經而這樣說的(下面再為解說)。從前閱藏時,「我讀到阿含經與各部廣律,有現實人間的親切感、真實感,而不如部分大乘經,表現於信仰與理想之中」(《遊心法海六十年》九頁)。也許大乘經有「信仰與理想」的特性,使我的解說也成為「想像式」吧!

    在著作界,如有長達五十年的寫作歷程,後來的有些修正、補充,或提出不同的意見,原是極平常的事。但我覺得,民國二十七年到四川,四十一年來台灣,這中間的十四年,是思想「確定」時期。修正、補充是不可免的,而為學的立場與觀念,一直到現在,是沒有什麼不同的。《印度之佛教》自序(三頁)說:「自爾以來,為學之方針日定,深信佛教於長期之發展中,必有以流變而失真者。探其宗本,明其流變,抉擇而洗鍊之,願自治印度佛教始」。我的研究印度佛教史,是想從歷史的流變中,「抉擇而洗鍊之」,提供契理契機的佛法,以有益於佛教與社會。四十一年所講的〈人間佛教要略〉說:「人間佛教為古代佛教所本有的,現在不過將他的重要理論,綜合而抽繹出來,所以不是創新,而是將固有的刮垢磨光」(《佛在人間》九九頁)。《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二頁)也說:「我不是復古的,也不是創新的,是主張不違反佛法的本質,從適應現實中,振興純正的佛法」。秉持這一理念,《印度之佛教》自序提出了:「能立本於根本佛教之淳樸,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梵天化之機應慎),攝取後期佛教之確當者,庶足以復興佛教而暢佛之本懷也歟」(七頁)!

  4. 「阿羅漢能否成佛」的問題,因為經論主張各不相同,可能隨讀者的心性與理解而有不同的看法,難以得到一致的結論。不過,如果要勉強會通的話,或許有如下的可能。
    1. 《大智度論》引《華嚴經》說,七住地菩薩得無生法忍,欲入涅槃,諸佛勸請,還生本心向佛道。菩薩從初發心以來,多生累劫都發願要度眾生,但證得眾生空時,都還想入涅槃,可見這對欲成佛道的修行者來說是一大考驗。即使阿羅漢可以回小向大成就佛道,但阿羅漢已經證得眾生空,之前沒有像菩薩發願要長久於三界度眾生,一旦證得涅槃之後,還要發大乘菩提心可能也不是那麼容易。
      • 《大智度論》卷10,大正25.132a18-b13

        是十方佛,世世勸助釋迦牟尼佛。如七住菩薩,觀諸法空無所有,不生不滅。如是觀已,於一切世界中,心不著,欲放捨六波羅蜜入涅槃。譬如人夢中作筏,渡大河水,手足疲勞,生患厭想。在中流中夢覺已,自念言:何許有河而可渡者?是時,勤心都放。菩薩亦如是,立七住中,得無生法忍,心行皆止,欲入涅槃。爾時,十方諸佛皆放光明,照菩薩身,以右手摩其頭,語言:善男子!勿生此心!汝當念汝本願,欲度眾生。汝雖知空,眾生不解,汝當集諸功德,教化眾生,共入涅槃!汝未得金色身,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無量光明,三十二業。汝今始得一無生法門,莫便大喜!是時菩薩聞諸佛教誨,還生本心,行六波羅蜜以度眾生。如是等初得佛道時,得是佐助。又佛初得道時,心自思惟:是法甚深,眾生愚蒙薄福,我亦五惡世生,今當云何?念已,我當於一法中作三分,分為三乘以度眾生。作是思惟時,十方諸佛皆現光明,讚言:善哉!善哉!我等亦在五惡世中,分一法作三分以度眾生。是時佛聞十方諸佛語聲,即大歡喜,稱言南無佛!如是十方佛處處勸助為作大利,知恩重故,以華供養十方佛。

