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法友 (not verified) - Sat, 2015-11-14 11:36
討論區:
姓名或匿稱:
寒山月
諸位先進大德, 大家好:
請教各位,
1. 般若燈論釋, 在 "不滅亦不起, 不斷......" 偈後的釋文中, 有一段 "問曰:起後遮滅, 法相應爾. 以彼先故, 如不斷者." , 請問這四句是什麼意思?
2. 答曰" 生死無始故, 先滅後起, 此亦同遮, 非一向因過....", 請問 "非一向因過", 是什麼意思?
以上兩問題, 盼諸位先進大德慈悲開示.
感恩.
回應《般若燈論釋》
筆者對於《般若燈論釋》所知有限,經請教「指導中觀學」的師長,轉述其釋示如下:
《般若燈論釋》卷1〈觀緣品1〉:
如偈曰。
不滅亦不起 不斷亦不常 非一非種種 不來亦不去
緣起戲論息 說者善滅故 禮彼婆伽婆 諸說中最上
……
問曰:起後遮滅,法相應爾,以彼先故;如不斷者。
【要義如下:「不滅亦不起」即是「不滅亦不生」的意思。外人問:應該是破「生」(起)之後才破「滅」,法理應如此,因為「生」(彼)先有,之後才有「滅」才對,為何先說「不滅」後說「不生」?同樣地,應先說「不常」再說「不斷」,為何偈頌說「不斷亦不常」?】
答曰:生死無始故,先滅後起,此亦同遮,非一向因過。觀義次第不觀異。文若先遮起,與滅同過。
【要義如下:「生死無始故,不能執著「先有生」或「先有死」,因此,不論說「先起後滅」或「先滅後起」,同樣都要遮止,因為會落入「非一向因」之過失的緣故。「非一向因」一般譯為「不定因」。應該觀察「義理」的次第,不應執著有什麼「別異」。如果偈頌文句說「不起亦不滅」,還是會有人問難:「為什麼先說生(起)後說滅?(沒有前世的死怎麼會有今世的生?)」不論怎麼說,永遠問不完!】
主編隨筆版主:常不輕
常不輕大德,非常感謝您回應.(我因為不瞭解這個網站的版面配
常不輕大德,
非常感謝您回應.
(我因為不瞭解這個網站的版面配置, 故疑問po出之後, 竟找不到自己po出的問題, 直到現在. 怠慢向您致謝. 很是失禮. 請您多包涵.)
感恩!!
歡迎寒山月法友共同切磋佛法
歡迎寒山月法友光臨本網站,大家共同切磋佛法。
主編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