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問答集 - 關於修行階位

厚觀請問法友:
您說到:「《大智度論》龍樹菩薩認為,菩薩住頂不墮惡道,不取忍位,以忍決定種性,下一剎那(世第一法)即證得正性決定,見到位成就,聲聞法是煖位、忍位都還是墮,所以菩薩住頂不墮的「頂」,與南傳上座部菩薩道到行捨智的「頂」相呼應。兩者都共同強調了「頂」,南傳上座部的菩薩道在「頂」位不再往上修證才能構成「百千生終不墮惡趣」的可能。
我想請問的是:
  1. 四善根---煖、、忍、世第一法:為何「聲聞法是煖位、忍位都還是墮」?如果「頂不墮」,為何「忍位」卻會是墮?
  2.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3說:「煖必至涅槃,頂終不斷善,忍不墮惡趣,第一入離生。」(CBETA, T29, no. 1558, p. 120, b23-24)證得「忍位」時可以不墮惡趣。
    您引開印法師開示說:「南傳上座部的菩薩道在『頂』位不再往上修證才能構成『百千生終不墮惡趣』的可能。」不知能否告知南傳「在『頂位』可以不墮惡趣」是出自何處?
《大智度論》「住頂不墮」之出處如下,請參考:
《大智度論》卷27(CBETA, T25, no. 1509, p. 262, b2-12)

住頂不墮,是名菩薩法位,如<學品> 中說。
上位菩薩不墮惡趣;不生下賤家;不墮聲聞、辟支佛地;亦不從頂墮。

問曰:云何為頂墮?
答曰:如須菩提語舍利弗: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心行六波羅蜜,入空、無相、無作中,不能上菩薩位;亦不墮聲聞、辟支佛地;愛著諸功德法;於五眾 無常、苦、空、無我取相心著:言是道是非道,是應行是不應行;如是等取相分別,是菩薩頂墮。

何等是住頂?
如上所說諸法愛斷,於愛斷法亦復不取,如<住頂義> 中說。

「住頂不墮,是名菩薩法位」中所說的「頂」是「菩薩頂位」,與「聲聞頂位」不同。
「菩薩頂位」依 《大智度論》卷41的定義是:「於柔順忍、無生忍中間所有法,名為頂。」 (CBETA, T25, no. 1509, p. 362, a6-7)

《大智度論》討論到「頂、位、不生」之異同,如卷41云:「頂增長堅固,名為菩薩位。入是位中,一切結使、一切魔民不能動搖,亦名無生法忍。(CBETA, T25, no. 1509, p. 362, a13-14)

配合導師《大智度論筆記》[B003],p.108:「『頂』與『位』有前後,『位』與『無生法忍』同一事」,可知三者關係如下:

  1. 「頂」:於柔順忍、無生忍中間所有法,名為頂。
  2. 「位」:「頂法」更加增長、堅固,才名為「菩薩位」(菩薩正性離生)。
  3. 「不生」:入菩薩位中,一切結使、魔民不能動搖,名「無生法忍」。

參見:《大智度論》卷41 (CBETA, T25, no. 1509, p. 361, c23-p. 362, a23)

問曰:是一事,何以故名為頂?名為位?名為不生?
答曰:
[A、頂]
於柔順忍、無生忍中間所有法,名為頂;住是頂,上直趣佛道,不復畏墮。譬如聲聞法中煖、忍中間,名為頂法。
問曰:若得頂不墮,今云何言頂墮?
答曰:垂近應得而失者,名為墮;得頂者,智慧安隱,則不畏墮;譬如上山,既得到頂,則不畏墮;未到之間,傾危畏墮。
[B、位]
頂增長堅固,名為菩薩位。
[C、不生]
入是位中,一切結使,一切魔民,不能動搖。亦名無生法忍,所以者何?異於生故;愛等結使,雜諸善法,名為生。
復次,無諸法實相智慧火,故名為生;有諸法實相智慧火,故名為熟。是人能信受諸佛實相智慧,故名為熟;譬如熟瓶能盛受水,生則爛壞。
復次,依止生滅智慧故得離顛倒,離生滅智慧故不生不滅,是名無生法;能信、能受、能持故,名為忍。
復次,位者,拔一切無常等諸觀法故,名為位;若不如是,是為順道法愛生。

菩薩階位有多種說法:

《小品般若經》主要是談四種:初發心菩薩、久學菩薩、不退轉菩薩、一生補處菩薩。
《大品般若經》則談到兩類的菩薩十地:一類是〈發趣品〉沒有名字的十地,另一類是被稱為「共三乘的十地」,其名稱是:乾慧地、性地、八人地、見地、薄地、離欲地、已作地、辟支佛地、菩薩地、佛地。
《華嚴經》也有提到菩薩十地,其名稱是: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

