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導師著作「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等相關法義之討論

姓名或匿稱: 
lushch

本提問是我們印順文教基金會辦公室轉來某法友以email提出研讀印順導師著作的相關問題,這與本中心設立「導師著作答客問」專欄的意旨相通,因此將之張貼在本版上。藉由此法緣,也可與各方法友一起討論交流,並隨喜這樁法談之功德。

 

主旨:印順導師著作「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等相關法義之討論

大德吉祥!

非常感恩您的回复!

末学在学习中遇到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一是关于《嗏帝经》:

 

《唯識學探源》:

意根,在十八界裡屬於意界。無間滅意論者,雖巧妙的解釋了意界與六識界的差別,事實上並不能顯出意界有什麼特性。依《中阿含.嗏啼經》看來,意根不但是意識,也是五識生起的所依。凡是論到六識的生起,是不能離卻意根的。

 

——末学读此经,只说六识得名,分别从六根而来,并没有六识得名特别是由意根的说法。不知“意根不但是意識,也是五識生起的所依”是怎么得出的呢?

 

二是关于 行 与 爱取,“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无明和爱都是烦恼,分别对应心解脱、慧解脱的修行,断除烦恼即可了脱生死。法师引用《成实论》《法蕴足论》特别指出 爱 与 行业 的关系,给人以启发!但是,阿含中的另一类似的文句“於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結所繫,長夜輪迴,不知苦之本際。”似乎没有涉及到十二缘起,“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与之类似,并不一定要以这句来证明爱能摄行业,因为后面“此二因緣生觸”对十二因缘支分的解说也并不完整,应该是世尊的略说缘起吧?

 

想请教一下:爱 与 造业的关系,还有没有别的经论为证?

阿含经的这段经文“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唯识是否有解说?

这是否和唯识所说的七识四惑:无明、爱、见、慢 有关?

 

《唯識學探源》:

行支可以含攝愛、取,有經論作證。像《雜阿含經》(卷一二.二九四經)說:「愚癡無聞凡夫,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緣生觸。此六觸入所觸,愚癡無聞凡夫,苦樂受覺因起種種。……彼無明不斷,愛緣不盡,身壞命終,還復受身。」「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這在《阿含經》是隨處可以見到的。這就是無明、行、識三支的次第。行是「愛緣繫」,只要比較對照一下,自然可以明白。又像《雜阿含經》(卷一三.三〇七經)說:「諸業愛無明,因積他世陰。」這與無明所覆,文義上非常接近。《俱舍論》卷二二也曾引過這個經文,但它是約業、愛差別的觀點來解說。像成實論主的意見,(表)業的體性是思,思只是愛分,不過約習因方面叫它煩惱,從報因方面叫做業。經典裡,往往依起愛必定有業,造業必定由愛而互相含攝著。四諦的單說愛是集諦,理由也就在此。又像「殺害於父母」的父母,是密說無明與愛為後有之因。《法蘊足論》,也還說行支是「愛俱思」。這都可證明原始佛教的愛與業,是可以相攝的。後代論師,偏重在形式上的惑業分別,只說愛取是惑,不知業也攝在愛、取裡,反而把有限定在業的意義上。以為行只是業,不知它總攝著愛、取,反而說愛、取支是無明所攝。望於過去的無明行,而說觸受是現果,不知觸受正是逐物流轉的前提,無明正隱在觸支裡。自從十二支的三惑、二業、七苦說判定以來,釋尊開合無礙的本義,早就很難說的了。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緣起的觀察,到達「識」,已不能再進一步,不妨到此為止。但緣起的說明,是多方面的,如《雜阿含經》卷一二(大正二.八三下——八四上) 說:「愚癡無聞凡夫,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緣生觸。此六觸入所觸,愚癡無聞凡夫,苦樂受覺因起種種。云何為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在識、名色、觸入處、受以前,提出了無明與愛。經上又說:「眾生無始生死,無明所(覆)蓋,愛繫其頸,長夜生死輪轉,不知苦之本際」。從無限生死來說,無明的覆蔽,愛的繫著,確是生死主因。解脫生死,也唯有從離無明與離愛去達到。我以為,十二緣起支,是受此說影響的。在緣起支中,愛已序列在受與取的中間,所以以行——身口意行(與愛俱的身語意行)來代替愛,成為十二支說。說到「此識身」以前,是三世因果說。以三世因果說緣起,應該是合於當時解脫生死的時代思想的。緣起的說明,是多種多樣的,但主要是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為原則,闡明生死苦蘊的因緣,也就是苦與集的說明。

