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三系對如來藏之不同解說

大乘三系對如來藏之不同解說

 

一、就大乘三系(性空唯名系、虛妄唯識系、真常唯心系)而言,我們可以發現,在原始阿含經與部派佛教中可以探索到其淵源,而真常唯心系(即如來藏說),則是大乘佛教的不共法:佛法中通常所講的業、輪迴、性空、緣起,都還是小乘中所共有的,唯有如來藏這一教說,為小乘所沒有的大乘特義,所以太虛大師說為「大乘不共小乘的特質」;而印順導師則稱其為「別教」。如來藏說在發展中結合了阿含經的「心清淨,為客塵所染」(成為如來藏之自性清淨心);另引入大眾部之「如來色身實無邊際……諸佛壽量亦無邊際」說;通過「法身遍在」、「涅槃常住」(此為佛弟子對於佛陀涅槃以後,永恆的懷念而引發之思想)及「華嚴」等大乘經之「法法平等」、「法法涉入」等思想孕育完成。

 二、大乘三系即大乘佛法對於「生死輪迴」及「涅槃解脫」二大問題的不同說明。

  (甲)真常唯心系之如來藏說

1.「如來藏」有三義:「胎藏」、「界藏」、「攝藏」,胎藏為根本意義,指出如來之光明智慧莊嚴相好,在一切眾生之中本來具足,但未顯發,故以「如來藏」得名。它是直從眾生心中點出那自性清淨心,如《央掘魔羅經》說:「如來心於人生身中,具足無量相好,清淨莊嚴」,《大般涅槃經》更說:「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於是如來藏說便與真常我、真常心──真常唯心論,不可分離了。

2.《楞伽經》說:「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兒,變現諸趣。…自性無垢,畢竟清淨」,此中說明了,依如來藏,成立生死與涅槃,眾生與佛,所以是「善與不善因」,也就是如來藏為不善的生死雜染因,也為善的清淨佛果因。《勝鬘經》亦說:「有二種如來藏空智;世尊,空如來藏,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世尊,不空如來藏,遍於恒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本經成立清淨因(不空如來藏)──眾生身中本自具足之無漏清淨功德,由此而有菩提涅槃,這稱性功德是超越時空的永恒常在。而雜染依(空如來藏),卻是外礫的,寄附在清淨的如來藏上,這稱為「客塵煩惱」,眾生,因此而生死輪迴,但這有漏煩惱習氣是與如來藏相離相異而不相應的,故稱為空如來藏。試以圖表列之:

            ┌善 因
    ┌清淨因(涅槃)┤     ……………本自具足無量功德
    │       └不空如來藏
如來藏─┤………………………………………「自性無垢畢竟清淨」
    │       ┌不 善 因
    └雜染依(生死)┤    ……寄附於清淨如來藏中,與之不相應
            └空如來藏

3. 為佛性(如來藏)本有論,認為一切眾生均能成佛。

4. 空性(真如法性)與心識(清淨心)融成一片,無二無別。

5. 如來藏法門是「法身有色說」。從如來常恒不變,論到眾生因位,就是眾生有如來藏。如來涅槃(或法身)是有色的,如來藏當然也有色相。如《楞伽經》說:「如來藏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入於一切眾生身中」。

(乙)虛妄唯識系之如來藏說

1. 如來藏即是真如,也即是圓成實性,法性,法空性,法無我性,因為眾生未能證悟真如,真如為煩惱所遮蔽,不能顯發出來,所以稱為如來藏。而唯識學者說,一切法依阿賴耶識而現起,所以如來藏即阿賴耶識性─心性。以上是就「空性」與「心識」二者中之空性或「心識」之「性」而言,此為平等無差別法性,並未含攝任何清淨功德。真常學者是將空性與心識打成一片,是在「不一不異」中著重在不異;而唯識則著重在不一,因為真如(空性)是不生不滅的,而心識(虛妄的阿賴耶識)則為有為的生滅無常。

2. 真常者說如來藏為自性清淨心,唯識者認為這是針對心的性而說,阿賴耶識是有為生滅相,而阿賴耶性,即是真如。所以這是約心的不生滅性而說的,並非眾生已有無漏清淨的心。所以唯識認為「如來藏」不能做為生死雜染之因依,因為真如法性平等無差別,如何去說明千差萬別的有為生滅世間?因此要以「阿賴耶識」成立生死流轉與涅槃解脫。

3. 唯識者所稱之無漏真如法性(圓成實性)是寄附之於有漏的阿賴耶識上,而為無漏法界所攝,與真常論者恰恰相反。

4. 真常論者是以「一乘為究竟,三乘為方便」的,因為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具足無量清淨功德,個個可成佛。而唯識學者與此則相反,主張「三乘為究竟,一乘為方便」,認為有些眾生是不能成佛的,要視有無成佛之無漏種子而定。

(丙)中觀(性空唯名系)之如來藏說

1. 中觀學者認為前二系均為方便教,它們均是以「唯心」為本,不了解法空性,認為有空但歸結於不空。而本系則認為是心物緣起之中道─所謂「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沒有一法是不空的。

2. 如來藏為法空性、法無我性之異名,生死與涅槃並不一定要用一個「有我之不變常」的如來藏說及「相續常」的阿賴耶識才能安立。從「諸法無我」作橋樑來貫通生死之「諸行無常」及解脫之「涅槃寂靜」,所以「三法印」發展而成之「一切法空性」之一實相印,即可成立生死與涅槃,關鍵僅在般若與空性相應(無為)及不相應(有為)而已! 

 3. 依於性空緣起的深義,所以是確信「一乘」的,認為一切眾生均有成佛之「可能性」,但並不像真常學者,說是本具一切稱性功德。不像唯識學者,說阿賴耶識,本有一切無漏種子,中觀者信解因果如幻的三世觀,染淨無實的隨緣觀,決不會落入非先有自性不可的見地。

4.《法華經》的繫珠喻,一般均認為是佛性本有論,實際是「珠因他人之施與而有」(如同菩提心是因善知識之教授而留駐心中,久而忘失,經人提醒而記得),因此這是佛性緣起論,如《法華經》上說:「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

.結論:

(一)「如來」一詞所有的兩種意義,是佛法與世俗神教的差別(佛教之如來指的是如諸法安隱道而來;而神教者則視為是生死輪迴之生命主體)。

(二) 在佛法中,不但五蘊無我,即使證入正法,也還是無我──「不復見我,唯見正法」。體悟「正法」是自然法,而非人格法,這是佛法與神教的最大區別。

(三) 不過,「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在理論上,指出眾生本有的清淨因,人人可以成佛的可能性。在修行上,不用向外馳求,依於自身的三寶性──如來性,精進修行來求其實現。這一「為人生善」的切要方法,在宗教的實踐精神上,有著高度的價值。

(本文依據《妙雲集》下編《以佛法研究佛法》之〈如來藏之研究〉(第336至340頁)、《如來藏之研究》(第15、45、130頁)、《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1183至1184頁)整理條列而成。原載1986年1月「清涼文教基金會」《清涼簡訊》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