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聲聞極果阿羅漢所證者【不受後有】,菩薩所證佛性如來藏者【未曾有】,大乘諸經則多謂【無生】。乃至南傳諸阿含中,亦遍佈【菩薩】、【未曾有】語。那麼,又豈能於諸阿含中,分割大小乘呢?

討論區:
姓名或匿稱: 
周老師
 
雜阿含92經 
「【奇哉】!世尊!大德大力,今此憍慢婆羅門恃生憍慢、族姓憍慢、容色憍慢、
聰明憍慢、財富憍慢,不敬父母、諸尊師長,今於沙門瞿曇所謙卑下下,欲接足禮。」 
 
別譯雜阿含258經 
爾時,大眾睹斯事已,怪【未曾有】,咸作是言: 
「沙門瞿曇有大神足,此極慢摩納於己父母、和上、阿闍梨所尚無恭敬,
今見瞿曇能自謙下,恂恂恭順。」 
 
南傳相應部7相應15經 
那時,那群眾人有【未曾有】之心生起: 
「實在不可思議啊,先生!實在【未曾有】啊,先生!
這位傲慢婆羅門不問訊母親,不問訊父親,不問訊老師,不問訊兄長,
然而,卻對沙門喬達摩作像這樣最高的身體伏在地上之禮。」 
 
雜阿含583經
婆稚阿修羅復說偈言: 
「佛興【未曾有】,安隱於世間,說咒偈能令,羅睺羅捨月。」 
 
別譯雜阿含167經 
時,跋羅蒲盧旃復說偈言: 
「佛出【未曾有】,見者得安隱,阿修聞說偈,即時放於月。」 
 
南傳相應部2相應9經 
「我的頭會破裂成七片,活著時會得不到安樂, 如果在佛陀誦偈頌時,沒釋放月。」
 
中阿含32經 
若世尊迦葉佛時始願佛道,行梵行者, 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若世尊迦葉佛時始願佛道,行梵行,生兜瑟哆天者, 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彼後來生以三事勝於前生兜瑟哆天者:天壽、天色、天譽者, 
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彼眾生者因此妙光各各生知:有奇特眾生生!有奇特眾生生者, 
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若世尊知住母胎依倚右脅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若世尊舒體住母胎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若世尊覆藏{出}[住?]母胎,不為血所污,亦不為精及諸不淨所污者, 
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彼眾生者因此妙光各各生知:有奇特眾生生! 
有奇特眾生生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若世尊舒體出母胎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若世尊覆藏出母胎,不為血所污,亦不為精及諸不淨所污者, 
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者, 
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若世尊初生之時,即行七步,不恐不怖,亦不畏懼,觀察諸方者, 
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若世尊初生之時,則於母前而生大池,其水滿岸, 
令母於此得用清淨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若世尊初生之時,上虛空中雨水注下,一冷一暖,灌世尊身者, 
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若世尊初生之時,諸天於上鼓天妓樂,天青蓮華、紅蓮華、赤蓮華、 
白蓮華、天文陀羅華及細末栴檀香散世尊上者, 
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若世尊日中之後,一切餘樹影皆轉移,唯閻浮樹其影不移, 
蔭世尊身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若世尊日中之後,一切餘樹影皆轉移,唯哆羅樹其影不移, 
蔭世尊身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若世尊令彼獼猴見世尊取蜜鉢已,歡喜踊躍,卻行弄舞,迴旋去者, 
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若世尊令彼大雲已見世尊收舉坐具,便下大雨,於卑、高地滂霈滿者,
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若世尊日中之後,一切餘樹影皆轉移,唯娑羅樹王其影不移, 
蔭世尊身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若世尊寤而不聞此大音聲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若世尊潢澇橫流,世尊於中露地經行,其處塵起者, 
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若世尊魔王六年隨逐世尊,求其長短,不能得便,厭已而還者,
 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若世尊七年念身,常念不斷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於是,世尊告曰: 
「阿難!汝從如來更受持此未曾有法。阿難! 
如來知覺生、知住、知滅,常知、無不知時。阿難! 
如來知思想生、知住、知滅,常知、無不知時。 
是故,阿難!汝從如來更受持此【未曾有】法。」 
 