    2. 或許部派論師與《維摩經》等認為阿羅漢再發大乘菩提心不容易,而說「二乘無法回小向大」也不一定。而《法華經》則從另外的觀點來談:站在性空的立場,即使機率很小,阿羅漢再發大乘菩提心不是不可能,因而說「二乘可以回小向大」。但阿羅漢要如何再發大乘菩提心,如何長久在三界度眾生這是個問題。
    3. 即使二乘人可以回小向大,問題是:成佛要發菩提心度眾生,福德、智慧、慈悲都是要圓滿的。即使阿羅漢可以回小向大成就佛道,阿羅漢也必須發大乘菩提心度眾生,圓滿具足福德、智慧、慈悲才可以成佛。因此《大智度論》會通說:「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1. 先引導師原文如下:
    1. 《成佛之道》p.130:在這三乘共法中,「正化」的是「聲聞」乘;菩薩與緣覺,可說是旁化。因為在三乘共法的《阿含經》等,僅有二位菩薩:一、未成佛前的釋迦菩薩,說法時已經成佛,是說法的教主,並不是受教者。二、彌勒菩薩,在釋迦佛的法會中,受記作佛。如果說佛說三乘,那麼當前的菩薩行者,只有這彌勒一人而已。六(十)波羅蜜,那是古德(『先軌範師』)傳來的本生談,也不知道是給誰說的。

      緣覺根性,也並不太多。緣覺原是無師而獨覺的,是不用秉受教法的。但緣覺根性的大迦葉等,在釋迦佛出世說法時,也作了佛的弟子;總算在佛的聲聞弟子中,有些是緣覺根性。

      所以專從此土的釋迦佛法來說,主要是聲聞乘。

    2. 《成佛之道》p.243:「三乘共法的教化主機,是聲聞乘,上面已大略說到。第二是緣覺乘。」
  2. 因為三乘共法談的是「涅槃解脫道」,所以教化的對象主要是「聲聞乘」,旁涉「緣覺乘」(如大迦葉等緣覺根性)。而菩薩志求「無上菩提」,所以不是教化涅槃道的主要對象,但彌勒菩薩也是釋尊座下的比丘,有可能也在場聽聞釋尊的開示,從這意義來說,這「三乘共法」中,「正化」的是「聲聞乘」;緣覺與菩薩,可說是旁化。
  3. 請注意導師的用語:「三乘共法的《阿含經》等」,其實導師指的是談三乘共法的《阿含經》、《本生談》及部派的《阿毘達磨論書》等。在《本生談》裡談到的菩薩,主角幾乎都是未成佛前的釋迦菩薩;而《阿含經》及《阿毘達磨論書》中提到的菩薩,大體上是未成佛前的釋迦菩薩及彌勒菩薩兩位而已。
    所以法友問到:「三乘共法中的菩薩乘是否異於大乘的菩薩?」
    答案是:「是的,確實不同!」

    大乘佛典出現的菩薩,除了釋迦菩薩及彌勒菩薩之外,還有文殊、普賢、觀音、地藏等諸多大菩薩。另外,如有初發心想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也可稱為菩薩,所以大乘佛典的菩薩觀比起聲聞經論中的菩薩更多元了!

    「二乘的學者,也是會發菩提心而入大乘道的:……也有入了無餘涅槃,再發大心的。」(《成佛之道(增註本)》p.256 - p.257)

參見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182 - p.1183:

聲聞阿羅漢,生死已了,臨終入般涅槃,不可能長在生死中,怎麼能成佛呢?依《法華經》說,聲聞阿羅漢的涅槃,不是真的涅槃,只是休息一下。《妙法蓮華經》卷三,舉「化城喻」(大正九•二七中)說:

「諸佛方便力,分別說三乘;唯有一佛乘,息處故說二。今為汝說實,汝所得非(真)滅。……諸佛之導師,為息說涅槃,既知是息已,引入於佛慧」。

為不能精進直往佛道的,方便的說得到了涅槃,其實不是真涅槃,只是休息一下而已。聲聞涅槃的安息,《法華經》沒有充分的說明。竺法護所譯的《無極寶三昧經》卷上大正一五•五0七下說:

「想取泥洹,疑盡滅身而生死不斷。羅漢得泥洹,譬如寐人,其身在床,一時休息,命不離身。羅漢得禪,故是大疑」(究竟,還是沒有究竟)。

阿羅漢入涅槃,以為生死已斷盡了。其實,如熟睡一樣,雖心識不起而命不離身。阿羅漢所得的涅槃,其實是禪定。定力是有盡的,等到定力盡了,感覺到生死不盡,所以有大疑惑。這就是《楞伽經》所說的:「得諸三昧身,乃至劫不覺。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後覺,彼覺法亦然,得佛無上身」。阿羅漢的涅槃,是定境,所以不是真涅槃。這與聲聞佛教,批評外道的涅槃不真實,只是無所有定等定境,理由相同。法華會上的阿羅漢們,知道自己是菩薩,直向佛道,當然不用方便的涅槃安息。沒有聽見《法華經》的,入了涅槃,等到定力消了,感覺到生死未盡,就會見佛聽法而向佛道,如《妙法蓮華經》卷一大正九•七下說:

