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心靈的傳承

批判心靈的傳承
中觀學的論破與批判特質乃有其思想傳承。如佛陀本身即深具反叛性格,當初悉達多貴為皇太子乃王位第一繼承人,然而他卻拂逆父親與家人的期許離家遠走,執意捨俗求道,堅持理想的追求與實現;這和傳統儒者以家庭為本位是鑿枘不入,甚至是大逆不道。

 
此外,釋迦佛所處的時代是印度婆羅門教(Brahmanism)興盛時代,面對印度各家外道思想,不是落入常見就是執於斷見,他標示出緣起、三法印、四諦等佛法正見,藉以否定任何落入二邊的邪見,已可看出其思想的論辯性與批判性。再者,釋迦佛極力挑戰印度種姓階級(castle)之不公不義,而力倡四姓平等,亦是對主流價值的反思與反動。[1]
 
龍樹思想繼承此批判精神,亦展開任何執見的摧破;如此佛教哲學可以是一種批判哲學,或者佛教就是批判,[2]中觀學的「破而不立」即充份彰顯此一特點;甚至龍樹被認為比康德的批判哲學更具批判性,[3]凡此皆顯示龍樹中觀學的批判性格。
 
然而,相對於中觀學之輾轉摧破、捨離和超越兩邊,中國佛學之圓融性卻重視對反間的相即不二或相即相入,背後透顯出一定的和諧觀,似更貼近於中國傳統哲學[4],而未必承接了龍樹之批判心靈。

[1] 關於釋迦牟尼的批判性格,可參考楊惠南〈批判心靈的昇華──釋迦的教育理想〉,收在《中印佛學泛論──傅偉勳教授六十大壽祝壽論文集》,臺北:三民,1993,頁1-23。
[2] 如袴谷憲昭在序言中,提出「佛教即是批判」或「唯有批判才是佛教」的觀點,認為僅有「批判(的)佛教」才是真正的佛教。見〈批判仏教序説ー「批判の哲学」対「場所の哲学」〉,收在《批判佛教》,東京:大藏,1990,頁4。
[3] 如鄭學禮說:「龍樹的哲學被當代學者比擬為康德哲學或維根斯坦的哲學。其實,他的哲學方法比康德的批判哲學還具批判性,也不像維根斯坦執著於普通語言哲學的極端路線。」鄭學禮〈三論宗之哲學方法〉,收在《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14期(1991),頁170-171。
[4] Antonio S. Cua指出「道」的特性即在於對反間的和諧(harmony of opposites),詳見”Opposites as Complements: Reflection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ao,"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V31:2 (1981): 12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