增壹阿含24品5經 
「汝等二人住受教誨,三人乞食,三人所得食者,六人當共食之, 
三人住受教誨,二人往乞食,二人所得食者,六人當取食之。」 
爾時教誨,此時成【無生涅槃】法,亦成無生、無病、無老、無死。 
是時,【五比丘盡成阿羅漢】。 
是時,【三千大千剎土有五阿羅漢,佛為第六】。
----------
漢譯阿含中,菩薩、未曾有二詞,各出現於52品與136品經中。 
南傳阿含中,菩薩、未曾有一詞,各出現於33品與111品經中。 
(依莊春江阿含工作站內檢索統計) 
 
按:世尊若無意以菩薩道勸進阿羅漢,阿含諸經若非【大小乘】並舉, 
【聲聞、緣覺、菩薩】並攝,更直指【如來藏、無生義】為修學標的;
是則【菩薩】一詞,又何以頻頻出現於阿含諸經中? 
九分教,乃至十二分教中,云何更以【未曾有】直接做為諸分名之一?
 
又,如上所舉,中阿含32經末後云:
「若世尊七年念身,常念不斷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於是,世尊告曰:
「阿難!汝從如來更受持此【未曾有】法。 
阿難!如來知覺生,知住、知滅,常知,無不知時。 
阿難!如來知思想生,知住、知滅,常知,無不知時。 
是故,阿難!汝從如來更受持此【未曾有】法。」 
 
請問諸友,此段大意云何?
此非二六時中,見聞如常,一切不染,念念不離般若觀照耶?
此非大佛頂首楞嚴經【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之根本大定耶?
此非道行般若經第6卷【心不動轉之阿惟越致菩薩】所當修耶?
此非般舟三昧經第1卷【現在佛悉在前立三昧之第一法行】耶?
 
何以故?以一切法無生,一切法【未曾有】也。
念念般若觀照,即念念不離第一義,不離如來藏、如來界、如來性海。
 
前舉太虛大師《楞伽經義記》云『小乘惟知性空,大乘須知相空』者,即此義矣。
然,此須歇諸妄想,離諸意識知解,而後始能自覺自證得,楞嚴乃謂【歇即菩提】。
歇妄功夫,即禪門行證;歇妄途徑,持名、持咒、或讀經、或參公案話頭,皆可。
不閉眼,不遮耳,不入禪定;但莫攀緣,便得入實際理地,親證【相是不存在的】。
 

周老師這篇是說,因為南傳與阿含有【菩薩】與【未曾有】,而大乘經典也有【菩薩】與【未曾有】,所以二者就不可分了。

我相信只要略懂邏輯的法友,就知道這種論述本身就沒有道理了。

如果一貫道也談【菩薩】與【未曾有】,或是現在很有名的紫衣教也提到【菩薩】與【未曾有】,難道就可以因此說出南傳及阿含和一貫道、紫衣教都不可分了嗎?

當然事情不能這樣看的。

如果這種邏輯也可以,何不乾脆說南北傳大小乘都有【佛陀】,所以都不可分了?

男生有眼睛、鼻子、嘴巴,女生也有眼睛、鼻子、嘴巴,所以在周老師的眼裡,男女也無法分辨了?

要討論彼此的不同,就要把相異的點提出來談,而不是找出二者的交集,就認定二者是相同不可分的,這應該是很基本的常識才對。

大德已知印師一生著述七百多萬字否?

印師每一著作,是否序說、引言在前,而正文在後?

印師每一著作,序說與正文,二者文字有別,而旨趣無別否?

如今世人,尚知分門別類、起承轉合,以成一書一文;

云何世尊一生言教,依勝義諦,說世俗諦,

如今卻背反世人著作、閱讀之常理與習性?

 

阿含是略講,大乘是細說;一如印師著作,前有引言,後有正文。

某遍尋二者矛盾之處而不獲,乃作以上數文為證。

大德若能舉出印師著作前言後語明顯矛盾者,

某即自動撤除以上數文,並明文致歉。如何?

阿含是略講,大乘是細說;一如印師著作,前有引言,後有正文。
某遍尋二者矛盾之處而不獲,乃作以上數文為證。
大德若能舉出印師著作前言後語明顯矛盾者,
某即自動撤除以上數文,並明文致歉。如何?
 
