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道場」是何意?

姓名或匿稱: 
BJ

閱讀【寶積經講記】第三二頁第一行,提到

「....一直到最後身菩薩,坐道場成佛時,...」,

請問各位師長,「坐道場」是何意?

 

Comments

道場,《丁福保佛學辭典》說:「梵語菩提曼拏羅Bodhimandala,謂佛成聖道之處。中印度摩竭陀國尼連禪側,菩提樹下之金剛座是也。」《華雨集第一冊》141頁說:「道場,即是菩提場。『道』是菩提──覺的異譯」。142頁接著說:「由於釋迦佛在印度尼連禪河邊的菩提樹下得到菩提,所以這個地方便被稱為菩提場,這是就事相上說。『菩提場』的場,即處所,凡菩提所依之處,或是依之而可以成就菩提的,都可以名為菩提場。」《中論卷第一》提到:「如般若波羅蜜中說:『佛告須菩提。菩薩坐道場時,觀十二因緣,如虛空不可盡。』」這樣看來,坐道場是菩薩修道歷程中成佛前的一段因行,個人理解,坐道場也可引申為成佛的意涵,如《寶積經講記》p.76 ~ p.77的一段文:

迦葉!譬如一切大地,眾生所用,無分別心,不求其報。菩薩亦爾,從初發心,至坐道場,一切眾生皆蒙利益,心無分別,不求其報。

    在譬喻的讚說功德中,共十九喻,分為九類﹔先以四大來譬說。四大,即地、水、火、風。這裡的四大,約世俗的假名四大說,不約極微說。    一、地喻:「如一切大地,眾生所用」。五趣(地獄、餓鬼、旁生、人、

地居天)眾生,都依大地而住:穿的、喫的、用的﹔居住睡眠,行來出入,一切都依大地。對眾生來說,大地的恩德太大了!然而大地「無分別心」,不會想到這些,對眾生也「不求其報」。菩薩也是這樣:「從初發心,至坐道場」成佛,隨時隨處,利益眾生。」論文說「從初發心,至坐道場」,雖沒有提到「成佛」,而有「從初發心,至成佛」的意涵。

多聞思版主

 

前則回應提到坐道場是菩薩修道歷程中成佛前的一段因行,後面加了我個人的意見說坐道場也可引申為成佛的意涵。爲避免讓法友誤以為「坐道場」等同「成佛」,謹再作一補充。

有些經論只見「求坐道場」、「菩薩必坐道場」、「如是學者疾坐道場」、「如是學者速坐道場」等而沒有提到求成佛或成佛,如《尊婆須蜜論》卷8提到「菩薩發心以來求坐道場,從此以來不入泥犁,不入畜生、餓鬼,不生貧窮處、裸跣中。」 我們知道菩薩是發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這裡雖未明言說「求成佛」而說「求坐道場」,似乎可以將「求坐道場」解讀為「求成佛」。又如《小品般若經》卷8說:「菩薩如是學者則到諸學彼岸。如是學者魔若魔民不能降伏。如是學者疾得阿毘跋致。如是學者疾坐道場。」這「疾坐道場」在對應的《大般若經》(第四會)是「速當安坐妙菩提座」,而其他好多出現「疾當安坐妙菩提座」的地方,其後都還有「證得無上正等菩提」這一句,這是較完整的句型。

真正分別,坐道場與成佛是不同的,如對讀《大智度論》卷83的經文與論述,可能比較明確而易解:。

一、(經)

《大智度論》卷83〈70 三惠品〉:

須菩提言:「世尊!行般若波羅蜜,生般若波羅蜜,修般若波羅蜜,應幾時?」

佛言:「從初發意乃至坐道場,應行、應生、應修般若波羅蜜。」(CBETA, T25, no. 1509, p. 641, c14-17)

 

二、(論)

《大智度論》卷83〈70 三惠品〉:

問曰:般若波羅蜜無量無限,何以故道場為限

答曰:先已答,是「般若」到佛心中轉名「薩婆若」;理雖一,名變故,言「至道場應行」。

菩薩至道場,發意已來所得諸法皆捨,得無礙解脫故,皆通達三世。」(CBETA, T25, no. 1509, p. 643, b3-8)

 

以下再引導師對《大智度論》卷27的解釋供大家參考:

 

一、《大智度論》卷271 序品〉:

初發心乃至坐道場,於其中間一切善法,盡名為道。

此道中分別思惟而行,是名道智;如此經後說:「道智是菩薩事。」

問曰:佛道事已備故,不名道智;阿羅漢、辟支佛諸功德未備,何以不名道智?

答曰:阿羅漢、辟支佛道,自於所行亦辦,是故不名道智,道是行相故。

復次,此經中說聲聞、辟支佛,聲聞中不攝三道故此中不說。佛道大故,名為道智;聲聞、辟支佛道小故,不名道智。(CBETA, T25, no. 1509, p. 259, b9-18)

 

二、華雨集第五冊p.112 ~ p.113

所以一切智與一切種智,是佛智;道(種)智是菩薩智,....。道,無論是道慧、道種慧,或道智、道種智,總之是菩薩的智慧,論文說得非常明白,如說:

初發心乃至坐道場,於其中間一切善法,盡名為。此道中思惟分別而行,是名道智,如此經後說:道智是菩薩事」。

    「問曰:佛,道事已備故,不名道智;阿羅漢,辟支佛諸功德未備,何以不名道智?答曰:阿羅漢,辟支佛道,自於所行亦辦,是故不名道智,道是行相故。……(菩薩所修成)佛(之)道,大故,名為道智;聲聞辟支佛(所修之)道,小故,不名道智」。

    道智是菩薩智,「道是行相」,也就是修行的道。佛已修行圓滿,更無可修,所以不名道智,名為一切智與一切種智。二乘中,阿羅漢與辟支佛,也是「所作已辦」,與佛同樣的稱為「無學」,所以二乘不名為道智。本來,二乘的因行,也是可以名為道的,但比佛的因行──菩薩遍學一切道來說,微不足道,所以不名為道智,而道智與道種智,成為菩薩智的專稱。總之,在『智論』卷二七中,「一心中得」的,是一切智與一切種智──佛智;道智或道種智是菩薩智,論文是非常明白的!

多聞思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