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en - Sat, 2013-11-02 14:37
討論區:
姓名或匿稱:
mien
不好意思,我還有幾個疑問,
1、導師說:須彌 ,梵語須彌盧,與喜馬拉耶的梵語相合,這確是世界唯一的高山。山南的閻浮提 ,從閻浮提河得名,這即是恆河上流──閻浮提河流域。……又說:須彌山頂,佛教說是忉利天,帝釋所住。……我想請問一下,娑婆世界的範圍是否等同於地球?
2、賢劫的長度,是以地球的成住壞空來計算的嗎?這同時牽涉到另一個問題:賢劫千佛,都是在地球上成佛的嗎?
3、承上,釋迦佛是賢劫千佛的第四佛,
是否代表地球上在釋迦佛出現之前就曾經有過佛教了呢?
希望這些疑問能得到各位法友或法師的回答,
謝謝!
無量無邊不可說
依個人從經文裡的理解 , 佛教的宇宙觀, 不是我們凡人所熟悉理解的3+1維(3個空間維度+1個時間維度) 時空結構。 而是多重維度 (Multi-Dimensions) 與多重宇宙(Multiverse ) 與平行世界(Parallel World) 關係 。因此 , 像我們這樣的低等智慧生命形態, 是沒有辦法完全清楚的去理解 娑婆世界 確切的時空位置 。但可以肯定的是, 娑婆世界 的範圍是遠遠超過地球的。若是依照描述宇宙最清楚詳細的一部經- 華嚴經 的講法, 娑婆世界 指的是整個我們現在所能觀測到的這一層宇宙的全部 !! 然而, 若是把我們這層宇宙與透過更高維度相鄰但我們觀測不到的平行宇宙世界加進去(華嚴經裡的記載娑婆世界共有13層 ) , 這一整個多層次的宇宙稱為 娑婆世界。 然而, 世界不僅就止於此 。在娑婆世界之外還有微塵數像 娑婆世界 一樣的其他多層宇宙。包含了上述所有多層次宇宙的範圍稱之為 華藏莊嚴世界。在華藏莊嚴世界之外還有微塵數像華藏莊嚴世界一樣的其他多重與多層宇宙世界。所以佛經裡有微塵數的 世界名稱 。有微塵數的佛名 。 這樣不可思議的時空結構 , 實在是遠遠超過我們凡人所能想像的 。簡單的類比, 如同在一個臉盆裡加進泡泡浴劑以後, 每一個泡泡就是一層的宇宙 , 每個泡泡裡還有泡泡, 這些泡泡看似獨立卻又相聯 。 這些泡泡可以是很大, 也可以是很小。 這整個臉盆就如華藏莊嚴世界 , 臉盆外面還有微塵數的臉盆, 每個臉盆裡都一樣有許多泡泡, 華嚴經 稱這些包含了所有的臉盆與泡泡世界的範圍為一 真法界 。
整個的一真法界, 隨時隨處都在示現不變的 成 、住、壞、空 的緣起性空循環法則 。不是有佛法才有這樣的緣起性空循環法則 。而是一真法界裡的一切法 , 本來就是這樣 。
華藏世界海 法界等無別 莊嚴極清淨 安住於虛空
此世界海中 剎種難思議 一一皆自在 各各無雜亂
華藏世界海 剎種善安布 殊形異莊嚴 種種相不同
諸佛變化音 種種為其體 隨其業力見 剎種妙嚴飾
須彌山城網 水旋輪圓形 廣大蓮華開 彼彼互圍遶
山幢樓閣形 旋轉金剛形 如是不思議 廣大諸剎種
大海真珠焰 光網不思議 如是諸剎種 悉在蓮華住
一一諸剎種 光網不可說 光中現眾剎 普遍十方海
一切諸剎種 所有莊嚴具 國土悉入中 普見無有盡
剎種不思議 世界無邊際 種種妙嚴好 皆由大仙力
一切剎種中 世界不思議 或成或有壞 或有已壞滅
譬如林中葉 有生亦有落 如是剎種中 世界有成壞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 華藏世界品第五之三