《華嚴經》的初地「歡喜地」已經入聖位了,但《大品般若經》〈發趣品〉的初地及「共三乘」的「乾慧地」都還沒入聖位,所以談菩薩階位時,首先要確定是談哪一種。
「共三乘的十地」,《大品般若經》僅列名稱,未說明內容,僅《大智度論》有作解說,如卷75(大正25,585c25-586b6)云:

此中佛更解得無上道因緣,所謂菩薩從初發心來行般若波羅蜜,具足初地乃至十地,是十地皆佐助成無上道。十地者,乾慧地等。

乾慧地有二種:一者聲聞;二者菩薩。聲聞人獨為涅槃故,勤精進,持戒心清淨,堪任受道;或習觀佛三昧,或不淨觀,或行慈悲、無常等觀,分別集諸善法,捨不善法;雖有智慧,不得禪定水,則不能得道,故名乾慧地。於菩薩則初發心乃至未得順忍。
性地者,聲聞人從煖法,乃至世間第一法;於菩薩得順忍,愛著諸法實相,亦不生邪見,得禪定水。
八人地者,從苦法忍,乃至道比智忍,是十五心。於菩薩則是無生法忍,入菩薩位。
見地者,初得聖果,所謂須陀洹果;於菩薩則是阿鞞跋致地。
薄地者,或須陀洹,或斯陀含,欲界九種煩惱分斷故;於菩薩過阿鞞跋致地,乃至未成佛,斷諸煩惱,餘氣亦薄。離欲地者,離欲界等貪欲諸煩惱,是名阿那含;於菩薩離欲因緣故,得五神通。
已作地者,聲聞人得盡智、無生智,得阿羅漢;於菩薩成就佛地。
辟支佛地者,先世種辟支佛道因緣,今世得少因緣出家,亦觀深因緣法成道,名辟支佛。辟支迦秦言因緣,亦名覺。
菩薩地者,從乾慧地,乃至離欲地,如上說。復次,菩薩地,從歡喜地乃至法雲地,皆名菩薩地。有人言:從一發心來乃至金剛三昧,名菩薩地。
佛地者,一切種智等諸佛法,菩薩於自地中行具足,於他地中觀具足,二事具故名具足。

依據《大智度論》的解釋:

無生法忍—八人地(相當於聲聞見道十五心須陀洹向)
阿鞞跋致地—見地(相當於聲聞須陀洹果)

列表如下:

- 聲聞乘 菩薩乘
A. 乾慧地 三賢位(五停心觀、四念住) 初發心,未得柔順忍
B. 性地 四善根位 得柔順忍,得禪定水
C. 八人地 見道十五心(須陀洹向) 得無生法忍,入菩薩位
D. 見地 須陀洹果 阿鞞跋致地
E. 薄地 須陀洹或斯陀含 斷諸煩惱,習氣亦薄
F. 離欲地 阿那含 離欲,得五神通
G. 已作地 阿羅漢 成就佛地
H. 辟支佛地 辟支佛  
I. 菩薩地 有三家說法:

乾慧地乃至離欲地。
歡喜地乃至法雲地。
從初發心乃至金剛三昧。

J. 佛地  

我說聲聞的見道位是初果向,菩薩的見道位是無生法忍。而什麼時候得「無生法忍」?

如果以《大品般若經》〈發趣品〉來說是第七地得無生法忍。
如果以現存《華嚴經》來說是第八地得無生法忍(有的說是第七地)。
如果以《大品般若經》「共三乘的十地」來說是「八人地」,相當於聲聞見道十五心須陀洹向。如《大智度論》所說:「八人地者,從苦法忍,乃至道比智忍,是十五心。於菩薩則是無生法忍,入菩薩位。」
此處的「菩薩位」,玄奘大師翻譯成「菩薩正性離生」,是指從凡入聖的階位,與一般的「菩薩地」(菩薩階位)不同。

補充:「共三乘乾慧地」等十地

關於「共三乘的乾慧地等十地」的名稱主要是出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但沒有解釋其具體內容,《大智度論》卷75才加以解釋。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6〈20 發趣品〉云:「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住是十地中,以方便力故行六波羅蜜,行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過乾慧地、性地、八人地、見地、薄地、離欲地、已作地、辟支佛地、菩薩地,過是九地住於佛地,是為菩薩十地。如是,須菩提!是名菩薩摩訶薩大乘發趣。」(CBETA, T08, no. 223, p. 259, c10-15)
《大智度論》卷75(大正25,585c25-586b6):

