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涓滴

印順導師重視「整體的佛教」,因此他認為:「佛教每一階段的聖典,都是代表著時代佛教,成為時代佛教的指導方針。它是佛法在活躍的進行中,適應人類,而迸出智慧的光明,留下了時代佛教的遺跡。」

吾人以為,近代學人或行者所撰述的「法義饒益文章」也可以作如是觀。職是之故,本版將以短篇佛法專論或小品心得分享,提供網友一處「廣學多聞、受用法味」之園地,歡迎網上法友們分享心得或回應討論。

版主林建德教授簡介:

林教授於台大哲學系取得博士學位,任教於佛教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2007年8月~迄今),林教授探索東方哲學暨宗教二十餘年,主要研究方向為佛教思想,並旁及道儒二家、西方哲學,尤其推崇印順長老佛學著述。近來亦關注東方暨佛教思想對現今哲學探討的可能啟發,特別是心靈暨意識問題。現已發表中英論文數十篇,並著有《道與空性:老子與龍樹的哲學對話》、《心識與解脫:對比視域下的佛教心意識理論》等書。歡迎諸位法友進站瀏覽、分享心得、參與討論。個人網址/部落格:http://mind-breath.blogspot.tw/

※張貼前請先詳閱:回應規則 & 張貼方法 ;另也提供文字編輯器,方便使用者文書編輯,請參考文字編輯器各元件說明[Basic版] [Full版]。(法海涓滴版主) 

 

試論「意業為重」之倫理學特質(一)

重視行為發生之根本原因

 
  《中阿含經》〈業相應品〉表示:故作業必受其報,而不故作業不必受報;其中身故作三業為殺、盜、淫,口故作四業為妄言、兩舌、惡口、綺語,而意故作三業則為貪、瞋、痴。[1]前面身口的七種惡業,實根源於內心之貪、瞋、痴,因貪、瞋、痴三毒而有種種身口惡行之表現,因此佛典稱貪、瞋、痴為「三不善根」(巴tīṇi akusala-mūlānitrīṇy akuśala-mūlāni),乃為一切惡法的根本原因,而佛教之重意業亦於此可見一斑。

淺論印順佛學詮解的兩個向度

淺論印順佛學詮解的兩個向度

印順法師是以義理思想為重的學問僧,既是僧人、宗教師,同時也可以說是學者,兩種身份如何統合恐不太容易;畢竟前者重信仰實踐,而後者重客觀研究。

先當人再當修行人

先當人再當修行人
佛法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中,好好做一個人,再來談修行,而不是本末倒置,忘失身而為人的本份。

對治而通達第一義

對治而通達第一義
「四悉檀」是《大智度論》中的判教思想,印順法師於此再三強調,認為:「初期「佛法」是第一義悉檀;初期的「大乘佛法」,「為離諸見故」說一切空,是對治悉檀」[1];他還表示:無邊的甚深法義都從佛法的「第一義悉檀」之根源而流衍出來,初期大乘空相應經廣說一切法空,遣除一切情執、離破諸見,乃是「對治悉檀」。[2]

略談兩種作意

 
略談兩種作意
佛法初分有了義、不了義或真實/究竟、方便及權實等判攝,其中意涵雖未必一致,但大致表達有些法義是相契於諸法實相或法性(dharmata),直通於解脫之路,有些則是迂迴輾轉,間接通於解脫實現。

阿含經教之定位

阿含經教之定位
大小經論、古今大德判教之異同,阿含經教的定位是其中要因,法義抉擇之出入也由此區別分野。

大乘佛法的藝術性

大乘佛法的藝術性
如印順法師所說,大乘佛法興起之動力,乃佛滅後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懷念是透過想像、透過情感的;如此永恆懷念所夾雜的想像和情感,不免充實佛法文藝向度的豐富性與多樣性。

不輕易對他人信仰驟下評論

不輕易對他人信仰驟下評論
信仰是個人的內在體驗,外面的人覺得不解,甚至感到可笑,然對信仰者而言卻是相當真實的。

樂善好施

 
樂善好施
菩薩六度萬行首重「布施」,菩薩對眾生的關愛即表現於此,在給予的當下不只擴大了心胸也縮小了自己、減除了私欲。

佛陀本懷 vs. 佛法根本

佛陀本懷 vs.  佛法根本
從星雲大師所著《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一書,可知他所提倡的「人間佛教」是為追求、實現「佛陀本懷」;印順導師之「人間佛教」亦復為「復興佛教而暢佛之本懷」[1],而同樣是關心佛陀本懷,兩人之「人間佛教」顯然有所不同。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