個人的體悟是, 我們這一生是根本沒有辦法去清楚的理解佛法所論述的時空關係 。修菩薩道, 就是只要知道無量世界緣起是如此的不可思議, 我們只是微塵數微塵裡的一個微不足道的微塵, 我們就不會執著的把自己看得太偉大而能夠生起無我的智慧。雖知道無我 , 還仍然能夠不間斷的發起菩提心與四無量心去救護濟渡我們能力所及的其他眾生, 你就是菩薩了 。 你現在是在地球人間, 不要讓這些永遠無法弄清楚的無量無邊宇宙時空名相關係, 消耗掉太多你在地球人間行菩薩行的時間 。
回應「一佛所化之三千大千世界」及「賢劫諸佛都是在地球上成佛的嗎?」
【一】首先要強調的,佛教的宇宙觀的特色,是以「正報」的「有情」為本,依此而談「依報」之「器世間」,所以導師特別提示我們:「佛是德行的智慧的宗教家,他著重於引人離惡向善,斷惑證真。對於世界的情況,只是隨順世俗所說的世間悉檀。」導師對於這一問題,有二點看法:
【二】有了以上「器世間乃是隨順世俗所說的世間悉檀」之認知,再來論述《阿含經》等經論所說的「一佛所化」之「三千大千世界」:
(一)經論所定義的「三千大千世界」:
《雜阿含》第424 經(及425 經、426 經)所定義的三千大千世界,與《大智度論》(卷7)及《瑜伽師地論》(卷2,大正30,頁288 上)的說法,基本架構都相同。
《雜阿含424經》:
《中阿含經》卷54〈2 大品〉:
《大智度論》(卷7)對於「三千大千世界」解說的更詳細:
「問曰:云何為三千大千世界?
(二)釋迦牟尼所化之「三千大千世界」:娑婆世界
導師依據經論(筆者以下所列)說:「從四洲到梵天,名為一小世界。這樣的一千小世界,上有二禪天統攝,名為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名為中千世界,上有三禪天統攝。一千個中千世界,名為大千世界,上有四禪天統攝。這一層層組合的三千大千世界,稱為娑婆世界,即我們這個世界系的全貌。類似這樣的世界,無量無邊。」(<<佛法概論>>p.129)
據以上經論所述,(百萬個千日所照之)娑婆大千世界的範圍當然遠大於「一日所照之」地球。
(三)《阿含經》所記「過去七佛」,後四佛為「賢劫四佛」
《阿含經》記說(如下所引)「過去有七佛」,第四尊佛(拘樓孫佛)開始進入「賢劫」,釋迦佛是第七尊佛,也是賢劫的第四佛。據此,可以推知地球上在釋迦佛出現之前可能出現過佛教,但並沒有必然性,因為地球乃是「一佛所化三千大千世界」之一小世界。
(四)後來《悲華經》、《賢愚經》、《雜寶藏經》、賢劫經及《大智度論》等則有「賢劫千佛」之說
(五)依《長阿含經》卷19〈4 地獄品〉所說「二十中劫,名一大劫」,另據《瑜伽師地論》卷2:「此世間二十中劫壞,二十中劫壞已空,二十中劫成,二十中劫成已住,如是八十中劫,假立為一大劫數」。
因此每一大劫(如賢劫)包含「成、住、壞、空」各二十個中劫,。其中之住劫才有眾生,也才佛出世救度眾生。如果依據《大智度論》(卷7)之「百億日月,乃至百億大梵天,是名三千大千世界。一時生、一時滅」,此一大千世界是「同時生滅」,那麼賢劫的時間長度,以地球的成住壞空來計算也是合理的。
主編隨筆版主:常不輕
又多學到了一些佛法了
哇,版主好厲害!我又多學到了一些佛法了,也解答了心中一些疑惑,很開心。感恩!
希望我生生世世都有佛法的正知正見,生生世世都能了解緣起性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