 

《成佛之道》

緣起支的敘述,很多是從識支開始的,所以經說:『齊識而還,不能過彼。』可是,在識支以前,有的又加上無明與行二支,成為十二支。在《阿含經》中,一再說:『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無明、愛(行)、識三者,可以看作完整的、獨立的緣起說。等到與識支以下相綜合,才成為十二支的。現在,先從這三支自成系統的意義來說。

「無明」「所覆」,「愛結」「所繫」,在上面的譬喻中說過。生死流轉,如陷身在棘藤深草叢中,眼目又被蒙住,不能脫離一樣。無明,是知的迷謬錯亂,所以像布物的蒙蔽了眼目。經上說:『真義心當生,常能為障礙,俱行一切分,謂不共無明。』無明確是對於通達真實義的智慧,起著蒙蔽障礙作用的。愛有染著的作用,使人繫縛在生死中,所以譬喻為結。從煩惱來說:無明是屬於知的,是認識上的錯亂;愛是屬於情意的,是行為上的染著。有了這兩大因緣,眾生就感到了「有識身」——眾生自體,而「相續」的流轉生死。這也就是無明為父、貪愛為母,和合而生生死眾生的意思;與經說的『諸業愛無明,因積他世陰』,也大體一致。這三事,說盡了生死流轉的主要項目。得有識身,是有取識的結生相續,為一新生命的開始。這樣的無明、愛、識身,無始以來,從過去到現在,現在到未來,一直是這樣的,不斷的「相續」「不已」。

在一般的十二支緣起中,第二支是行,行是業的別名。行業,不是別的,只是與愛相應的、思心所所發動的行為。所以三事說的無明、愛、識,與十二支中的無明、行、識,是可以相通的。如從十二支的立場來說,識是現在這一生的開始。拿人來說,就是當父精母血結合時,有識的剎那現起,因而結成有心識作用的新生命。這樣的有識結生的新生命,從何而來呢?這是從前生的業種所引發的;業就是行支。當前一生的最後死亡時,雖然身心崩潰了,但過去所造作的業能,並未消失;等到因緣和合,就隨著業力善惡的不同,而得或苦或樂的果報體,成為一新的個體、新的生命。行業的感果,是離不了煩惱的發業與潤生的。無明就是煩惱,是以我我所見為攝導的煩惱的總名。這樣,由於過去世的煩惱——無明,有過去世的業——行;從過去世的煩惱與行業,才有現生的生命開始——識。從無明而行而識,說明了從過去到現在的生死歷程。 

 

感恩合十!

吉祥法喜!

Comments

一、意根為五根(五識)的所依

首先談導師於(1940年所寫)《唯識學探源》p.123所說:「依《中阿含‧嗏啼經》看來,意根不但是意識,也是五識生起的所依。凡是論到六識的生起,是不能離卻意根的。」導師應不是從此經的文句中得出,而是「依義不依語」,從經文之義趣所理解得的。後來1949年出版的《佛法概論》則有詳細的說明,《中阿含211經》(《大拘絺羅經經》)及無著、世親的論釋,有明確的經論出處:

《中阿含211經》卷58〈晡利多品3〉:「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有五根異行、異境界,各各受自境,眼根,耳、鼻、舌、身根,此五根異行、異境界,各各受自境界,誰為彼盡受境界,誰為彼依耶?」尊者大拘絺羅答曰:「五根異行、異境界,各各自受境界,眼根,耳、鼻、舌、身根,此五根異行、異境界,各各受自境界,意為彼盡受境界,意為彼依。」(CBETA, T01, no. 26, p. 791, b11-17)

著菩薩《攝大乘論本》卷2:「又如經言:「如是五根所行境界,意各能受,意為彼依。」又如所說十二處中,說六識身皆名意處。」(CBETA, T31, no. 1594, p. 139, a4-6)

世親菩薩《攝大乘論釋》卷4:「….釋曰。復引餘教證成此義。如是五根所行境界意各能受者。諸根所行名為境界。如是境界意各能受。悉能分別一切法故。一一各各能領受故名各能受。意為彼依者。是彼諸根能生因故。以意散亂彼不生故。」(CBETA, T31, no. 1597, p. 340, b2-8)

