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印老認為四無色定是修唯識觀的成果呢?

姓名或匿稱: 
佛子

請教:
《佛法概論》:「四禪為佛陀時代常修的禪定,所以禪定的種種功德,都在第四禪中。又依唯識觀的定果,立四無色界:即是先觀物境空,名空無邊處;次觀但唯有識,名識無邊處;再觀識也不可得,名無所有處。這三者,類似唯識學的相似證得三性。進一步,無所有性也遣離了,到達非有想非無想處,可說是絕對主觀的體證,類似證唯識性。這無色界,不但是個人的,而且有的說是沒有物質的。這種由欲而色而無色;由社會而個人而精神,為印度當時一般修禪定者──瑜伽者所大體公認的。佛法卻不承認這是可以解脫的,否認他能得真理,能得自由,所以人間成佛,開示有情世間的真義。」( Y 8p128~129

三界說應該是成立於唯識學說之前,為何印老認為四無色定就是修唯識觀的成果呢?著作集裡是否還有詳細說明?

 

Comments

導師在《性空學探源》第二章〈阿含之空〉之第三節〈空之行踐〉有詳細的說明,〈空之行踐〉這一節之內容包含三項【第一項:空與禪。第二項:空‧無相‧無所有。第三項:空義之次第禪定化】,若能整節加以細讀,尤其是「第三項:空義之次第禪定化」可以有較深刻的瞭解。以下略整理幾項重點:

 一、「修定」是佛弟子共通的經驗(這也是共外道的,所以導師說:「印度當時一般修禪定者──瑜伽者所大體公認的」

禪定與諸弟子自己修行所得的體驗有密切關係。只是禪定中身心的經驗,大體是可以共同的,所以後代的弟子們依之建立一種共認的次第組織。(<<性空學探源>>p.74)

 

二、禪與空有關

與空相關的行持有定與慧兩種。體證空性的慧,雖如《雜含》三四七經所說,可以不依四禪、八定,便能悟入而得解脫的。但空慧的發生,多少要依於禪定,這是大家一致的說法。至少須有最低的定力,如欲界的電喻三昧,或者說初禪近分的未到定,方可發慧證空。同時,禪必定離欲,也與空同樣的有所離,有所否定,而可稱之為空的;所以禪與空有關。(<<性空學探源>>p.72)

 

三、《雜阿含》之宗風為「定慧綜合」:重在真慧的體悟上

單依《雜阿含》,對於禪定是不易得到明確的觀念。至於《中阿含》,處處說禪定。…:《雜含》中,如空三昧、無相三昧、無所有三昧、真實禪等,都處處散說,重在真慧的體悟上,並且是相互融通的。(<<性空學探源>>p.73)

 

四、《中阿含》重在修行次第,重在禪定的漸離上

《中阿含》已為組織的說明,多論四禪、八定或九次第定,重在修行次第,重在禪定的漸離上,彼此間也多是差別的。這兩者精神的不同,對後代有很大的影響。(<<性空學探源>>p.73)

 

五、《中阿含》之《小空經》為大乘唯識學(瑜伽行派)之重要經證,可能導師因此而說:「依唯識觀的定果,立四無色界」

(一)大乘唯識學是以「一切法空」為不究竟(空其所空,有其所有)

(1)大概的說:以一切法空為了義的,是「初期大乘」;以一切法空為不究竟,而應「空其所空,有(也作「不空」)其所有」的,是「後期大乘」。

(<<印度佛教思想史>>p.81)

(2)依『小空經』說:空,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空其所空,有其所有的。如說「鹿子母堂空」,這是說鹿子母堂中,空無牛、羊、人、物,而鹿子母堂是有──不空的。依於這一解說,後來瑜伽大乘說:「謂由於此,彼無所有,即由彼故正觀為空。復由於此,餘實是有,即由餘故如實知有:如是名為悟入空性,如實無倒」。所以,「若觀諸法所有自性畢竟皆空,是名於空顛倒趣入」,成為大乘有宗的根本義。『小空經』所說的空(性),是依名釋義的;提出不空,作空與不空的對立說明,實是一項新的解說。(<<空之探究>>p.47)

(二)空義之次第禪定化

這是以《中阿含》的思想為對象而觀察空義的。先拿《小空經》說。經中,佛在鹿子母講堂,給阿難舉個譬喻:如說鹿子母講堂空,是說堂中空無牛羊,並不是說連講堂也沒有。而後合法說:

若此中無者,以此故我見是空;若此有餘者,我見真實有。阿難!是謂行真實空不顛倒也。(玄奘譯作「彼則是空,此實是有」)。

經文的意思說:要不顛倒的認識真實空,不但空其所空,還要有其所有,把握那不空的。在此法上(有),遣離於彼(空),叫做空,不是此法也沒有;這才叫做善取空相。後來的大乘瑜伽學者(重於禪定的),就強調這思想:謂依他圓成本身不空,依圓上的遍計所執空,所以說依他圓成空。如果純粹以這思想來判斷,中觀家所說的空義,就不能成立,墮於惡取空中。不過,《中阿含》的本義,是在禪觀的遣離次第上安立的(<<性空學探源>>p.87)

(三)瑜伽學者是以禪定為中心而組織了全部佛法

後來佛教所謂的無色界,是在佛弟子的禪定境界上安立的。因佛教共認:修某種定,如不因之得解脫,將來可以感得某種定境的天報。佛弟子們既得此定,若不解脫,死後必定生到報得有這種定境的天上;定境有淺深,所生的天也就組織成四空處的高下次第了。其實,禪定的最重要的意義,在于開示我們,於修行過程中,在日常見色聞聲中,六根清淨不為境界所轉而解脫。經中說阿羅漢得「六恆住」;六根門頭解脫自在,確是佛弟子的本分事。《雜阿含》說空三昧時,佛也開示舍利弗要於境(色等)無有愛念染著。總之,這《小空經》所說的空,只是在修行過程中攝心漸除於想說的,與我法二空之深義不同。瑜伽學者是以禪定為中心而組織了全部佛法,所以他們特別重視它。(<<性空學探源>>p.89 ~ p.90)

(四)三界中無色界的次第,全是後代佛弟子們修定的過程,在「身壞命終由本意故得至彼處」的理論下,組識安立成功的

《雜阿含》由觀無常苦厭離,而外無六塵相,內無貪瞋癡所有,而得解脫;從空而無相而無所有的次第,完全是建立在觀慧的所觀義上,並不以此為淺深的無色定。但『中阿含』不動道同空三昧,而將無想與無所有倒置過來,這才與四無色定的次第,完全吻合。很明顯的,佛教所說觀空的禪定,在演變中,漸次的與三界的次第符合。所以我敢說:三界中無色界的次第,全是後代佛弟子們修定的過程,在「身壞命終由本意故得至彼處」的理論下,組識安立成功的。(<<性空學探源>>p.93 ~ p.94)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