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佛普」之可能

展望「佛普」之可能
過去曾到分析哲學為主的哲學系所演講,一位深研心意識哲學的老師前輩告訴我:「你講得佛學我們比較聽得懂。」對我而言這當然可說是一種肯定,但那時我回應表示:我這種聽得懂的佛學,在佛教學研究社群中反而被認為是不(夠)專業的,現今的佛學研究強調漢梵巴藏等古代佛典專研,而我重於「哲學式」的佛學研究,較不深入佛典語言文獻的探討,被認為有所不足。

 
話說如此,有時我也自問:讓非佛學的專業人士也聽得懂佛學,究竟是褒、還是貶?讓人聽得懂的佛學,是不是比較不專業的佛學?
 
從事佛學研究以來,我一直以「哲學式」佛學研究自許,而這是相對於「文獻學式」等其它研究而言,即相對於「文獻學」等訓練,我必須在「哲學」等相關領域多下工夫。
 
例如我所說的佛學,之所以能讓一些哲學專業人士聽懂或接受,可能是因為我對於英語學界心意識研究略有認識;由於有相關背景知識,也因此在介紹和回應問題時會「投其所好」──討論他們所關注的問題,如此自可得到一些共鳴或善意回應。
 
坊間有許多科學普及(簡稱「科普」)書籍,以大眾科學、流行科學(popular science)為目標,也有所謂哲學普及之「哲普」(popular philosophy),讓非哲學專業者閱讀的哲學圖書。如此,也讓我設想「佛普」(popular Buddhology)之可能。
 
亦即,佛學研究學者當中,也要有人以淺顯易懂的語言文字,來表述佛學中所可能含蘊的深刻洞見,此包括阿含、般若、中觀、唯識、如來藏,乃至於天臺、華嚴、禪等。
 
試問,如果一個專業背景充足的「知識人」(intellectuals),不管是哲學或科學(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等)的專業人士,聽不懂佛學的諸多觀念和哲學洞見,這究竟是講得人的問題、還是聽得人的問題?
 
我所認為的「佛普」,不同於專為信徒所宣說的「寺院佛學」,或者淪為某種「護教學」,畢竟這些皆重於方便度化的信仰功能,未必足以吸引知識社群。相對的,「佛普」主要以「知識人」為對象,以平淺語言特論佛教思想的哲理智慧,帶點思辨性和論理性,除了提供一些啟發外,最好也能帶來身心上的受用、受益。
 
事實上,佛教學者之語言轉換(「轉譯」)——轉換成「知識人」可以理解的觀念術語,也正是測試一位佛教學者法義理解的深度和厚度。也期許不久的將來,有愈來愈多「佛普」叢書問世,讓佛法智慧開顯出多元、豐富的樣貌型態,利益更多有緣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