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學探源-第三項 十支說的解說

第三項 十支說的解說

一、依胎生學為基礎的觸境繫心觀:有時釋尊依識緣名色乃至生緣老死的十支說,說明緣起。十支說的要義,是在逐物流轉的基礎上,進一步的說明觸境繫心的過程。這又可以分為兩類:一、依胎生學為前提,二、依認識論為前提。第一類,像《中阿含》第二四卷的《大因經》。經中把六入支含攝在觸支裡,名義上只有九支。雖趙宋施護異譯的《大生義經》具足十支,但從各方面考察,九支是本經原始的真相。理由是:(一)、《長阿含》第一〇卷的《大緣方便經》,也是佛為阿難說的;只要彼此對照一下,就可以知道這是一經兩編。在《大緣方便經》裡,總標雖有十二支,而在一一解說的時候,也只有九支。(二)、後漢安世高譯的《人本欲生經》,是《大緣經》的異譯,也只有九支。(三)、《大緣經》的巴利文本,也只有九支。(四)、有部論典,凡是說到《大緣經》的,也一律是九支。這樣,就依九支來解說。

生死流轉,確是依染著生命塵世的渴愛為原因的。但愛是心所之一,它的生起和活動,也不能無因。考慮到愛的因緣,就發現了受。「受」,是心的領納作用,有樂受、苦受、捨受三種。在觸對境界而生了別認識的時候,在心上現起所知意像的時候,必然帶有一種情緒──隨順,或者違反自己的意樂。這或順或違的欣喜,憂戚的情緒,就叫受。這受要依感覺才能引發,所以受又依六入觸為緣而生。「六入觸」,就是依眼、耳、鼻、舌、身、意取境的六根,而生起眼觸、耳觸到意觸。這六觸,可說是認識作用的開始。六入生起覺觸,一定要有所觸的對象,因此,六入觸又以名色為因緣。「名色」的色,是色蘊;名是受、想、行、識四蘊。這五蘊──名色,可以總攝一切精神與物質。名色是六入觸所取的,所以是認識的對象。緣名色有六入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的四支,說明了觸境繫心的過程。名色,是認識的對象。六入觸,是以感覺的機構作關鍵,讓客觀的名色反映到六根門頭來;六根攝取名色的影像,生起主觀的感覺,才成為認識。這認識,因受名色的波動,泛起了欣喜憂戚的情緒。到這裡,因味(受)著對象,被環境的束縛轉移,不得自在。愛呢,因內心苦樂的繫著,開始用它主動的姿態,對生命塵世而傾向、戀慕。追逐外境的形勢,已像四河入海一樣,唯有一直向前奔放。不是大力龍王,有誰能使它反流呢!實際上,外境並沒有繫縛內心的力量,完全是因內心的味著、染愛,才自己鎖縛著自己。觸境繫心的緣起觀,到此可以告一段落。

進一步觀察:名色要從識而有,所以說「識緣名色」。但識也還要依託名色才能存在,所以又說「名色緣識」。識與名色,相依相緣而存在;《雜阿含經》(卷一二‧二八八經),曾用束蘆的比喻,說明它的相互依存性:

「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

識與名色的相互依存關係,不是站在認識論的立場,說明有主觀才有客觀,有客觀才有主觀。依經文看來,釋尊的本意,是從探索認識活動的根源,觸發到生命相依相持而存在的見地。名色,確乎可以概括內外一切的物質與精神,概括認識的一切對象,但經中每每用它代表有情身心組織的全體。這正和五蘊一樣,它能總括一切有為法,經中卻又常把它解說為有情組織的要素。名色既是有情身心組織的總名,當然要追問它從何而來?從父精母血的和合,漸漸發達到成人,其中主要的原因,不能不說是識。識是初入母胎的識,因識的入胎,名色才能漸漸的增長、廣大起來。不但胎兒是這樣,就是出胎以後少年到成人,假使識一旦離身,我們的身心組織立刻要崩潰腐壞。這是很明顯的事實,所以說名色以識為緣。再看這入胎識,倘使沒有名色作它的依託,識也不能相續存在(沒有離開物質的精神),也不能從生命的潛流(生前死後的生命),攔入現實的生命界。這不但初入胎是如此,就是少年、成人,也每每因身體的損害,使生命無法維持而中夭,所以又說「名色緣識」。這識與名色的相互關係,正像《大緣方便經》所啟示的:

