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本中心即日起增闢二項平台:厚觀法師(一)法音宣流、(二)佛典故事,歡迎法友們點閱聆聽,增長見聞。

more

本中心網站現階段提供七項佛法討論平台新註冊者請閱討論規則):
(一)法音宣流(《大智度論》要義):《大智度論》相傳為龍樹菩薩所作,此論被譽為「佛教百科全書」,在文獻上、修行實踐上,皆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厚觀法師曾對一百卷的《大智度論》有完整的解說,由於數量龐大,故從中擷取部分重要的法義剪輯成「《大智度論》要義」,方便大家理解《大智度論》的大要,若欲知詳細內容,還請參閱:https://video.lwdh.org.tw/html/dzdl/dzdl00.html
(二)佛典故事:《大智度論》除了廣釋《般若波羅蜜經》之外,還藉助許多生動的故事、巧妙的譬喻解說深奧的教理。此「佛典故事」的內容,即是從厚觀法師講解《大智度論》的影片中擷取而成,與大家分享。
(三)印順導師著作答客問:法友若提出導師著作相關疑難問題,版主將會盡速回應,但僅限來客一問,版主一答(欲續問者可另再立新問題)。
(四)法海涓滴:提供網友「廣學多聞、受用法味」之園地。歡迎法友們分享心得或回應討論。
(五)聞思隨筆:介紹印順導師著作的特色,分享版主的「投稿文章、聞思心得及演講講綱或講義」,歡迎網友回應討論。
(六)舉辦佛法網路讀書會
(七)佛法討論區,歡迎法友分享佛法的體會與討論。

大智度論要義 419:第十六、十七、十八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

大智度論要義 419:第十六、十七、十八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


MP3 語音檔

大智度論要義 418:第十五空:不可得空

大智度論要義 418:第十五空:不可得空


MP3 語音檔

佛典故事 260:眾生怕苦,如何才能滅苦

佛典故事 260:眾生怕苦,如何才能滅苦


MP3 語音檔

佛典故事 259:若菩薩不墮畜生道,為何菩薩本生作六牙白象

佛典故事 259:若菩薩不墮畜生道,為何菩薩本生作六牙白象


MP3 語音檔

大智度論要義 417:第十四空:一切法空(之四)【聲聞經中何處說法空】

大智度論要義 417:第十四空:一切法空(之四)【聲聞經中何處說法空】


MP3 語音檔

大智度論要義 416:第十四空:一切法空(之三)【聲聞經中為何不多說法空】

大智度論要義 416:第十四空:一切法空(之三)【聲聞經中為何不多說法空】


MP3 語音檔

療癒的品質

療癒的品質

「信仰、實踐、療癒」是我們慈大宗教所辦學的三大宗旨,關注信仰實踐以實現苦痛療癒;但苦痛療癒有不同的層次、品質和級別,對某些人深感痛苦的,對其他人而言卻無關痛癢,甚至甘之如飴,這除了跟性格有關,也關乎平時的修養。 

佛說就「對」 vs. 「對」佛才說

佛說就「對」 vs. 「對」佛才說

佛教所說的道理,是佛教內部的真理?還是佛教說出了真理?換個方式問:所謂的真理,是因其為佛陀所說,還是其本身是真理,佛才說之? 

「特以人類為本而志度一切有情」

人類為本與一切有情的辯證

大乘佛法所顯揚菩薩道的修行實踐,在今日以「人間佛教」的解行模式開展之,亦即「人間佛教」的主張,可說是大乘菩薩義理精神的當代呈現,皆重於深入人間、走入人群的入世修行。然「人間佛教」在現今台灣佛教雖蔚為風潮,然批評仍時而有聞,因走入人間、隨順世間而淺俗化;俗化和淺化似乎是「人間佛教」揮之不去的陰影。然不同的人間佛教固然有俗化之可能,然印順、證嚴師徒二人之「人間佛教」,反而是為了因應、對治俗化;意即,不是印順導師、證嚴上人的「人間佛教」導致俗化,而是正有賴於此一型態的「人間佛教」來防範及導正,使不致於走向俗化,如印順導師著述對於中國佛教的評判反思,其一在於反思俗化的發展。[1]

「哲人雖遠,典型夙昔」

「哲人雖遠,典型夙昔」

──德晟法師《學問僧的生命書寫》推薦序

作為一位以佛教法義為主的探究者,印順導師思想一直是我心中的指路明燈,自認為是印順學派」的一員,從印順佛學中找到自身的歸屬。我所推崇的既在於其學問,亦在於其人格──人菩薩行」的行誼風範,他一生淡泊名利、無欲無爭,所念所想皆是「為佛教,為眾生」。我之推崇其學問,未必是指他博覽群經、著書立說,而主要是他的佛學觀點以及佛法知見乃是我所認同的,我即是順著他的義理詮釋建立起自身的佛法認識。 

Pages

Subscribe to 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教育中心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