周老師認為阿含是略講,大乘是細說,個人覺得這個見解頗有問題。底下我試用二個方向來說明。至於撤文個人是覺得不需要,公開討論也有留給他人參考的價值。
 
首先,我們要了解經典結集的過程。
 
如果經典是佛弟子們的上課筆記,世尊說一段,弟子們就記錄一段。那的確有可能世尊今天略說,弟子就記錄略說內容。後來詳說,弟子又記錄詳細內容。在這種情況下,有不同的記錄出現,是合理的。甚至可能有的老師的教導是後來的推翻早期的,這在學術研究上更是比比皆是。
 
然而佛教經典的結集並非如此,而是在佛陀涅槃後,由大阿羅漢們進行結集,將世尊由成佛至涅槃的言教,以經和律的方式結集而成,成為世尊一代言教。
 
後來佛教部派分裂,各部派也都各自整理經典,目前才看到這不同部派的經典。
 
試想,有可能在經典結集後,乃至部派分裂後,各部派傳誦學習的,都只是佛陀略說的「序」?在佛陀涅槃數百年之後,所謂的「大乘正文」才突然出現在世間?
 
如果數百年之中,都沒有人在傳誦學習,那數百年之後出現的大乘,又是如何出現的?時間上與邏輯上的不合理,這是其一。
 
其次,正如周老師所說,序文與正文應該一致,才是合理的。
 
我只舉六識來比喻。
 
長阿含經》卷8:「諸比丘!如來說六正法,謂內六入: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復有六法,謂外六入:色入、聲入、香入、味入、觸入、法入。復有六法,謂六識身:眼識身,耳、鼻、舌、身、意識身。」(CBETA, T01, no. 1, p. 51, c16-20)
 
中阿含經》卷7〈舍梨子相應品 3〉:「云何知識如真?謂有六識:眼識,耳、鼻、舌、身、意識,是謂知識如真。」(CBETA, T01, no. 26, p. 464, a13-14)
 
雜阿含經》卷2:「云何識如實知?謂六識身——眼識身,耳、鼻、舌、身、意識身,是名為識身,如是識身如實知。」(CBETA, T02, no. 99, p. 9, c16-18)
 
增壹阿含經》卷46〈放牛品 49〉:「彼云何名為識?所謂六識身是也。云何為六?所謂眼、耳、鼻、舌、身、意識,是謂為識。」(CBETA, T02, no. 125, p. 797, b25-27)
 
相應部》「諸比丘!何為識?諸比丘!此等有六識身: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諸比丘!以此謂之識。」(CBETA, N14, no. 6, p. 4, a13-14 // PTS. S. 2. 4)
 
以上的例子應該很明白,不管是長阿含、中阿含、雜阿含和增壹阿含。也不管是北傳或南傳,世尊對於識的教導皆是六識,世尊說這是對識的【如實知】。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邏輯,如果世尊未涅槃之前,有教導八識、如來藏,在阿羅漢們結集經典時,怎麼會好像全部忘了這回事,全部都是六識之說?
 
世尊教導六根、六塵、六識,教導十二入處,十八界,佛弟子們也如此學習,突然佛陀涅槃後數百年,出現八識、如來藏教導,然後說六識只是序文,八識才是正文?這又是誰傳出來的教導呢?
 
周老師,正如你所說的,序文與正文應旨趣無別。所以可以反過來說,宗旨大異其趣者,又怎麼可能是同一教導呢?
 
世尊若有教導八識、如來藏等學說,經、律必然會看到相關教導。以上說明大乘與早期佛法內容不一致,此其二也。
 
有許多學者、包括印順導師,也有考證這些教導在早期經典的源流。但不管成果如何,那也只是說明這些教導的確可能是由早期某些觀點為基礎,逐漸發展成後來的學說。
 
個人淺見覺得,如果我們相信佛陀的大智,何不直接學習佛陀的教導?
為何要去學習後人根據佛陀教導而另外發展出與佛陀教導不太相同的教導呢? ^_^

潭州漸源仲興禪師在道吾處為典座。一日隨道吾往檀越家弔喪。

師以手拊棺曰。生耶死耶。

道吾曰。生也不道死也不道。

師曰。為什麼不道。

道吾曰。不道不道。弔畢同迴途次。

師曰。和尚今日須與仲興道。儻更不道即打去也。

道吾曰。打即任打。生也不道死也不道。師遂打道吾數拳。

道吾歸院令師且去。少間主事知了打汝。師乃禮辭往石霜。

舉前語及打道吾之事。今請和尚道。

石霜曰。汝不見道吾道。生也不道死也不道。師於此大悟乃設齋懺悔。

------No. 2076 景德傳燈錄 (卷15) T51, p0321b

哈哈,當討論的論述變成「你又不是如來」、「你才不是佛陀」這類小孩子拌嘴,而不是拿出合理的資料來佐證時,通常討論也接近尾聲了。

不過很高興周老師終於放下底下自己提出的這種見解了,這也算是略有成果。

若了此義,即知盡虛空、遍法界,無有一人不是【如來】,何況【種性】耶?