「阿難!緣識有名色,此為何義?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出胎,嬰孩壞敗,名色得增長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識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阿難!我以是緣,知名色由識,緣識有名色。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緣名色有識,此為何義?若識不住名色,則識無住處;若無住處,寧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名色,寧有識不?答曰:無也。阿難!我以此緣,知識由名色,緣名色有識。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識與名色,是同時相依而共存的,經文說得非常明白。名色支中有識蘊,同時又有識支,這二識同時,似乎不是六識論者所能圓滿解說的。後來大乘唯識學的結生相續,執持根身,六識所依的本識,就根據這個思想,也就是這緣起支的具體說明。認識作用,要有現實生命靈活的存在作根據,所以在觸境繫心以後,更說明了生命依持的緣起觀。

二、依認識論為基礎的觸境繫心觀:純粹從認識論的見地,說明觸境繫心的十支說,像《雜阿含經》(卷一二‧二九四經)。凡是說識支是六識的,也可以參考。因為入胎識是不通於六識的;說六識,一定是指認識六塵境界的了別識。

受緣愛、觸緣受,與上面所說相同。觸是認識的開始,就是感覺。感覺的發生,要依感覺機構的活動,所以觸是以六入為緣的。雖然,六入的存在,並不因認識的生起而有。但六入不是我們現量能夠了知,要依客觀的名色反映而引起認識作用,才能比量知道,所以六入是以名色為緣。所認識的名色,不能離開能知的六識而知它的存在。我們所認識的一切,沒有不經過認識而能知它的形相。簡單的說,離去主觀的認識,客觀的存在是無意義的。因此,名色要依識為緣。依認識論的見地,說明識、名色、六入、觸的次第,受了形式上的拘束,意義不大明顯。假使能從佛教認識論的見解,作較自由的觀察,那可以說識支是識,名色支是境,六入支是根,因這三者的和合便能生觸。在觸支以前,建立識、名色、六入三支,不外乎敘述構成認識的條件。又依《雜阿含經》「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緣生觸,此六觸入所觸」看來,識與名色,是主觀客觀的對立,經過感覺機關六入的聯合,才能生觸,觸是認識作用的開始;識是有認識作用的心識當體。總之,「二和生識,三和合觸」,是佛教的常談。用它來配合緣起支的次第,形式上總難免有些參差。倘能從多方面去解釋它,這識、名色、六入、觸四支的意義,也就顯而易見了。

回應

近日接触些南传尊者的著作,处处可见结生识;回溯导师的文章,提到

名色支中有識蘊,同時又有識支,這二識同時,似乎不是六識論者所能圓滿解說的。

依杂阿含39经:

比丘!彼五種子者,譬:取陰俱識;地界者,譬:四識住;水界者,譬:貪喜四取緣識住,何等為四?於色中識住,色,喜貪潤澤,生長增廣;於受、想、行中識住,緣受、想、行,貪喜潤澤,生長增廣,比丘!識於中若來、若去、若住、若沒、若生長增廣。

再依雜阿含58經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隨喜,而白佛言:「世尊為說五陰即受,善哉所說!今當更問:世尊!陰即受,為五陰異受耶?」佛告比丘:「非五陰即受;亦非五陰異受,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

令人费解的是,十二缘起的识支难道不就是执取四蕴的识蕴吗,为何还需要一个结生识或是其他什么识呢?识蕴自然是分别为性,然而在五蕴和合这样一个现状中,识还有攀缘四蕴的能力,四蕴就是识的食物(识食),或者说,识对于名色的分别作用发生本身就意味着识对名色的贪爱而发生的识与名色的触。

 識緣名色:个人的理解是:五蕴各走各路时,不成为一个名色的整体;当识发生对名色的爱染取著(住)如此作用时,或者说识正在分别四蕴,此时可说五蕴为一个名色的整体。

后一世的五蕴生起与当下五蕴的发生在根本上有相同处,所以可观察当下五蕴的生灭:

