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本中心即日起增闢二項平台:厚觀法師(一)法音宣流、(二)佛典故事,歡迎法友們點閱聆聽,增長見聞。

more

本中心網站現階段提供七項佛法討論平台新註冊者請閱討論規則):
(一)法音宣流(《大智度論》要義):《大智度論》相傳為龍樹菩薩所作,此論被譽為「佛教百科全書」,在文獻上、修行實踐上,皆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厚觀法師曾對一百卷的《大智度論》有完整的解說,由於數量龐大,故從中擷取部分重要的法義剪輯成「《大智度論》要義」,方便大家理解《大智度論》的大要,若欲知詳細內容,還請參閱:https://video.lwdh.org.tw/html/dzdl/dzdl00.html
(二)佛典故事:《大智度論》除了廣釋《般若波羅蜜經》之外,還藉助許多生動的故事、巧妙的譬喻解說深奧的教理。此「佛典故事」的內容,即是從厚觀法師講解《大智度論》的影片中擷取而成,與大家分享。
(三)印順導師著作答客問:法友若提出導師著作相關疑難問題,版主將會盡速回應,但僅限來客一問,版主一答(欲續問者可另再立新問題)。
(四)法海涓滴:提供網友「廣學多聞、受用法味」之園地。歡迎法友們分享心得或回應討論。
(五)聞思隨筆:介紹印順導師著作的特色,分享版主的「投稿文章、聞思心得及演講講綱或講義」,歡迎網友回應討論。
(六)舉辦佛法網路讀書會
(七)佛法討論區,歡迎法友分享佛法的體會與討論。

疑惑解決!

姓名或匿稱: 
幼稚佛子
感恩版主於百忙之中仍給予了指導,也為自己的偏激觀點深表歉意。收到答復,滿心歡喜(一直擔心自己的戲論不會受到理會),在這簡單扼要的答復中,自己深受感動,倍加慚愧。更加看到了導師的影子,法脈的薪火相傳:總是以全體佛法為重。 更為自己的狹小心量而慚愧,自己今後當好好深入導師的著作! 感恩版主!

中陰身的疑惑

姓名或匿稱: 
幼稚佛子
版主好!在我自己的學法信念中:我是不接受中陰身,甚至認為沒有中陰身的。但又不是很肯定自己的知見是否正確,是否符合純正的佛法,是否落入邊見(有或無,自己是堅持無中陰身)?因為看到導師的《佛法是救世之光》書中,講地藏菩薩時有提到中陰身以及救度,稍稍起了一點兒疑惑。當時自己認為那是導師的方便之說吧!可後來在性廣尼師的《人間佛教的禪法及其當代實踐》中,也提到了中陰救度。雖然她批判了修法的偏離純正佛法,但我覺得還是成立了中陰身的說法。所以我才起了深疑惑:中陰身到底有沒有?! 「釋尊的中道行,與神教相反,從人與人──自他的合理行為,深化到內心,擴大到一切有情,無邊世界。從人本的立埸,使德行從神的意旨中解放出來。『中含』『伽彌尼經』說:「梵志(婆羅門)自高,事若干天,若眾生命終者,彼能令自在往來善處,生於天上」。這種神教的祈禱,祭師的神權,佛以為,這等於投石水中,站在岸上祈禱,希望大石會浮起來。實則我們前途的苦樂,決定於我們行業的善惡,決不會因天神與祭師的祈禱而有所改變。所以說:「奉事日月水火,唱言扶接我去生梵天者,無有是處」(長含三明經)。」出自導師的《佛法概論》。 依導師的這段文字來看:假如中陰救度有意義的話,那跟婆羅門這種思想有什麼差別呢?!難道說婆羅門能力差,『唱言扶接我去梵天者,無有是處』;而三寶力量殊勝,可以達到中陰救度?!

關於中陰身的疑惑之:問題延伸

姓名或匿稱: 
幼稚佛子

非常感恩常不輕版主的慈悲指導,看到問題有了回復,滿心歡喜,解答也十分滿意!但自己的有見深厚,還有微細疑惑需要破除,所以還需請教版主指導!

關於中陰身的疑惑

姓名或匿稱: 
幼稚佛子

首先,以此幼稚的問題發問表示歉意,有勞法友們的慈悲指導。 另外,不知道此一問題算不算十四無記的範圍? 問題是:到底有沒有中陰身,到底需不需要中陰身?我希望得到的是:純正佛法的見解,不是部派,不是後期佛法,也不是密乘的觀點。

中观的【自性】和唯识的【自性】

姓名或匿稱: 
夏湖蓝

印顺老法师的《中观今論》太难读,所以上网看看其他法师是怎么讲的。

看到体方法师解释序言:如唯识学者,在“爱非爱缘起”外,别立大乘不共的“自性缘起”:

体方法师说道:

