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教育中心
導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210說到分別說部化地法藏赤銅燁部思想為何獨漏飲光部沒說?
一、導師此處所引用《大毘婆沙論》討論的論題,以化地部為主,原因如下:
《大毘婆沙論》的分別論者,是泛稱分別說部的大陸學派,在罽賓區流行的化地、法藏、飲光部,尤以化地部為主流。(《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p.412)分別說系的法藏部(法密部)與飲光部,由於《異部宗輪論》所說太簡,無法與《大毘婆沙論》的分別論者相比對。……《大毘婆沙論》的飲光部義,僅「異熟未生,彼因有體」,也見於《異部宗輪論》。(《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p.415)
《大毘婆沙論》的分別論者,是泛稱分別說部的大陸學派,在罽賓區流行的化地、法藏、飲光部,尤以化地部為主流。(《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p.412)
分別說系的法藏部(法密部)與飲光部,由於《異部宗輪論》所說太簡,無法與《大毘婆沙論》的分別論者相比對。……《大毘婆沙論》的飲光部義,僅「異熟未生,彼因有體」,也見於《異部宗輪論》。(《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p.415)
二、其實導師在《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也有討論飲光部的論點及思想:
分別論者是飲光部,如說: 「有執諸異熟因,果若未熟,其體恆有;彼果熟已,其體便壞,如飲光部」。 「分別論者,唯說有現,及過去世未與果業」。 唯有現在(現在世法是有的,未來法是沒有的,過去法一分是有),及過去世未與果業,這是飲光部特有的教義,為各部論典所一致傳說的;也就是分別論者。(《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p.411)
分別論者是飲光部,如說:
「有執諸異熟因,果若未熟,其體恆有;彼果熟已,其體便壞,如飲光部」。
「分別論者,唯說有現,及過去世未與果業」。
唯有現在(現在世法是有的,未來法是沒有的,過去法一分是有),及過去世未與果業,這是飲光部特有的教義,為各部論典所一致傳說的;也就是分別論者。(《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p.411)
主編隨筆版主:常不輕
回應「導師在《印度佛教思想史》對於「分別說系」之「飲光部」思想的討論」
一、導師此處所引用《大毘婆沙論》討論的論題,以化地部為主,原因如下:
二、其實導師在《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也有討論飲光部的論點及思想:
主編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