佛陀出世說法,正因眾生不知自己是如來,妄造諸業,枉墮輪迴。

大德卻說甚麼也不接受此一說法,故隨順大德說【汝卻不是如來】。

金剛經云,【如來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固然,更非汝所知。

如大德所說,佛法參學,六識說就夠用了嗎?

『某說【阿含是略講,大乘是細說】是合理的,大德說此不合理』,

此一差別,是六識說足以解釋的麼?

『張三、李四各自看見自己的媽媽便喊媽媽,見到對方的媽媽卻不喊媽媽 』,

此一差別,是六識說足以解釋的麼?

 

三法印說【諸法無我】,不就講到七識了嗎?雖然是否定的語意。

若謂世尊實有此說,則世尊豈不是以我執於無我,以第七識否定第七識麼?

大德走在街上,便有交通規則可資遵行,大德坐在家中,交通規則在哪裡?

此一現象,是六識說足以解釋的麼?

 

日常生活在哪裡?就在第八識裡。每個人,從生至死,都只在第八識裡。

大德若執持第八識裡的一法為實有,則大德自己的生死輪迴之因即有也。

此一見地,是六識說足以涵蓋的麼?

 

故,增壹阿含經序品,所標如來藏義,乃教示吾人,此六、七、八識,

既不可如凡夫、外道那樣執為有,亦不可如聲聞、緣覺那樣的執為空。

若了非有非空,離於二邊,即轉八識而為菩提四智。

 

經云『知識如真』,『識身如實知』等,

大德切莫將之解作實有之義,否則即悖反『緣起性空』之基本教義。

這些詳細的解說,都在大乘經中。增壹阿含經中,則只是略講。

大德不讀大乘,只學阿含,是無從受益的。

 

至於大德所說『經典結集的過程』,後來佛教部派分裂,

各部派也都各自整理經典,目前才看到這不同部派的經典』,

佛陀涅槃數百年之後,所謂的「大乘正文」才突然出現在世間』云云。

這些來自印師著作的說法,都只是他個人的推估,並無明確的史實憑證。

 

如維基百科(大乘佛教條)所錄,『在佛教研究中,對於大乘佛教出現的確定年代,

一直存在爭議。主要原因在於,印度早期歷史研究的史料十分匱乏,

對於佛教的早期發展的記載更是缺乏』云云,是佛教史學術研究領域所公認的

 

某於上來《一》、《二》文中,也已列舉印師著作中錯引『道行般若經』、

『般舟三昧經』、『薩婆多家無序』之實證,評破印師相關主張之根據。

他所犯的錯誤,在世俗的佛學研究領域中,都足以使他的著作,永不被引用。

是則,於佛法勝義諦的信解行證四門中,又豈有印師的容身之處呢?

 

 

如大德所說,佛法參學,六識說就夠用了嗎?

 

首先我們要了解,六識是佛陀的教導,我已將四阿含、南北傳的經文都提出佐證了。

如果你認為六識不足以解釋你的問題,六識不夠用,你可以選擇質疑佛陀,也可以選擇質疑自己能力的不足,甚至可以選擇不相信佛陀,轉而尋求其他的道路。

但如果把佛陀的教導,因為自己不夠用,所以任意更改,自以為這樣就可以解決問題,然後說這是佛陀的教導,這樣合理嗎?

如果你確信這樣真的更好,這也不是不可以,你可以自稱超越佛陀,只是那已經不是佛陀的教導了。

就像若有一位基督徒,他說他相信有三個上帝,因為一位上帝的論述無法解決許多問題,要三位才夠,所以他是信三位上帝的基督徒,相信你有能力看出謬誤的地方吧。

赞同他的观点好处如下:

1可以少读很多书,尤其是唯识学的论书,复杂精密庞大,能把人读死哦。第八识反正阿含经中没有明确的说出来,我们“為何要去學習後人根據佛陀教導而另外發展出與佛陀教導不太相同的教導呢?”。

2龙树的中观学也有很多阿含经中没有明确说出的部分,按这个标准,“大乘非佛说”是可以成立的,南传的三藏快的话半年就能读完一遍了,我觉得我很有希望成为一个三藏学者。

3印顺导师依《瑜伽师地论·摄事分》进行刊定整理的《杂阿含经论会编》用来探究佛教的原始法义,我觉得没太大价值,你想,第八识学说的论书扯什么《杂阿含经》。不是瞎扯蛋吗?虽然学术界普遍认同,但是我还是认可漂向南方大德所说的:如果我們相信佛陀的大智,何不直接學習佛陀的教導?