「比丘實得阿羅漢,若不信此法(華),無有是處。除佛滅度後,現前無佛。……若遇餘佛,於此法中便得決了」。

阿羅漢入涅槃,而生死不盡,漸漸的引向「意成身」與「變易生死」說。充分表明出來,那是後期大乘的事。

提問中的「實在感」是一種感覺,如果執受實在的自性就有問題。法空,「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一切法空如化。《空之探究》明確說「如幻如化」有虛幻不實與緣起二義,譬如夢幻、泡影、鹿愛等,是可以眼見耳聞的,不是什麼都沒有的空。

「發心住」是否真正不退二乘,我想提供幾點供大家共同思考:

  1. 華嚴十住中的「發心住」原文如下,似乎還沒有明白提到「發心住不退二乘」。《大方廣佛華嚴經》卷16:

    「佛子!云何為菩薩發心住?此菩薩見佛世尊形貌端嚴、色相圓滿,人所樂見,難可值遇,有大威力,或見神足,或聞記別,或聽教誡,或見眾生受諸劇苦,或聞如來廣大佛法,發菩提心,求一切智。此菩薩緣十種難得法而發於心。何者為十?所謂:是處非處智,善惡業報智,諸根勝劣智,種種解差別智,種種界差別智,一切至處道智,諸禪解脫三昧智,宿命無礙智,天眼無礙智,三世漏普盡智,是為十。佛子!此菩薩應勸學十法。何者為十?所謂:勤供養佛樂住生死,主導世間令除惡業,以勝妙法常行教誨,歎無上法學佛功德,生諸佛前恒蒙攝受,方便演說寂靜三昧,讚歎遠離生死輪迴,為苦眾生作歸依處。何以故?欲令菩薩於佛法中心轉增廣,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故。」(CBETA, T10, no. 279, p. 84, a26-b12)

  2. 《大乘起信論》從「信、解、行、證」的次第說到有三種發心:1、信成就發心,2、解行發心,3、證發心;但《大乘起信論》沒有用「發心住」這樣的語詞。不過印順導師將第1個「信成就發心」配對「發心住菩薩」。參見(《大乘起信論講記》p.298):

    菩薩三大阿僧祇劫修因,總名為發心;發心即有淺深差別,所以說有三種。「一者,信成就發心;二者,解行發心;三者,證發心」。

    1. 於三寶,無上菩提,深信不疑,「信心成就」,即不退轉,此約初發心住菩薩說。
    2. 初住以上,一直到十回向終的菩薩,《解深密經》名此為勝解行地。此類菩薩,於諸法性相,有甚深的信解;又已修習廣大資糧行。有解有行,所以名解行。但本論的「解行發心」,指勝解行地終了──加行位菩薩的發心說。
    3. 初地以上,名「證發心」。這因為初地以上的菩薩,都能分證法身。

    雖有信成就,解行,證三位,而同基於發趣菩提的發心,所以總論菩薩行位,有三種發心的差別。

    厚觀案:
    從「信、解、行、證」來說,「發心住菩薩」只是「信」心不退轉而已,但還沒有「解、行、證」,這樣能真正不退二乘嗎?

  3. 說「信成就發心」能「不畏墮二乘地」的,這是《大乘起信論》的說法。參見《大乘起信論》卷1CBETA, T32, no. 1666, p. 581, a11-16)

    「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故。又是菩薩一發心後,遠離怯弱,畢竟不畏墮二乘地。若聞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勤苦難行乃得涅槃,亦不怯弱;以信知一切法從本已來自涅槃故。」

    導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20 - p.322解說如下:

    少分見法身的發心住菩薩,「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的。十住中的第七住,名不退住。《菩薩本業瓔珞經》,曾舉舍利弗等因緣,說他未登第七不退住,所以退落小乘。有些經典,甚至說退墮惡趣的。當知這「非」是「實退」。如說可以退墮,那是不了義說。經中所以說有的退墮惡趣,「但」是「為」了「初學菩薩」的「未入正位而懈怠者」;使他引起「恐怖」,「勇猛」修行。

    入正位,即入正性離生,或入正性決定。
    聲聞以見道,發無漏慧名入正位。
    大乘以發心住的悟不由他,入正定聚,名為入正位。沒有進入初發心住正位的,有時會生起懈怠心,所以警策他說:留心退墮!入住的菩薩,還有退墮的,何況還沒有能入正位?
    實在說來,初發心住菩薩,是不會再退墮的。