现在的识与四蕴相依相待,识在分别四蕴(无明触发生),有苦有乐,然而不正思维执取五蕴为我、我所、神,生爱染,取著(住)于四蕴,即发生未来的识对未来四蕴的追逐,继续和合(触)成名色。

肯定地说,十二缘起的识支就是执取四蕴,以四蕴为食,追逐四蕴(食物)的识蕴。美味的食物自然是吃了还想吃,于是有名色的相续。

 

 

《唯識學探源》這一節在解說十支緣起,分別依胎生學與認識論的角度來說明。依胎生學為基礎來探討識,從生死流轉推究其因而得愛、受、觸、六入、名色、識。論及名色的來源導師說的很明白:「其中主要的原因,不能不說是識。識是初入母胎的識,因識的入胎,名色才能漸漸的增長、廣大起來。」初入母胎的識簡稱入胎識,或作續生心、結生識、細心、細識等。經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中觀論頌講記》p.518 ~ p.519說:「沒有名色,入胎識是無從立足的。不過在新生命的最初發現上,有取識的忽爾現前,為新生命的開始,所以特名為識支。這識是微細的心識,還是粗顯的心識?龍樹在《智論》說有細心,這識支應該指微細心識」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卷第九十》說:「初入胎識是名色因」。羽生法友「肯定地说,十二缘起的识支就是执取四蕴,以四蕴为食,追逐四蕴(食物)的识蕴。」執取是愛增,愛因觸,受因觸,觸因六入,六入因名色,《大智度論卷第九十》接著說:「識名色在胎中。此中雖有六入,未成就、未可用故,未得名字。」六入旣未可用,又何能有觸、受、愛、取?

多聞思版主

很是感动KatieSea的耐心回应,您说得很对,我有尝试引入缘起法中觸、受、愛、取来描述识对于名色的取著,或者说,在宏观行为之外,觸、受、愛、取同样可以描述五蕴(内法)的造作。导师有讲,十二缘起核心是觸、受、愛、取、有,个人以为六入之前主要在讲根身的成熟,只是形式上的完整而已。

北傳:雜阿含44經

云何若生則繫著?愚癡無聞凡夫於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故,於色愛喜、讚歎、取著,於色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色若變、若異,心隨變異;心隨變異故,則攝受心住;攝受心住故,則生恐怖、障礙、顧念,以生繫著故;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生[則]繫著。

此经可足够说明。只是难道这不是佛法的基本认识,我又多了一虚妄分别?

佛陀在四念处,或是其他经文里出现内、外。个人的理解是对于五蕴可以有内、外两种观察方法与内容。外就是平常显露的粗大五蕴,这个好理解。内就是隐晦的五蕴,这是有关于五蕴和合如何发生(或说识蕴如何取著名色),这个过程同样可以由觸、受、愛、取来说明。而内法的流转是我我所取的关键所在。

同时我揣测,四禅的实际就是止息外法(粗大五蕴,对五欲的追逐),直观内法。而四禅中的喜、乐,或可作如此理解:

乐=识蕴与四蕴相触的苦乐感受

喜= 识蕴对四蕴的喜爱情绪(三爱),在执有我我所的错误认识下,喜爱是绝对的,不论苦乐,因此发生绝对的取著。其中也夹杂着忧,喜忧俱是对名色无常变化认识之后引发的情绪。当然,喜爱占据绝对地位。

三禅以上就是拨开浓烈的喜爱迷雾,观察识蕴与名色单纯的苦乐发生,由此生厌。此过程也可以参考北傳:中阿含43經(不过这篇不专指禅修,似乎说不经过禅定,直接下手未尝不可)。

可能难以想象,但是直观来看似乎就是如此。

釋尊體證了法爾如是的緣起法,又給弟子們解說。所以從緣起中心的見地考察起來,可說整個佛法是緣起法門多方面的善巧說明。佛弟子,也沒有不從這裡得到悟證。或者以為佛說的法門很多,像蘊、處、界、諦……,為什麼偏取緣起作中心呢?要知道,這些都是在說明緣起的某一部分,並不是離開緣起另有建立。像五蘊,就是緣起名色支的詳細解說。眾生於五蘊「不知、不明(無明)、不斷、不離欲」(愛),才流轉在生死裡。假使能「如實知、心厭、離欲」,便能解脫。這樣去理解,佛說五蘊才有深切的意義。六處,是以六入支為中心來說明緣起。《雜阿含經》的〈六入誦〉,詳細的說明內六入(六入)、外六入(名色)、六識(識)、六觸(觸)、六受(受)、六愛(愛),它在開示緣起支,是最明白不過的。六入,從認識論的見地,說明緣起的所以生起和還滅。特別注重守護六根,在見色、聞聲的時候,不隨外境而起貪、瞋,以達到出離生死的目的。(<<唯識學探源>>p.7 ~ p.8)

