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36:飲酒有三十五種過失 |
推廣中心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35:妄語有十罪 |
推廣中心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34:佛勸誡羅睺羅勿妄語 |
推廣中心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33:妄語不好,為何人還會妄語 |
推廣中心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32:妄語之失,實語之利 |
推廣中心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31:邪婬有十罪 |
推廣中心 |
佛典故事 |
佛典故事 179:殺人魔指鬘與鈍根周利般陀伽皆得度 |
推廣中心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30:尸羅波羅蜜的意義 |
推廣中心 |
佛典故事 |
佛典故事 178:同樣是人,為何業報各有不同 |
推廣中心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29:偷盜有十種罪 |
推廣中心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28:偷盜戒(不與取戒) |
推廣中心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27:思惟不殺之理 |
推廣中心 |
佛典故事 |
佛典故事 177:臨終惡念如火如毒,勝百歲行力 |
推廣中心 |
印順導師著作-答客問 |
五法是道 |
匿名法友 (not verified)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26:不殺生為最大的布施,殺生有十罪 |
推廣中心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25:破戒的過失 |
推廣中心 |
法音宣流 |
大智度論要義 124:持戒的功德 |
推廣中心 |
佛典故事 |
佛典故事 176:舍利弗不願度百歲老人,佛一度便悟道 |
推廣中心 |
法海涓滴 |
印順佛學影響下的台灣佛教 |
Breath in Mind |
法海涓滴 |
「為佛教,為眾生」之於靜思法脈、慈濟宗門的承傳開展 |
Breath in Mind |
法海涓滴 |
慈濟人與靜思弟子 |
Breath in Mind |
法海涓滴 |
戒律的中道立場 |
Breath in Mind |
法海涓滴 |
人文主義的中道精神 |
Breath in Mind |
法海涓滴 |
中道平衡的學術研究 |
Breath in Mind |
法海涓滴 |
佛弟子與佛教徒 |
Breath in Mi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