此中佛更解得無上道因緣,所謂菩薩從初發心來行般若波羅蜜,具足初地乃至十地,是十地皆佐助成無上道。十地者,乾慧地等。

乾慧地有二種:一者聲聞;二者菩薩。聲聞人獨為涅槃故,勤精進,持戒心清淨,堪任受道;或習觀佛三昧,或不淨觀,或行慈悲、無常等觀,分別集諸善法,捨不善法;雖有智慧,不得禪定水,則不能得道,故名乾慧地。於菩薩則初發心乃至未得順忍。
性地者,聲聞人從煖法,乃至世間第一法;於菩薩得順忍,愛著諸法實相,亦不生邪見,得禪定水。
八人地者,從苦法忍,乃至道比智忍;是十五心。於菩薩則是無生法忍,入菩薩位。
見地者,初得聖果,所謂須陀洹果;於菩薩則是阿鞞跋致地。
薄地者,或須陀洹,或斯陀含,欲界九種煩惱分斷故;於菩薩過阿鞞跋致地,乃至未成佛,斷諸煩惱,餘氣亦薄。
離欲地者,離欲界等貪欲諸煩惱,是名阿那含;於菩薩離欲因緣故,得五神通。
已作地者,聲聞人得盡智、無生智,得阿羅漢;於菩薩成就佛地。
辟支佛地者,先世種辟支佛道因緣,今世得少因緣出家,亦觀深因緣法成道,名辟支佛。辟支迦秦言因緣,亦名覺。
菩薩地者,從乾慧地,乃至離欲地,如上說。復次,菩薩地,從歡喜地乃至法雲地,皆名菩薩地。有人言:從一發心來乃至金剛三昧,名菩薩地。
佛地者,一切種智等諸佛法,菩薩於自地中行具足,於他地中觀具足,二事具故名具足。

問曰:何以故不說菩薩似辟支佛地?
答曰:餘地不說名字,辟支佛地說辟支佛名字故。復次,菩薩能分別知眾生,可以辟支佛因緣度者,是故菩薩以智慧行辟支佛事。如《首楞嚴經》中,文殊尸利七十二億反作辟支佛。

菩薩亦如是,滿足九地修集佛法,十力、四無所畏等雖未具足,以修習近佛道故,名具足。以是故,言十地具足故,得無上道。是諸法,皆因緣和合故;非初,亦不離初,非後,亦不離後而得無上道。

為何稱「乾慧地等十地」為共三乘?

(1)乾慧地(外凡,三賢位)、(2)性地(內凡四善根)與(3)八人地、(4)見地、(5)薄地、(6)離欲地、(7)已作地:是聲聞乘。
(8)辟支佛地:是獨覺乘。
(9)菩薩地、(10)佛地:是佛乘。

「乾慧地等共三乘十地」有自己獨特的分類,與華嚴「歡喜地等十地」無法一一對比。不能將「共三乘」中的「第三地」視為就是華嚴的「第三地」,應分別說。

  1. 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1〈1 序品〉:「菩薩摩訶薩欲上菩薩位,當學般若波羅蜜。欲過聲聞、辟支佛地住阿惟越致地,當學般若波羅蜜。」(CBETA, T08, no. 223, p. 219, a26-29)
    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02〈2 歡喜品〉:「欲入菩薩正性離生,當學般若波羅蜜多;欲超聲聞及獨覺地,當學般若波羅蜜多」(CBETA, T07, no. 220, p. 7, c26-28)羅什譯的「菩薩位」,玄奘譯為「菩薩正性離生」,是指菩薩階位中一個特殊的階位(約在無生法忍前後),與一般的「菩薩地」(初地乃至十地)意義不同。
  2. 「正性離生」在《俱舍論》也有提到:

    「從世第一善根無間,即緣欲界苦聖諦境有無漏攝法智忍生,此忍名為苦法智忍。……即此名入正性離生,亦復名入正性決定,由此是初入正性離生,亦是初入正性決定故。經說:「正性」所謂涅槃,或正性言因諸聖道。「生」,謂煩惱,或根未熟;聖道能越故名「離生」。能決趣涅槃,或決了諦相故,諸聖道得「決定」名。至此位中說名為入,此忍生已,得聖者名。」(CBETA, T29, no. 1558, p. 121, a29-b10)

