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64:如何增益精進(上) |
推廣中心 |
佛典故事 |
佛典故事 188:德護欲以毒飯害佛,佛反而滅其三毒 |
推廣中心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63:精進的利益 |
推廣中心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62:非僅以福德得佛道,要須精進求定慧 |
推廣中心 |
佛典故事 |
佛典故事 187:佛隨智慧行,身口無過失 |
推廣中心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61:精進的要義:斷惡修善 |
推廣中心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60:三種行清淨,具足忍波羅蜜 |
推廣中心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59:於十四無記觀察無礙,是為法忍 |
推廣中心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58:留惑潤生,忍煩惱而不斷盡之方法 |
推廣中心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57:菩薩為何要留惑潤生 |
推廣中心 |
佛典故事 |
佛典故事 186:如何知曉佛都無怖畏 |
推廣中心 |
討論版主題 |
「我」僅僅只是一種幻覺 |
small potatoes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56:忍寒熱、飢渴、老病死等非心法 |
推廣中心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55:面對瞋惱眾生如何修忍辱(之五) |
推廣中心 |
法海涓滴 |
累積在身體的業力 |
Breath in Mind |
法海涓滴 |
情欲、情義與慈悲 |
Breath in Mind |
法海涓滴 |
葷食是障道法 |
Breath in Mind |
法海涓滴 |
「但求來世再遇君」 |
Breath in Mind |
法海涓滴 |
「為知識而知識」 |
Breath in Mind |
法海涓滴 |
去貧與守貧 |
Breath in Mind |
法海涓滴 |
古今修證之根機差異 |
Breath in Mind |
法海涓滴 |
人鬼殊途 |
Breath in Mind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54:面對瞋惱眾生如何修忍辱(之四) |
推廣中心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53:面對瞋惱眾生如何修忍辱(之三) |
推廣中心 |
佛典故事 |
佛典故事 185:佛有四無所畏 |
推廣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