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於《成佛之道》所示)通於止觀之所緣?

姓名或匿稱: 
林文亮

1.順於正理的,如以蘊,界,處,緣起,處非處——五種善巧為緣;這五者都是契順於正理而能滅除愚癡的。2.出世斷惑的總相所緣,是一切法無我,一切法性空。

「『這些』通於止觀之所緣是專指2?或包括1五種善巧之所緣?

導師在成佛之道書中提到:

聖說是所緣,能淨惑障者,或順於正理,能向於出離。

到底應住心於什麼所緣,才能修習成定呢?「聖」者「說:是所緣」是沒有一定的。沒有一定,這不是說什麼都可以,而是說,在可為念境的種種緣中,沒有一定而已。瑜伽師說有四種所緣:周遍所緣,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總之,聖教中所說的種種所緣,一定是合於二大原則的:一、是「能淨」治「惑障」的;二、是契「順於正理」的。凡緣此而修習住心,就能使煩惱漸伏,或者斷而不起,這才能引生正定;定是離(煩惱)欲而修得的。這或是共世間的,或是出世的,「能向於出離」道的斷惑證真,這才是值得緣以為境的。如緣荒謬悖理的,反增煩惱的,如緣淫欲,緣怨敵,或是緣土塊木石無意義物,那不發狂成病,就算萬幸,不要說得定了!對治煩惱而漸伏的,如不淨治貪欲,慈悲治瞋恚,緣起治愚癡,界治我執,持息治尋思散亂。這是隨煩惱的增強,而施以不同的對治法門。順於正理的,如以蘊,界,處,緣起,處非處——五種善巧為緣;這五者都是契順於正理而能滅除愚癡的。出世斷惑的總相所緣,是一切法無我,一切法性空。『這些』所緣,都是通於止觀的。如繫心於這些所緣,持心令住,不使流散,不加觀察,這就被稱為「無分別影像」,而是奢摩他——止的所緣了!」(《成佛之道》,pp.310-311)

Comments

導師於《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章」所示之「定學」參考了《瑜伽師地論》等「瑜伽行派」之定法。此處通於止觀之所緣包括(1及2全部):「淨行」、「善巧」、「淨惑」等三種聲聞瑜伽行;但「淨惑」之「出世斷惑的總相所緣」,則是「一切法無我,一切法性空」,乃是大乘般若的「一切法無我,一切法性空」觀法。請參考導師以下所示:

 

「勤修觀行的瑜伽師,不外乎止——奢摩他(śamatha)與觀——毘鉢舍那(vipaśyanā),止觀於所緣而安心。所緣有三:「淨行」是對治煩惱偏重的不同方便,就是五停心——不淨,慈愍,緣性緣起,界差別,安那般那念。「善巧」是於法無倒了知的,是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淨惑」是斷除煩惱的:世間道斷惑,是粗、靜——厭下欣上的定法;出世道斷惑,是四諦(十六行相)觀。這一瑜伽行,是聲聞行。《瑜伽師地論》總立「四種所緣境事」:「一、遍滿所緣境事;二、淨行所緣境事;三、善巧所緣境事;四、淨惑所緣境事」。後三者,就是頡隸伐多(Revata)所傳的。《瑜伽師地論》增列「遍滿所緣境事」,內容為一、「有分別影像」——觀;二、「無分別影像」——止;三、「事邊際性」,是盡所有性、如所有性;四、「所作成滿」,是止與觀的修行成就。在《解深密經》的〈分別瑜伽品〉中,佛為彌勒說瑜伽行,就專約「有分別影像境事」等四事(即「遍滿所緣境事」)說;這是與彌勒有關的,大乘的瑜伽行。所以《瑜伽師地論》的四種所緣境事,是在頡隸伐多的,聲聞瑜伽行的基礎上,與彌勒的大乘瑜伽行——「遍滿所緣境事」相結合而成的。」(《印度佛教思想史》,pp.245-246)

 

明顯無分別,及妙輕安樂,是道內外共,由觀成差別。(《成佛之道(增註本)》,p.332)

 

共世間的定道初階,要「由觀」慧而「成」為「差別」:這是世間的,出世間的;小乘的,還是大乘的。這是說,得此未到地定後,如修欣上厭下的六行觀,就次第上升,而成世間的色無色定。如以無常為觀門,漸入無我我所觀,才是聲聞乘的定。如依此,觀法性空不生不滅,與大乘般若相應,就成大乘禪定。(《成佛之道(增註本)》,pp.333 -334)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