4虽然第八识学说在解释十二缘起的【识缘名色,名色缘识】二支上有其杰出的贡献,但是佛陀当时没有说第一个识是【阿赖耶识】,也没有明确的解释这个【识】跟名色的【识】有什么区别?但是我们起那么多分别心,去思维这些没用的干啥呢?

综上所述,我觉得漂向南方大德给我指引了一条明路,只是我还有一个疑问:即便是阿羅漢們結集原始經典,各部派的理解发挥都不一样,大德说【宗旨大異其趣者,又怎麼可能是同一教導呢?】,请大德不吝赐教,哪个部派的见解最符合佛陀的原意,我真不想知道这么多,大德给介绍一个部派我好好学习就心满意足了!

古中國的如來藏行者,從來不曾與梵我論、神我論者合流;

倒是印師一脈,看來早與南傳尼科耶教系合流了,不是嗎?

佛陀教導眾生,離苦得樂的方法,讓眾生解脫自在。

佛陀沒有教導眾生都要成佛。

但是一個解脫自在的眾生,通常都會教導其他眾生。

於是......

.......

.......

至今。

想先取得教師資格而後教導眾生解脫自在的,於是乎學習南傳。

而想與眾生一起取得教師資格的於是乎學習北傳。

 

讀大學,學學問。

讀師範大學,是學做老師。前提先得有大學程度四年修學。之後才再修教育學分,才能為人師。

以上是南傳。

以下是北傳。

國小二年級的教導國小一年級的,一年級課程。

國小三年級的教導國小一,二,年級的,一,二年級課程。

如是一直到成佛。

前提,中間都不能有留級現象,或是教錯的情形發生,否則從他本身(含)以下,全死光。

沒有根據的負評,叫做誹謗,屬惡、不善行。

大德的老師,應先教導這個,否則不堪為師。

夏師兄提到:
大德说【宗旨大異其趣者,又怎麼可能是同一教導呢?】,请大德不吝赐教,哪个部派的见解最符合佛陀的原意,我真不想知道这么多,大德给介绍一个部派我好好学习就心满意足了!
 
在此先引用印順導師的一段話:
 
「漢譯的四阿含經,不是一人傳譯的;長、中、增一——三阿含,屬於古譯,句義也有些晦澀;而四阿含又不是同一部派的聖典:所以研究起來,沒有巴利語(Pāli)本的便利。然而也就因為如此,對於組織的次第,經文的具缺,文句的出入,在比較研究上,不同部派的聖典,有他獨到的參考價值。近代學者,忽略漢譯而偏重巴利語本的研究,我覺得這一傾向,是多少值得考慮的!」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pp.90-91)
 
我沒能力說何者最符合佛陀原意,個人有二個方向提供參考。
 
一、以南傳尼柯耶為主,四阿含經為輔,並學習南傳的禪修。
 
二、以四阿含經為主,南傳尼柯耶為輔,並學習南傳的禪修。
 
如果你是要選擇一個部派來學習,目前南傳是最完整,經典資料與禪修教導都很齊全。元亨寺的漢譯南傳大藏經莊春江老師的南北傳對譯,都是很好的資料。也有南傳的法師在指導經典與禪修,學習體系也都足夠,是不錯的選擇。
 
我自己是以四阿含為主,主因是二、三十年前的南傳漢譯資料還不夠充份,而且個人對北傳的經文也比較習慣、有感情,所以一直都以阿含為主。
 
不過四阿含不是同一部派,彼此或許有些教義上的出入,其實這很難說是優點或缺點。缺點是說學習上有困擾,優點是知道某些觀點不是各部派共許,也許是後人所作,學習時可以知道要小心,正如上面所引用導師之言。
 
但因為這些部派只有部份經典留下來,目前沒有教學體系,在學習上不適合自行看書摸索,所以推薦學習南傳的禪修。
 
這二個方向供您參考,就看您習慣哪一種經典表達的方式,以及在自身環境中何者較適合您了。
 
其實南北傳經典多少都有不易懂之處,然而在彼此參考對照之後,有些困難就自然解開來了。所以不管如何選擇,能參考另一方是更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