 

另外可以回頭參酌本節第二段(二、依認識論為基礎的觸境繫心觀)的說明。

多聞思版主

多谢您的回应,本人愚痴,有时不知该向对方表达什么才能说清楚自己意图,那么最后作一说明。

1,眾生於五蘊「不知、不明(無明)、不斷、不離欲」(愛):诸行不离五蕴,这些发生不过是五蕴的微细部分,无明是想(触发生时候的想),贪爱是行;五蕴紧缚的内在发生就是观止的核心内容。

2,六入中核心是身根,其他只是人世的果报,世间有情总有。人类胎儿,眼耳鼻舌尚未成熟前,身根已经在起作用,此时发生两个认知:

A、:识认知身(内色),此身(内色)为我我所;

B、身根:识依于身(内色)认知外界(外色),即通常意义上的触境。

前者就是五蕴紧缚的内在发生,此间的色是身(内色),意识直接了别;

羽生法友您好:

很高興看到法友如此認真參與討論,在此建議您註冊成為會員。

註冊網址為:

http://yinshun-edu.org.tw/zh-hant/user/register

註冊後您的留言即可直接發佈,無需經過審核,也可以修改所留言的內容,歡迎您的加入。

您於2012-05-23 21:56 的回應提到「令人费解的是,十二缘起的识支难道不就是执取四蕴的识蕴吗,为何还需要一个结生识或是其他什么识呢?」然後結論「肯定地说,十二缘起的识支就是执取四蕴,以四蕴为食,追逐四蕴(食物)的识蕴。」依您的結論,識支就是識蘊。我的理解,識支與識蘊是有不同的,這幾次引文所討論的主要在分別識支與識蘊。

多聞思版主

        看了羽生法友和多闻思版主的讨论,主要围绕识支是否等同于识蕴这一主要问题,对此我的理解是,十二支中的识和五蕴中的识,虽然同用一个名字,但其内涵有不同侧重,有关联但不能等同。识蕴是指有情一切精神活动的主体而言,能产生受想行,并能分别一切,凡夫也有执取的功能。识支是从有情生命如何初生来谈,所以称为结生识,这是强调它的能结生,同是也称为有取识,这是强调它以执取为性,这属于凡夫识蕴,但只是凡夫识蕴的部分而已,只是凡夫识蕴中之有取识,所以大智度论简别识支是细心识,而非粗显心识。识支是凡夫识蕴中的有取识,而不属于圣者无执取的识蕴(阿罗汉活在世间时也有五蕴,只是不再有执取识而已),因此,识支并不等于识蕴。

如果没有理解错误的话,永恩法友总还是把识归于识蕴,只要不在识蕴之外去寻找结生识,如此个人就没有大的意见。

承您贵言,或许还可以说,凡夫的分别就是识对名色的执取。至于阿罗汉,不晓得。

很高兴参与羽生法友对识支与识蕴关系的探讨,使我在学习中进步不少,您说“如果没有理解错误的话,永恩法友总还是把识归于识蕴,只要不在识蕴之外去寻找结生识,如此个人就没有大的意见”,是的,我是将识支归于凡夫之识蕴,是指一期生命开始之识蕴(名为结生识,是就其生命开始而说,结生识不在识蕴之外),也可说就是凡夫之识蕴(所以也名为有取识),处在前五蕴灭,而后五蕴(即胎中之名色位)初始阶段,故称为细心识,而非粗显心识。 您还说到“凡夫的分别就是识对名色的执取”,其实不如说,凡夫的分别,不离识对名色中之色受想行的执取。名色就是五蕴(名色支又特指胎中六根未成熟阶段之五蕴),凡夫的分别不离识,凡夫的识是有执取的(但不光是执取),执取的对象就是色受想行,这五蕴也是执取的结果,所以名为五取蕴。 

KatieSea老师,适才重新体会您的回应,您提到,六入旣未可用,又何能有觸、受、愛、取?