自性缘起。我们大乘佛法你们听过自性缘起吗?听过。每一个都听过。那这个自性缘起本身的问题就出来了,已经告诉你了,是无自性才是缘起,缘起就是无自性,无自性就是空。好,我们用自性来解释空这样对不对?注意哦!这个很重要哦!空就是讲我们的自性清净啊,那这样对不对?空就在讲我们无自性,注意听!不能讲里面有一个自性。这个重点先把握!我们在大乘法的论义中就不会偏离,所以,缘起即空,是中观大乘最基本而扼要的论题。

这话是对的,我完全同意。可是,我们再看看唯识学的妙境长老怎么说这个【自性缘起】:

「此中依止阿赖耶识诸法生起,是名分别自性缘起。」
第一个自性缘起怎么讲呢?就是依止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而现起一切法,这就叫做分别自性缘起。「自性」就是自体,他本身的体性是不同于他法的。譬如色法,就有色法的体性。地有地的体性,水有水的体性,人有人的体性,风有风的体性,每一法有他本身的体性,所以叫做「自」,就是不同于他法的。又譬如受想行识,受有受的体性,想行识也是各有各的体性,所以叫做自性。每一法的自性都是因缘生起的,由因缘才能生起。「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它才能现起,不然的话它不能现起的,不能生起的。

第十屆《成佛之道》研習營

第十屆《成佛之道》研習營

  ──有次第系統的學習佛法

  《成佛之道》是當代佛學泰斗印順導師所寫的一本學佛指南,本書有系統地整合佛教理論與修行法要,實為佛弟子必讀的普世經典之作。為讓更多人藉由此書,有次第的學習佛法,淨化身心靈,進而促進社會祥和,特舉辦此研習活動。

一、活動時間:104年7月4、5 (週六、日) 上午8:30至下午5:30

二、活動地點:龍山寺板橋文化廣場 (新北市板橋區文化路二段242號7樓)

三、報名方式:

  1 請上「紹印精舍」網站 線上報名 https://goo.gl/s6vClr 

  2 請上「紹印精舍」網站下載「報名表」,填妥後

   Email: saoyin100@gmail.com  或傳真至 (02) 2665-7462;或郵寄至

   232新北市坪林區粗窟村仁里?10-3號「紹印精舍」。電話(02) 2665-8264 

四、報名日期:即日起至 104 年 6 月 25 日,200 人額滿為止。

五、費用:免費(歡迎隨喜贊助)。

六、主辦單位:紹印精舍、龍山寺板橋文化廣場

  協辦單位:十普寺、中華佛教青年會、台北市佛教青年會、佛青文教基金會
       佛教僧伽終身教育學會、靈山文教基金會

七、課程表

時間

7 / 4 (週六)

7 / 5 (週日)

8:30~9:00

報到

報到

9:00~10:00

10:20~11:20

開訓

歸敬三寶

聞法趣入  /果燈法師

 

解脫道  /仁皓法師

 

11:30~1:20

午齋、午休

1:30~2:30

2:40~3:40

人天道  /慧璉法師

菩薩道  /清德法師

4:00~5:30

座談會

1《成佛之道》的信仰與義理的修學
    /葉瑞圻  

佛法與社會關懷  /黃清高

1《成佛之道》對當代僧伽的啟示
    /自
鼐法師

《成佛之道》與《廣論》的比較
    /黃國清

結訓

 

 
八、講師陣容:
(依上課次第)

成佛之道

課程講師

果燈法師:聞法講堂住持、多所佛教單位講師

慧璉法師:圓光、香光佛學院等多所佛教單位講師

仁皓法師:高雄法印講堂教師

清德法師:紹印精舍住持、多所佛教單位講師

座談會講師

葉瑞圻:台北市佛教青年會理事長、腎臟科醫師

黃清高:台北市社會局副局長

自鼐法師:佛教僧伽終身教育學會理事長、香光研究學院研究員

黃國清:南華大學宗教所所長

推廣:

请教关于如何理解“直提当下”与“绵历三世”的问题(永恩)

姓名或匿稱: 
刘永恩

「佛陀開示的修持法,無論是厭,是斷,是修,是觀,不如後代人師的直提「當下」,而是綿歷於三世的。」(《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研究》第94頁)。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请版主及学友们赐教。

勝解正見(空性)與佛法的宗教生命

【印順導師圓寂十週年文稿】

勝解正見(空性)與佛法的宗教生命

文/呂勝強

一、引言

阿蘭若是否需要布薩

姓名或匿稱: 
灝灝

大德慈安:

上次發問沒得到解答,還是感謝回答。不清楚是不是律問題不太能問。不過還是請教另一個問題看看。

"依戒而住的律行,這是住在僧中,也就是大眾共住,納入僧團的。即使為了專修,住阿蘭若,也一定參與半月布薩。"

"修頭陀行,這是少數人。不住僧中,過著個人的生活(頭陀行者與頭陀行者,就是住在附近,也不相組合),但也可以半月來僧中布薩。"

Pages

Subscribe to 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教育中心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