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亮 - Sun, 2021-10-31 09:26
姓名或匿稱:
琵紗子
導師在書中提到「《大毘婆沙論》,乃《發智》之釋論,...。《發智》學者得王之護持,乃釋「論」以裁正眾說。凡有部別系,同系諸師,悉致破斥,於譬喻者及分別論者,尤為其彈斥之的。論成,說一切有義大成,一時呈隆盛之勢。然說一切實有,至此而極;機械之分析,亦於此而極,盛之極即衰之始也。如以五根為世第一法,犢子、經量、舊阿毘達磨師並同。古義本就總聚而約特勝以標名,《發智論》自分析之見地,以五根為但心所也,改立心心所法為世第一法。」(《印度之佛教》,pp.173-174)
請問發智論認為「以五根為世第一法」,是指依信進念定慧修行到極致,即能依此世第一法出世?
又發智論「以五根為但心所」,是指五根是有為有漏法?
- 4991 reads
Comments
回應:大毘婆沙論解釋發智論,認為「以五根為世第一法」「以五根為但心所」等語,請問是何意?
讀《印度之佛教》同時,最好能參考《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等導師後期之著作。
一、導師所引《發智論》及《大毘婆沙論》之相關原文:
二、導師的解說:
大眾及分別說系主張:五根唯是無漏的、出世的。
說一切有部與犢子部(及舊阿毘達磨師、持經譬喻師)等主張:世第一法以五根為性,通於有漏(及無漏)。到了《發智論》及《大毘婆沙論》時,有了新的融和綜合解說。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