这点个人觉得实在有必要辨清。

1.胎儿时期,我执应当已经发生,本身是有内在的五蕴身心。睡眠时候,或是植物人,内在身心总还在运作。这里的色是内色分别发生。

2.胎儿时期,触感不能说没有,身根已然发生作用。只有如此,内在的身心已在,同时外在的身触共存,这才有内与外(我与他),才是世间。这也是印顺导师强调的,即便是爬虫,身触总还是基本的功能。

3.所谓六入,眼耳鼻舌身意,个人的判断是 六根实则是指识对外境(外有名色)的六种认识能力,这六种认识能力的发生与眼耳鼻舌身意(外在的色相)有依存关系,所以把眼耳鼻舌身意随顺称为六根。但是,在分别外境(外有名色)此之外,还有对于内在名色(尤其是内色)的分别(分别就是取著)。

外在名色就是我们通常的感受,思维与寻伺,色声香味触。内在名色则是对于内色的认知,感受,思虑,贪爱,喜忧。对于内在名色的认知不依于六入

当然,这里会有个问题,什么是内色?我现有的理解是 不依于六入直接分别的色,二禅以上可明了。

以人來說,如識入母胎,新生命開始,名為「識」。胎中肉團,還沒有成(人)形階段,名為「名色」。胎中人形成就,眼、耳等形成,名為「六處」。十二支,是三世因果的十二階段。每一階段,在欲、色界的,都具足五蘊,以五蘊為體。名為「無明」、「識」等,是約這一階段的特性而說,並非只是「無明」或「識」等。(<<印度佛教思想史>>p.191)

 

這樣,我們可以理解,十二支各階段是「約這一階段的特性而說」的,其名稱也就依其特性而立的。2012-05-26引的《大智度論卷第九十》提到「識名色在胎中。此中雖有六入,未成就、未可用故,未得名字。」在胎中識與名色的階段雖有六入,但是由於六入尚未成熟(所以才不名為六入),尚無六入的功能。《雜阿含306經》說:「眼、色緣,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前面引的《大智度論》說「未成就」「未可用」,沒有根與境的相涉,也就沒有觸了。觸是受的因緣,沒有觸也就沒有受等了。讓我們繼續看《大智度論卷第九十》接著如何說:「既生嬰孩未能有所作,但有六入。轉大有六觸,如小兒蹈火履冰,但有觸,未知苦樂。轉大受苦樂,未深愛著。如小兒雖瞋,未能起殺等惡業;雖喜,未能起施等善業。」已出生的小兒雖然有觸,但是「受」還不成熟,何況尚在母胎裡的識與名色位?

多聞思版主

很感动KatieSea老师的回应,您使得我愈发理清思路,由于网络交流的局限,就这个话题我做最后回应。

个人非常认可导师所说,十二支各階段是「約這一階段的特性而說」的,其名稱也就依其特性而立的。然而在识支,因无明痴爱取著名色的有取识当是其要点。

如您认可在母胎里的識與名色位是有,那么母胎里的識與名色位的内容是什么?

个人的判断是内在名色,是对于内色(受想行)的认知,感受,思虑,贪爱,取著,变异带来的喜忧。对于内在名色的认知不依于六入。而内在五蕴的流转,就是依着觸、受、愛、取发生。取的结果就是五蕴的和合(识与名色的黏附)此处有点拗口,文字很难直观表述,以后要作图来说明为好。

另外,只要承认母胎里的識與名色位是有,对外在的身触必然发生,才有内与外(我与他),才是世间。不然会有独存的嫌疑。我没有医学的知识,估计胎儿起码的触感是有的。

PS: 增壹阿含38品3經

世尊告曰:
  「有愛者則有受(取);有受(取)則有愛,因緣合會,然後各各相生如此,如此五苦盛陰無有斷絕時。以知愛已,則知五欲,亦知外六塵、內六入,即知此盛陰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