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涓滴

印順導師重視「整體的佛教」,因此他認為:「佛教每一階段的聖典,都是代表著時代佛教,成為時代佛教的指導方針。它是佛法在活躍的進行中,適應人類,而迸出智慧的光明,留下了時代佛教的遺跡。」

吾人以為,近代學人或行者所撰述的「法義饒益文章」也可以作如是觀。職是之故,本版將以短篇佛法專論或小品心得分享,提供網友一處「廣學多聞、受用法味」之園地,歡迎網上法友們分享心得或回應討論。

版主林建德教授簡介:

林教授於台大哲學系取得博士學位,任教於佛教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2007年8月~迄今),林教授探索東方哲學暨宗教二十餘年,主要研究方向為佛教思想,並旁及道儒二家、西方哲學,尤其推崇印順長老佛學著述。近來亦關注東方暨佛教思想對現今哲學探討的可能啟發,特別是心靈暨意識問題。現已發表中英論文數十篇,並著有《道與空性:老子與龍樹的哲學對話》、《心識與解脫:對比視域下的佛教心意識理論》等書。歡迎諸位法友進站瀏覽、分享心得、參與討論。個人網址/部落格:http://mind-breath.blogspot.tw/

※張貼前請先詳閱:回應規則 & 張貼方法 ;另也提供文字編輯器,方便使用者文書編輯,請參考文字編輯器各元件說明[Basic版] [Full版]。(法海涓滴版主) 

 

去貧與守貧

幾乎所有的宗教都以淡泊生活為修行選擇,例如天主教神父以守貧」(poverty)為信仰實踐的信念,視錢財為身外之物、非個人所有,一切物質擁有都收歸於公,佛教的法師亦然,宗教師理應樂於當起「貧僧」。 

古今修證之根機差異

初期佛教漢譯《阿含經》及南傳《尼柯耶》典籍中,有不少聽聞佛陀說法「言下頓悟」的記載。然而此「聽聞即解脫」究竟是否可能?或者如何可能?聽聞佛法而即刻開悟,是否適用於現代人? 

人鬼殊途

佛教說「人身難得」,然而佛教又說身體是一具「臭皮囊」,既強調人身的重要性,同時也表示色身苦、空、無常、無我之虛妄不實。 

印順佛學影響下的台灣佛教

印順佛學影響下的台灣佛教

20221130日晚間進行一場線上演講,由聖嚴教育基金會主辦、東海大學嚴瑋泓教授邀請和主持,講題為「印順佛學影響下的台灣佛教:從聖嚴法師與證嚴法師談起」。對於當今台灣佛教接收/受印順佛學的兩種模式,或可以聖嚴法師和證嚴法師為代表,結論指出:

「為佛教,為眾生」之於靜思法脈、慈濟宗門的承傳開展

「為佛教,為眾生」是證嚴法師念茲在茲的核心信念,為此畢生堅守,信受勤奉行,可以說靜思法脈的承傳、慈濟宗門的開展,密切關乎此核心信念。 

慈濟人與靜思弟子

慈濟人與靜思弟子

慈濟社群人多勢眾、家大業大,這裡的「業大」主要是指志業之龐大;若初步區分或有三個不同身份:一是志業體的職工,而可為「慈濟的人」;二是所謂的「慈濟人」,主要是授證的慈濟志工;第三是精思精舍為主軸的「靜思弟子」,也就是「立體琉璃同心圓」三千世界中的小千世界,粽串中的「粽頭」(繩結),[1]因此靜思弟子同時應為三寶弟子、佛弟子。 

戒律的中道立場

戒律的中道立場

印順法師人間佛教之「理論原則」其一是主張「法與律的合一」,表示歷史上大乘修行雖著重於入世利生,卻不大重視有組織制度,有著明顯「重法輕律」的傾向,如他指出聲聞乘的經(阿含)與律,約為四比一之比重,而在大乘經傳來中國的有幾千卷,律典卻寥寥無幾,即便有小部的律,也還是附屬於經中,也認為這可能成為大乘晚期衰變的主因,乃佛法發展的一大損失。

人文主義的中道精神

人文主義的中道精神

「人文主義」(humanism)是近代以來在西方世界興起的思潮,挑戰中世紀一千多年中世紀哲學、神學的主導宰制,不再以神為信仰中心、以聖經的教導來主導人類對世界的認知,復歸到人之所以為人,以人為本卻不再以神為本,從人本身角度出發來認識宇宙、安頓生命,乃至定位價值、解釋意義等,象徵人類文明之與時俱進、俱變。 

中道平衡的學術研究

中道平衡的學術研究

慈濟社群之慈濟研究自稱為慈濟學」,有慈濟宗就有慈濟學,但慈濟學研究時而陷入裡外不是人的挑戰——外面的人希望多指出一些問題、多作批評,內部的人卻可能期待多一點讚美、多一點肯定和鼓勵。 

佛弟子與佛教徒

佛弟子與佛教徒

佛弟子與佛教徒看起來意義接近,但細部去想還是很不一樣,作為一個佛弟子是佛的學生、佛的弟子,然佛教徒是佛教的信徒。弟子乃有心向老師看齊,想要與老師平起平坐,而非只是跟隨在後、拿香跟拜;相對的,信徒重於找尋依靠、尋求慰藉,主要是一種依賴和寄托。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