導師的解說如下:

經中以種種名詞去說明識,又總括為「此心、此意、此識」(雜含卷二‧三五經)。佛雖總說此三者,但並未給與嚴密的定義。聖典中有時說心,有時說意,有時又說識。所以歷來論師,都認此三者為同一的;但從他的特殊含義說,可以作相對的分別。

先說意:意的梵語,即「末那」(不必作第七識解),是「思量」義。意的特殊含義有二:一、意為身心交感的中樞:有情的身心自體,為六根的總和,除前五色根外,還有意根。意根與五根的關係,如《中含‧大拘絺羅經》說:「意為彼(五根)依」。五根是由四大所造成的清淨色,是物質的,屬於生理的。意根為精神的,屬於心理的。意為五根所依止,即是說:物質的生理機構,必依心理而存在,而起作用;如心理一旦停止活動,生理的五根也即時變壞。所以五根與意根,為相依而共存的,實為有情自體的兩面觀。從觸對物質世界看,沒有五根,即不能顯出意根的存在從引發精神作用看,沒有意根,五根即沒有取境生識的作用。……意根為根身──含攝得眼、耳、鼻、舌四根的身根活動的所依,根身也是意根存在與生起的所依,二者如蘆束相依。五根中,身根比四根的範圍大,有眼、耳等是必有身根的。這可見意的特徵,即是與根身的和合。低級有情,眼等四根可能是沒有的,但身根一定有,沒有即不成其為有情。有情自體即六根,六根或譯作六情,這是從情──情識、情愛而生起,能生情而又與情相應的。身心相互依存,不即不離的有情觀,即從五根與意根的交感中顯出。有人說:心理作用是由物質結構的生理派生的,這是抹煞意根,偏重物質。有人說:心是離根身而存在的,色根為心的產物,這是忽視色根,偏於心理。佛法的有情論,意根與五色根相依而存。單有五根,僅能與外境觸對,而不能發生認識作用;意根不離五根的活動,所以想分解五根而別求意根,也是不可能的。

    意根與五根的關係,可從取境的作用而知。如眼根,像一架照相機,能攝取外境作資料,現為心相而生起眼識。意根是根,所以也能攝取境界。《中含‧大拘絺羅經》說:「五根異行異境界,各各受(取)自境界,意為彼盡受境界」。意根不但有他獨特的(「別法處」)境界,還能承受五根所取的境界。五根如新聞的採訪員,意根是編輯部的外稿搜集者。意根能取五根的所取,又為五根起用的所依。五根與意根的交感相通,即說明了意根為身心和合的中樞。

    二、意為認識作用的源泉:根是生義,如樹依根而發枝葉;六根能發識,所以稱根。平常說:依眼根生眼識,……依意根生意識,這還是大概的解說。精密的說:意根不但生意識,而且還能生前五識。所以凡能生認識的心理根源,都稱為意根;而從此所生的一切識,也可總名之為意識。(《佛法概論》pp.105-108)

 

二、法友另提出「阿含中的另一類似的文句“於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結所繫,長夜輪迴,不知苦之本際。”似乎沒有涉及到十二緣起,“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與之類似,並不一定要以這句來證明愛能攝行業?」

其實十二緣起的理解,並不適合太僵化,應從「有機、流動、活用」之方向來解讀,導師有如下之提示:

緣起十二支也是這樣,名色階段也有識,六處中也有名色,每一階段都可以有(不一定有)其他的。不過從一一階段的重心、特色不同,分作多少階段。這不過依人生和合相續發展中──佛法本來是依人而立的去說明不同的階段罷了。知道了這一點,佛法的因果觀,才會契合于組織的、流動的,即無常、無我的;否則容易流為庸俗的自性因果。(《佛法概論》,pp.153 -154)

三、法友再提「愛與造業的關係,還有沒有別的經論為證?」

這在《阿含經》中,多處可見:

《雜阿含283經》:「如是比丘結所繫法,味著將養則生恩愛;緣取,取緣,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雜阿含287經》:「緣取,緣取,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導師有如下解說:

愛與取,正是依著煩惱而有的一切活動。「因」此煩惱的活動,就起「集」成「後有」的業種。這在十二支中,叫有支。有,是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就是三界的生命自體。這裏所說的,不是現實生命的存在(有),而是能起後世生命的業力,也可說是未來生命的潛在(《成佛之道(增註本)》,p.172)

 

四、法友最後提及「阿含經的這段經文“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唯識是否有解說?這是否和唯識所說的七識四惑:無明、愛、見、慢有關?」

大乘唯識學立論,主張有二種緣起:阿賴耶識緣起及愛非愛緣起(十二緣起):

《攝大乘論本》卷1:「如是緣起,於大乘中極細甚深。又若略說有二緣起:一者、分別自性緣起,二者、分別愛非愛緣起。此中依止阿賴耶識諸法生起,是名分別自性緣起,以能分別種種自性為緣性故。復有十二支緣起,是名分別愛非愛緣起,以於善趣惡趣能分別愛非愛種種自體為緣性故。」(CBETA, T31, no. 1594, p. 134, c27-p. 135, a5)

依筆者的理解,大乘唯識學重視「阿賴耶識」的「分別自性緣起」,所以主要是著重在本識及七識等之闡述,而對於原始《阿含經》以來「分別愛非愛緣起」的業感緣起(即十二緣起)少有說明,導師在《攝大乘論講記》曾表示:

要獲得緣起正見,首先要善知因相。因是什麼?就是阿賴耶識,因為一切法都是從阿賴耶識種子中所現起的。賴耶中的緣起,有分別自性緣起和分別愛非愛緣起兩種,本論主要的在分別自性緣起;至於平常說的愛非愛緣起(十二緣起),也可以含攝在內。整個的佛法,建立在緣起上;要明白緣起,就先要認識佛法的正因。這正因就是所知法的所依,也就是阿賴耶識,所以最初說所知依。(《攝大乘論講記》pp.28-29)

法友所述,唯識的「七識四惑(或八識四惑)」,也多著眼於本識及末那七識等之闡發,例如:

世親菩薩《攝大乘論釋》卷1〈釋依止勝相品1〉:「釋曰:此欲釋阿陀那識,何者四煩惱,論曰:身見、二我慢、三我愛、四無明。釋曰:我見是執我心,隨此心起我慢,我慢者由我執起高心實無我起,我貪說名我愛。此三惑通以無明為因,謂:諦實因果,心迷不解,名為無明。」(CBETA, T31, no. 1595, p. 158, a27-b4)

《大乘義章》卷3:「起阿陀那執我之心,此心恒與麁起無明、我見、我愛,及與我慢四惑相應。」(CBETA, T44, no. 1851, p. 528, c7-9)

安慧菩薩《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9〈諦品1〉:「雜染者,謂四無記根:一愛、二見、三慢、四無明,由此四惑染污其心,於諸染污靜慮定門令色無色界一切有覆無記,煩惱隨煩惱生長不絕。所以者何?由有愛故味上靜慮雜染所染,貪味淨定輕安樂故,由有見故見上靜慮雜染所染,依止靜慮發起計度先際等見故。由有慢故慢上靜慮雜染所染,依證勝定起高慢故。由無明故疑上靜慮雜染所染,求解脫者由未通達真實道理。於勝品所證常生疑惑,為解脫耶不解脫耶?如是煩惱恒染其心,令色無色大小二惑相續流轉。」(CBETA, T31, no. 1606, p. 736, a14-24)

《成唯識論述記》卷5:「如前所說意根恒與四惑俱,謂:薩迦耶見、我慢、我愛、無明相應。」(CBETA, T43, no. 1830, p. 393, c15-p. 394, a1)

《八識規矩論義》卷1:「論曰:此七識四惑,云何是八識四惑?同種生耶?答:第八識中,有我痴、我慢、我見、我愛四惑相應者,由七識執故,方成四惑。何則?由徧計性,執內外境實有,故名我痴。痴者迷也,由迷性種子,藏于八識中,以令七識執我成慢,由我慢故成見,由成見故,觸境生愛,由愛故造諸各業。是故,總以我見痴迷自性,而以七識執八識見分與四惑,念念相應者耳。」(CBETA, X55, no. 898, p. 465, a10-18 // Z 2:3, p. 336, a10-18 // R98, p. 671, a10-18)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