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受三昧

姓名或匿稱: 
楊錦全

請教[諸法無受三昧]是甚麼意思?下面一段導師開示,主要意涵是甚麼? 大乘智增上法門,本是以「諸法無受三昧」為「般若波羅蜜」,般若與三昧不二的,但在發展中,世間事總不免相對的分化:重定的偏於阿蘭若處的專修,重慧的流為義理的論究。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298)

Comments

錦全法友:

欲解「諸法無受三昧」,請先參閱/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十章 般若波羅蜜法門/第二節 原始般若/第二項 原始的般若法門

須菩提白佛:我不得不見菩薩,當教何等菩薩般若波羅蜜?不得菩薩法來去,而與作字言是菩薩,我則疑悔!菩薩字無決定、無住處,是字無所有故。若聞是不驚不怖,當知是菩薩住不退轉地,住無所住[一]。

菩薩行般若時,不應色中住。若住色,為作色行;若行作法,則不能受般若、習般若、具足般若波羅蜜,不能成就薩婆若。色無受想,無受則非色;般若亦無受。如是行,名諸法無受三昧,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壞。是三昧不可以相得,……以得諸法實相故得解脫;得解脫已,於諸法中,乃至涅槃,亦無取無捨。是名菩薩般若波羅蜜,不受色等。未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終不中道而般涅槃[二]。(<<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29)

 

須菩提告舍利弗:菩薩若行色行、生色行、滅色行、壞色行、空色行,我行是行:

是行相,是菩薩未善知方便。若不行色,乃至不行色空,是名行般若波羅蜜。不念行,不念不行、行不行、非行非不行,是名行般若波羅蜜。一切法無受故,是名菩薩諸法無受三昧,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壞。行是三昧,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

菩薩行是三昧,不念不分別是三昧,當入、今入、已入,是菩薩從諸佛得受三菩提記。是三昧不可示,三昧性無所有故[二]。

佛讚須菩提:我說汝於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如我所說!菩薩應如是學,是名學般若波羅蜜[三]。(<<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30)

 

在「下品般若」初品的三‧四段,說到了大同小異的二種「三昧」,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八‧五三七下、五三八上)說:

    「菩薩應如是學行般若波羅蜜,是名菩薩諸法無受三昧,廣大無量無定,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壞」。

    「是名行般若波羅蜜,所以者何?一切法無受故,是名菩薩諸法無受三昧,廣大無量無定,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壞」。

    「秦譯本」與「宋譯本」、「漢譯本」,二種「三昧」的譯語相同。「唐譯四分本」,分別為「於一切法無攝受定」,「於一切法無取執定」。在梵本中,確有sarvadharmāparigṛhīta-samādhi與sarvadharmānupādāna-samādhi的差別,然「攝受」與「取執」(古譯也作「受」)的意義是相近的。經文三段說:「若住色中,為作色行。……若行作法,則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若色無受,則非色……是名菩薩諸法無(攝)受三昧」。這是以不住一切法,不攝受一切法,名為「諸法無受三昧」的。四段說:「若行色……行,為行相。……菩薩不行色,不行色生,不行色滅,不行色壞,不行色空」。進一步說:「不念(我)行般若波羅蜜,不念不行,不念行不行,亦不念非行非不行。……是名菩薩諸法無受(執取)三昧」。這是以不取著一切法相立名的。這二種「三昧」,實為同一教授的不同傳誦,由集經者纂集在一起的,並認為這都就是般若波羅蜜。「不住色(等五蘊)」,「不作行」,「不取著」,「不攝受」,是繼承原始佛法的,是佛法固有的術語。但這樣的「諸法無受三昧」,解說為菩薩修習相應了,就不會退轉而墮入二乘,所以這是「不共二乘」,菩薩獨有的般若波羅蜜。這裏想說到的,一、菩薩的般若波羅蜜,就是「諸法無受三昧」,但自般若法門興起後,極力推重般若,不再提起這「無受三昧」了!從大乘經所見到的,以三昧為經名,以三昧為主題的經典,是非常多的。在部分的大乘三昧經中,推重阿蘭若行,甚至說非阿蘭若行不能成佛。大乘三昧,與阿蘭若行的關係很深。般若法門也從阿蘭若行中來,所以傳說為(無諍三昧第一)須菩提說般若。等到大乘盛行,大乘三昧都傳為菩薩們所修習傳出了。二、「無受三昧」──般若波羅蜜,是菩薩行,不共二乘的。但般若的宣說者,是聲聞弟子須菩提。須菩提自己說:「佛諸弟子敢有所說,皆是佛力。所以者何?佛所說法,於中學者能證諸法相。證已,有所言說,皆與法相不相違背,以法相力故」。依須菩提所說,佛弟子依佛所說法而修學,是能證得諸「法相」的,證了以後,能與「法相」不相違的。所以說「皆是佛力」,「以法相力故」。「佛力」,『大智度論』解說為:「我(弟子自稱)等雖有智慧眼,不值佛法,則無所見。……佛亦如是,若不以智慧燈照我等者,則無所見」。原始般若的「佛力」說,與一般的他力加持不同;須菩提是自證而後隨順「法相」說的。(<<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34 ~ p.636)

 

至於「大乘智增發展中,世間事總不免相對的分化:重定的偏於阿蘭若處的專修,重慧的流為義理的論究」的意涵,請先參閱長慈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十五章 初期大乘經之集出與持宏/第二節 初期大乘的持宏者/第二項 阿蘭若菩薩與塔寺菩薩)的講義及mp3解說,(反復詳閱思惟)應可進一步了解:

講義:http://video.lwdh.org.tw/download/fuyan/pdf/cqdsfj/cqdsfj_A15_2.pdf

mp3:http://video.lwdh.org.tw/html/cqdsfj/cqdsfj08.html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