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的回歸

內在的回歸
佛法稱為「內學」,相對於佛教以外的其它宗教通稱為「外道」。「外道」聽起來有貶抑蘊涵,實則只是「心外求法」之指涉,未必有非常負面的意義,而且也未必其它宗教都是「心外求法」的「外道」。

 
不少宗教和佛教一樣都重於向內察看、反觀自省,例如儒學、儒家/教即是一種內在生命的心性之學,韓愈<原道>說「足乎己而無待於外之謂德」,其中「足乎己無待於外」可說就是「足乎內而無待於外」。
 
又例如莊子<逍遥游>言:「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辨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其中「定乎內外之分」大致也有「重於內,輕於外」之意──人的內在一旦厚重充實,對外需求自然淡然輕薄,心力強大物欲弱化。
 
如此,相對於說「外道」是「心外求法」,更當意解佛法之重於「心內求道」。如法海本《六祖壇經》引《維摩經》云:「外能善分別諸法相,內於第一義而不動」(原為「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即是一例,以內外之分作為修行要旨,這也讓人想到《雜阿含經》:「六入處常對,不能動其心,心常住堅固,諦觀法生滅」之偈語。
 
整個佛法修行即在於內在的回歸,作為修道得不得力之關鍵所在,道行之高下亦可從內外比重可知。此外,佛教之重視「心」即在於「內在性」(inwardness、internity)的強調,以「內在超越」、「精神內轉」作為修持的指標,視外在一切如幻似化,唯有「心」真實不虛。
 
總之,從阿含聖典的「蘊處界」之修行,到般若經教的「照見五蘊皆空」,乃至「萬法唯識」、「一切唯心造」、「自性清淨心」、「如來藏心」等,在在皆關乎內在身心的觀照,以此「內觀」掌握佛教修行信仰的核心,即能掌握修道的總綱領、總原則。

相關文章  內觀型人格 進入那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