    ……

    上文說不會退墮惡趣,此下再說不會退墮二乘。初發心住「菩薩,一發心後」,即「遠離怯弱,畢竟不畏墮二乘地」。怯弱,即自覺沒有力量,而怕退墮,不能在佛法中堅強的前進。信成就發心的菩薩,能遠離這樣的怯弱心,不怕退墮。不但不怕墮惡趣,墮二乘地,即使聽說:菩薩要「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勤苦難行」,才能「得涅槃」,心中也「不」會「怯弱」。

    厚觀案:
    如果仔細看《大乘起信論》的原文,對「惡趣」而言,是說「非其實退」;但對「二乘地」而言,《大乘起信論》是說「畢竟不畏墮二乘地」,而不是說「不墮二乘地」。「不怕墮」與「不墮」是否有差別,可能需要留意

  4. 印順導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23 - p.324):

    「初發心住,信心成就;十住位,重於勝解;十行位,重於修行;十回向位,重於回向於法身。都還不能實證,所以,三賢位統名解行地。」

    厚觀案:
    導師這裡明說「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三賢位都還不能實證,所以統名「解行地」。

  5. (《大乘起信論講記》p.321 - p.322):

    有的說:

    1. 十信中第七心名不退心,約對於三寶四諦的信不退說。
    2. 第七住名不退住,約不退二乘的位不退說。
    3. 初地以上為證不退;
    4. 八地以上為行不退。

    以七住為位不退,與本論(《大乘起信論》)的見解相反。

    厚觀案:

    1. 導師這裡提到四種不退:「信不退、位不退、證不退、行不退」,大體上與窺基《妙法蓮華經玄贊》卷2相合:

      「不退有四:

      • 一信不退:十信第六名不退心,自後不退生邪見故。
      • 二位不退:十住第七名不退位,自後不退入二乘故。
      • 三證不退:初地以上即名不退,所證得法不退失故。
      • 四行不退:八地已上名不退地,為.無為法皆能修故。今此菩薩皆八地已上故言於無上正等覺不退轉,定當證故,故不退者非即不轉。」(CBETA, T34, no. 1723, p. 672, b8-15)
    2. 窺基說「第七住」才不退二乘,故為「位不退」;依導師的理解,《大乘起信論》說初發心住已經不〔怕〕退二乘,所以說「以七住為位不退,與本論(《大乘起信論》)的見解相反。」
  6. 四不退(《佛光大辭典(二)》p.1662.2 - p.1663.1)謂於修行過程中,已證得不退轉之情形有四種之別。
    1. 慈恩大師窺基所立之說,即:
      1. 信不退,指「十信位」之中,第六位以上之菩薩,不再生起邪見。
      2. 位不退,指十住位中第七位以上之菩薩,不再退轉回二乘之位。
      3. 證不退,指初地以上之菩薩,已不再退失所證之法。
      4. 行不退,指八地以上之菩薩,能行各種有為與無為諸法而不退轉。

      懷感之釋淨土群疑論卷四亦同此主張。〔法華經玄贊攝釋卷二、釋淨土群疑論探要記卷九〕

    2. 迦才之淨土論卷上所說,即:
      1. 念不退,指八地以上之菩薩。
      2. 行不退,指初地以上之菩薩。
      3. 位不退,指十解(即十住位)以上之菩薩。
      4. 處不退,指達於西方淨土之境地,即生於彌陀淨土,已得「正定聚」而永不退轉者。

      〔法華經玄贊卷二、往生要集卷下末、往生要集義記卷八〕

    3. 袾宏之阿彌陀經疏鈔卷三所說,即:
      1. 願不退,即未斷除煩惱而生於凡聖同居之淨土者。
      2. 行不退,即已斷除見惑、思惑而生於方便有餘土者。
      3. 智不退,即斷除一部分無明煩惱而居於實報無障礙土者。
      4. 位不退,即破盡三惑而居於常寂光土者。
    4. 智旭之阿彌陀經要解所說,即:
      1. 念不退,指破除無明,彰顯佛性,而直接生於實報分證之常寂光土者。
      2. 行不退,指斷除見惑、思惑、塵沙惑而生於方便土,且趣進極樂淨土者。
      3. 位不退,指帶業往生而生於凡聖同居之淨土者。
      4. 畢竟不退,即不論至心散心、有心無心、解或不解,但有彌陀之名號、六方之佛名,乃至阿彌陀經之經名等,一經其人之耳,假以千萬劫之時日,畢竟可由此一因緣而得度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