    在聲聞來說,初果向見道位的第一心是苦法智忍,從四善根的世第一法入苦法智忍就名為「入正性離生」,或稱為「入正性決定」。
    「正性」「涅槃」或「因諸聖道能離煩惱」。
    「生」是「煩惱」或是「根未熟」的意思。
    「離生」:因諸聖道能離煩惱,稱為「離生」。
    「決定」:一定能趨向涅槃,或決了四諦真理,名為「決定」。
    總言之,「正性離生」又稱為「正性決定」,因諸聖道能離煩惱,一定能趨向涅槃。入了見道位的第一心苦法智忍,就名為「入正性離生」,從此得入「聖位」。

  3. 《大智度論》卷41〈8 勸學品〉:

    「愛等結使雜諸善法,名為「生」。
    復次,無諸法實相智慧火,故名為「生」;有諸法實相智慧火,故名為「熟」。是人能信受諸佛實相智慧,故名為「熟」;譬如熟瓶能盛受水,生則爛壞。
    復次,依止生滅智慧故得離顛倒,離生滅智慧故不生不滅,是名「無生法」;能信、能受、能持故,名為「忍」。
    復次,「位」者,拔一切無常等諸觀法故,名為「位」;若不如是,是為順道法愛生。」(CBETA, T25, no. 1509, p. 362, a15-23)

    依《大智度論》來說,「菩薩位」就是「菩薩正性離生」。所謂「生」,就是愛等煩惱,或是「未熟」,因為沒有諸法實相智慧火,所以是「不熟」,也就是「生」。
    反之,如果能得諸法實相智慧火,就是「熟」,也就是「離生」。
    另外,「生」除了「愛等煩惱」的解釋之外,另一種是「順道法愛」,如果對「法」起了愛著,未能觀諸法畢竟空也稱為「生」;必須觀諸法畢竟空才能稱為「離生」。因此,對大乘菩薩來說,「菩薩正性離生」(菩薩位)約在「無生法忍」這個階位,一般初發心的菩薩還不能稱為「菩薩位」。

  4. 《大智度論》對「菩薩位」提出了七種說法,詳見卷27(大正25,262a-262c)

教學團綜合評析:「菩薩位」及「正性離生」的不同論說

有關【何謂「菩薩位」(菩薩正性離生)】這個論題,有部分法友藉由光碟搜尋查得《大乘起信論講記》等有關「正性離生」、「入正位」及「發心住」等資料,由於不同經論的相關內涵,彼此間有一些相異之處,可能引發法友們疑惑。經教學團老師討論研究,最後厚觀法師綜合評析如下:

不同的經論對同一個「名相」的內涵,可能有不同的「定義」及「審定標準」有必要一一分別抉擇:

  1. 首先陳明:
    厚觀法師前面特別引用《俱舍論》、《大智度論》,是為了說明,以「說一切有部」為主的部派佛教及龍樹菩薩對於「正性離生」的看法,並說明大乘「菩薩位」是一個特殊的階段,從《大智度論》的角度來看,「菩薩正性離生」(菩薩位)約在「無生法忍」這個階位,一般初發心的菩薩還不能稱為「菩薩位」。因此與一般的「菩薩地」(初地乃至十地)不同,也與《成佛之道》所介紹的十住、十行、十迴回,這三階「勝解行地」的「菩薩階位」不同。
  2. 菩薩階位:
    「菩薩階位」在佛教思想史上有其「從簡而繁」的發展過程,這難免讓學員們產生疑惑。
    1. 、大乘初期最通用的四階位說:
      菩薩分初發心,行六波羅蜜,不退轉,一生補處──四階位,是大乘初期最通用的階位說,為多數大乘經所採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8)
    2. 以前有法友問到:發勝義菩提心,為何《般若經講記》(p.107)說在無生法忍(七地或八地),而《成佛之道(增註本)》(p.401 - p.402)卻說在「初地(歡喜地)」。
      厚觀法師當時的回應為:導師在《般若經講記》所說的菩薩階位,大體依《般若經》與《大智度論》來說;而《成佛之道》所說的「(地上)菩薩階位」則根據『華嚴十地』來談。同樣是「初地菩薩」,《般若經》的「初地菩薩」只是新學菩薩;但華嚴初地「歡喜地的菩薩」已經是很高位的菩薩了。二者的尺度不同,就像英尺與公尺一樣,不能混淆。
    3. 此外,在『華嚴十地』之前,《成佛之道》中,有關十住、十行、十迴回,這三十階「勝解行地」的「菩薩階位」,導師是隨順對傳統中國佛學有莫大影響的《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及《菩薩瓔珞本業經》的通俗說法。
    4. 有關《般若經》所談的「菩薩階位」可參考《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6〈發趣品〉第20 (CBETA, T08, no. 223, p. 256, c5-p. 259, c15)及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704 - p.715;《華嚴經》所談的「菩薩階位」則可參考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071 - p.1110。各經論所說的菩薩階位,彼此關係極為複雜。
  3. 各經論對於「正性離生」的定位有許多的差異,無法定於一說。
    1. 有關《俱舍論》「正性離生」的內涵如厚觀法師前面所述(入見道位)。
    2. 不過,「正性離生」在其他部派也有不同的定位標準,例如《性空學探源》p.220 - p.221指出:「正性離生(正性離生,古譯即為正性決定)。這,有部說是在見道,離惑得無生時的境界。但大眾分別說系乃至現在錫蘭的銅鍱學者,都不說它是見道的境界,而移置在前面,與三乘共十地的性地意義相近,有似於四加行中的頂位。……依此可見正性離生是有著前後的諍論,不必盡如有部所說在見道位。」
    3. 《大智度論》所論「菩薩正性離生」(菩薩位)約在「無生法忍」(七地)這個階位前後。
    4. 《成佛之道(增註本)》p.401 - p.402依《華嚴經》等解釋十地菩薩行位時提到,初地歡喜地(菩薩入見道的位次,現證法性)所斷的「是見道所斷的一切煩惱障」(「斷除三種結」──身見,戒禁取,疑),這相當於聲聞的見道「入正位(正性離生)」,不過,初地菩薩的「布施波羅蜜多圓滿」是聲聞遠遠不及的。
    5. 因此,《大智度論》也提了七家說法(前面張姐法友已詳細引出論文),有的說「無生法忍」,有的說「般舟三昧」,有的說「住頂不墮」……,說法不同,不過大概都在「無生法忍」前後。
    6. 而代表後期大乘(特在中國流通的)真常唯心系的《大乘起信論》則認為「如是信心成就得發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CBETA, T32, no. 1666, p. 580, b25-26)
      1. 該論主張「信成就發心菩薩」已能成就「正定聚」(與「正性離生」相當)而「入(菩薩)正位」。導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21 - p.322的解說為:入正位,即入正性離生,或入正性決定。聲聞以見道,發無漏慧名入正位。大乘以發心住的悟不由他,入正定聚,名為入正位。
      2. 就《大乘起信論》而言,因其教說特重的對象乃為不定聚的凡夫眾生,為提振修學的信心,故在解釋「退不退」時,似將其標準放寬至「發心住」(註一),而符合於該論施設教法之目的性;不過,「發心住菩薩」不退惡趣,應也是《大乘起信論》的特義。
      3. 但如果仔細看《大乘起信論》的原文(《講記》p.321 - p.322),對「惡趣」而言,是說「非其實退」;但對「二乘地」而言,《大乘起信論》是說「畢竟不畏墮二乘地」,而不是說「不墮二乘地」(「不怕墮」與「不墮」是否有差別,可能需要留意)
      4. 綜此,導師在《大乘起信論講記》將「信成就發心」配對「發心住」、「入正定聚」,這可能是隨順該論的說法(同註一),不一定是表示導師個人的見解。(誠如導師在《永光集》p.265所說:「我的論究佛法,有一原則:在大乘法中,依中觀來說中觀,依唯識來講唯識,依真常來講說真常的經論。在論到聲聞乘的解脫道時,也依聲聞法說,決不依自己所宗重的而附會歪曲。」)
      5. (註一)《大乘起信論》的譯者梁真諦,在他另外所譯、天親所造的《攝大乘論釋》中說:「從十信至十迴向,是信樂正位」、「十解(住)以上是聖人」。
        導師於《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104說:

        真諦譯本,在十地以前,立信、解、行、迴向──四十位。但同本異譯的,隋笈多共行矩譯的《攝大乘釋論》,唐玄奘譯的《攝大乘論釋》,都沒有以上所引的文句。真諦所譯的,每將當時印度的不同論義,附入所譯的論中,所以願樂行人分為四十位,可能為印度方面,世親學系以外的論義。不過也可能是:中國的助譯者,根據中國佛教的見解而附入的。

        這是否暗示,真諦譯的《大乘起信論》的「發心住」係屬「信樂正位」,而與真正的「菩薩正位」尚有不同?而既然「十住以上是聖人」,似乎可以說明:導師在《大乘起信論講記》的解說中,隨順了真諦所譯該論的意旨,而將「信成就發心」配對「發心住」、「入正定聚」(由凡入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