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版主題 |
四禪出現的「捨」是何義? |
大開眼界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52:面對瞋惱眾生如何修忍辱(之二) |
推廣中心 |
佛典故事 |
佛典故事 184:阿那律肉眼失明卻得天眼 |
推廣中心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51:面對瞋惱眾生如何修忍辱(之一) |
推廣中心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50:念三種因緣得供養而降伏自心 |
推廣中心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49:貪著利養,破持戒皮、斷禪定肉、破智慧骨 |
推廣中心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48:忍恭敬供養、忍瞋恚打罵 |
推廣中心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47:修眾生忍得福德,行法忍得智慧 |
推廣中心 |
印順導師著作-答客問 |
法住智涅槃智以及甚深有滅涅槃知見相關問題- 《 空之探究》第三章 |
匿名法友 (not verified)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46:忍的意義:忍耐、體認 |
推廣中心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45:眾生無實,罪不罪不可得 |
推廣中心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44:因持戒能生智慧 |
推廣中心 |
佛典故事 |
佛典故事 183:同樣聽法,三類眾生反應不同 |
推廣中心 |
印順導師著作-答客問 |
玄奘譯本: 以無性為自性 |
匿名法友 (not verified)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43:因持戒能生禪定 |
推廣中心 |
佛典故事 |
佛典故事 182:眾生習性不同,佛皆了知 |
推廣中心 |
討論版主題 |
《空之探究》裏的這段經文出處? |
Li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42:因持戒能生精進 |
推廣中心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41:因持戒能生忍辱 |
推廣中心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40:因持戒引生增上戒、能生三種施 |
推廣中心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39:戒律儀、根律儀 |
推廣中心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38:道德規範、生活規定、僧團公約 |
推廣中心 |
佛典故事 |
佛典故事 181:積習成性,習性難改 |
推廣中心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37:在家持戒亦能出離,為何要出家受戒 |
推廣中心 |
佛典故事 |
佛典故事 180:佛知眾生愛好不同,善巧引導度化 |
推廣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