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般若,依无漏习气而显发”一段似应删去

姓名或匿稱: 
刘永恩

         印顺导师《成佛之道》中在讲解“诸法真实义,及证真实慧,无变异差别,是故无别乘”时说到:“无为般若,依无漏习气而显发 ,不是刹那生灭法。所以,这所证真如与能证的正智,都是「无变异」的。真如虽在缠而还是这样,离垢清净也还是这样,没有变异;正智是法性相应的无为功德,也没有变异。这都是无「差别」的”,这段话,我总觉得有些不协调,似乎放错了地方,是不是本书校对的失误呢?是不是以删去为宜呢?也许厚观法师也有感于此,所以才不得不方便地将“无漏习气”解释成“无漏、无习气”吧?导师对于大乘三系的融贯,主要是从“一切法无性 善入者能入 ”到“智者善贯摄 一道一清净”间之部分而体现出来的,是依照《楞伽经》和《解深密经》,抉择三系之根本旨趣,而归宗于性空,和后来发展出的虚妄唯识论及真常唯心论之立场并不相同。大乘不共法章多涉及佛之因行果德,与此相关之教典多属于真常唯心系,经佛弟子信仰、理想、体验、推理等而方便安立,能策发学佛之仰慕,而并不代表佛境之实际,所以导师在“大乘经怎么说,我便怎么说”的态度下,不妨合理地引用,华严十地说发展于印度,中国同样也发展出十行、十住、十回向的具体阶位,不论发展于印度还是中国,情形是相似的,合理部分,也不妨方便引用。对于理想的信仰的(必要的),并且难以抉择的,在不违反性空宗旨的原则下,自然是原样保留可也,但对于明显不合于性空义的,当然应予以合理抉择,因为这里讲的成佛之道,是对佛法的抉择,而不是对经论的解释。文中“无为般若,依无漏习气而显发”这一段,似乎并不合理,对于解释颂文也似乎并不必要(因为这是为了解释真理没有差别,而会三归一),似乎应该删去。

Comments

永恩法友指出之頌文及解說,經查導師於1994年親自重新考訂之《成佛之道》(增注本),與導師1960年最初寫成之《成佛之道》內容,完全一致,可見此乃導師之「定說」。導師堅持大乘,倡導「人間佛教」之「智深悲廣」,非我們這些後學弟子輩們所「望塵莫及」,然而若有用心之法友研讀導師著作,而有不同之見解,亦是隨喜之事,我們遵循導師「學尚自由,不強人以從己」之教導,予以尊重。

導師曾表示:並不以空自居而捨棄一切方便。兹引數則導師之提示與永恩法友共勉:

 

 我雖對性空有廣泛的同情,贊同「性空見」,然在佛法的流行中,覺得世諦流布的三大系,對佛法是互有利弊的(見『空有之間』)。所以我說大乘三系,雖贊揚性空,但只是辨了義與不了義(不了義,只是不究竟,不是全部要不得的),而且予以貫攝,如『成佛之道』說……「方便轉轉勝,法空性無二,智者善貫攝,一道一清淨」。(<<華雨集第五冊>> p.274~p.275)

 

「從(佛法)長期的發展來看,每一階段聖典的特色,是:一、以『相應部』為主的四阿含,是佛法的第一義悉檀。無邊的甚深法義,都從此根源而流衍出來。二、大乘佛法初期的大乘空相應教,以遣除一切情執,契入無我空性為主,重在對治悉檀(「如來說空法,為離諸見故」)。三、大乘佛教後期,為真常不空的如來藏(佛性)教,點出眾生心自性清淨,為生善、解脫、成佛的本因,重在為人生善悉檀(如來藏佛性的根源──心性本淨,我在『唯識學探源』中,早就說到:心性本淨,在轉凡成聖的實踐上,有它特殊的意義)。四、祕密大乘佛法流行,(這是)劣慧諸眾生,以癡愛自蔽,唯依於有著。……為度彼等故,隨順說是法(或說:「劣慧所不堪,且存有相說」),重在世間悉檀。佛法一切聖典的集成,只是四大宗趣的重點開展,在不同適應的底裏,直接於佛陀自證的真實。……佛法的世間悉檀,還是勝於世間的神教,因為這還有傾向於解脫的成分」。(<<華雨集第五冊>>p.276 ~ p.277)

 

 龍樹的『中論』,固然是說一切法空,然『中論』也說:「一切實非實,亦實亦非實,非實非非實,是名諸佛法」;佛法是不妨說實有的。又龍樹『大智度論』說:

諸佛法無量,有如大海,隨眾意故種種說法。……如是等種種異說,無智聞之,謂為乖錯;智者入三種法門,觀一切佛語皆是實法,不相違背」。…。

    佛(的教)法,是隨順眾生意而說的。如知道一切是應機說法,那適應人心而展開的無邊佛法,似乎說有實(性)、說無實(性)等,各各不同,而在般若離執(佛法是滅煩惱處)中,能貫攝無礙。如『大品般若經』說:「新發意菩薩,聞是一切法皆畢竟性空,乃至涅槃亦皆如幻,心則驚怖(有退失佛法信心的可能)。為是新發意菩薩故,分別(說:)生滅者如化,不生不滅者不如化」。不如化的、不生不滅的涅槃,不正是如化生滅外,別有不生不滅的常住涅槃嗎?如知道,這是適應初機的方便攝受,那是大善巧,與一切法如幻如化說,有什麼可諍呢!(<<華雨集第五冊>>p.279 ~ p.281)

 

民國四十四年,我在『福嚴閒話』中說:

    「予學尚自由,不強人以從己,這是我的一貫作風。……我自覺到,我所理解的佛法,所授與人的,不一定就夠圓滿」。

    「大家在初學期間,應當從博學中,求得廣泛的了解,然後再隨各人的根性好樂,選擇一門深入,這無論是中觀、唯識,或天台、賢首,都好」。

    「對於整個佛法,有了廣泛的認識,然後依著本人(各人自己)的思想見解,認為那宗的教理究竟了義,或者更能適應現代思潮,引導世道人心(向上),那末儘可隨意去研究,去弘揚。祇要真切明了,不作門戶之見而抹煞其他,因為這等於破壞完整的佛法,廢棄無邊的佛法」。(<<華雨集第五冊>>p.281 ~ p.282)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