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佛法研究佛法-三 阿摩羅識(轉依)的意義

三 阿摩羅識(轉依)的意義

說到阿摩羅識的,還有《轉識論》,《三無性論》,《十八空論》。除《十八空論》的一則外,都明顯地說明了,阿摩羅識就是轉依,就是無漏界,是境智

無差別的如如智證。關於這,還得先從轉依說起。在聲聞乘法中,但說涅槃;大乘唯識學,特說轉依,這有非常的意義。轉依體,是滅諦──真如離染的現證,如梁《攝論》(卷四)說:「對治是道諦;轉依是解脫及法身,即是滅諦,故應以種子滅為轉依」。《成唯識論》(卷九)釋「便證得轉依」時說:「頌意但顯轉唯識性,二乘滿位名解脫身,在大牟尼名法身故」,大體一致。但由於攝論宗及唯識宗的看法不同,達到不同的結論。這問題在:對有漏與無漏,如與智,性與相,唯識宗始終取著差別論的說明。而攝論宗是:在一般的說明上,也作差別說明;而在無漏智證的顯現上,卻重於轉有漏成無漏,如智無差別,泯相即性的說明。所以性相、如智,儘管可以作差別說明,而決非對立物。如轉依,《成唯識論》說:「此(轉依)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轉識論》也說:「是名無流界……是名解脫身,於三身中即法身」。這決不但是如如,而是如如如如智的平等平等,無漏德行的一切。真諦譯中,以如智無差別為轉依,為阿摩羅識,應從這點去了解。

再來分別的說明。一、阿摩羅識是境識並泯,境智無別的實性,如說:

「第五(非執著)相唯為真實性所攝者,此不執著名義二相,即是境智無差別阿摩羅識」(三無性論下)。

「此境識俱泯,即是實性,實性即是阿摩羅識」(轉識論)。

「由修觀熟,亂執(識)盡,是名無所得,非心非境,是智名出世無分別智,即是境智無差別,名如如智,亦名轉依」(轉識論)。

「二、明正觀唯識,遣蕩生死虛妄識心,及以境界,一切皆淨盡,唯有阿摩羅清淨心也」(十八空論)。

「先以唯一亂識遣於外境,次阿摩羅識遣於亂識,故究竟唯一淨識也」(三無性論上)。

從上面所引的論文來考察,可見阿摩羅識是:約有漏的心境來說,這不但離於「亂相」的「似塵」,也遣於「亂識」。阿摩羅識──轉依是心境俱泯的,沒有能取所取的。約無漏現證來說,這是「境智無差別」的。境是無分別法性,是無二無別的。智是無分別智,與法性也不可說有差別相。雖方便安立而稱之為智,為如,而實如智不二(不要想像為一體)。所以《華嚴經》說:「無有如外智,能證於如;亦無智外如,為智所入」。

二、阿摩羅識是分別性與依他性並泯的實性,如說:

「此亂識,即是分別依他似塵識所顯。由分別性永無故,依他性亦不有;此二無所有,即是阿摩羅識。惟有此識,獨無變異,故稱如如。……惟阿摩羅識是無顛倒,是無變異,是真如如」(三無性論上)。

這裡所說的分別性與依他性並遣,與上面所說的境識並泯有關。真諦所說的三性,主要是依《攝論》及《中邊論》,說分別性(遍計所執性)是似塵,是外境,依他起性是亂識,是妄分別心──根本是一切種子阿黎耶識。所以,如約三性說,沒有分別性,依他性也不得生(境無故識無);二性不現,就是真實性(圓成實性)的顯現。如約心境說,境沒有了,識也沒有,心境都不可得,那就是無分別智現前。對於這,唯識學者,始終從能所,性相差別論的立場說:遣遍計執性,泯依他起性,而顯的圓成實性,是「唯識性」;是唯識的性,並不就是識。但在真諦的譯典看來,佛說唯識,無非為了使我們由解悟到證入。如隋譯《攝論》說:「信解行地中,見道中,修道中,究竟道中,一切法唯識,隨聞信解故,如理通達故,對治一切障故,無障礙故」。佛說的一切法唯有識,學者是這樣的去信解,去通達,到究竟圓滿。這一切法唯有識的聖教,魏譯,梁譯都相同,而奘譯卻說「唯有識性」,這就是差別的所在。依真諦的論意,佛說唯識,為了悟證;那到了無漏智證,才是真正的唯識了。這如《轉識論》說:

「立唯識義,意本為遣境遣心。今境界既無,唯識又泯,即是說唯識義成。……問:遣境存識,乃可稱唯識義;既境識俱遣,何識可成?答:立唯識乃一往遣境留心,卒終為論,遣境為欲空心,是其正意。是故境識俱泯,是其(唯識)義成。此境識俱泯,即是實性,實性即是阿摩羅識。亦可卒終為論,是阿摩羅識也」。

三、阿摩羅識是究竟的淨心:真諦在《決定藏論》,說轉依為阿摩羅識;這與阿黎耶識相對的,指無學聲聞,緣覺,八地菩薩以上的,如智無差別而說。但阿摩羅識,並不局限於阿羅漢位的。智證如如的轉依,徹始(初地見道位),徹終(佛果),如上文所引的,都適用於初地見道位(通達轉)。見道以上的證入唯識──無分別智現證如如,當真實性顯現時,雖遠離一般(七識)的亂識,亂相,而約妄識的根本說,一切種子阿黎耶識,還是照樣的存在。就是到了阿羅漢位,約煩惱障的種習淨盡說,已捨阿黎耶識,而有漏雜染種習,如所知障種習等,也還是沒有清淨。所以,智證如如的究竟清淨,一切雜染種子究竟滅盡,那只有佛地;佛地才被稱為:「最清淨法界」,「無垢識」──阿摩羅識,如《十八空論》說:

「明唯識真實,辨一切諸法唯有淨識。……唯識義有兩:一者方便,謂先觀唯有阿梨耶識,無餘境界,現得境智(識?)兩空,除妄識已盡,名為方便唯識也。二明正觀唯識,遣蕩生死虛妄識心,及以境界,一切皆淨盡,唯有阿摩羅清淨心也」。

論文的分辨兩類唯識,主意在說明「一切諸法唯有淨識」。所以可這樣去理解本文:一、方便唯識,是以阿黎耶識為種子性(雜染),為一切法依止而成立一切唯識的。一切依阿黎耶識種子而現起,修唯識觀,達到境空,心空,也就是妄分別識不起(無分別智顯現)。這登地以前(賢位)的唯識教觀,是方便唯識。二、無分別智現證如如(轉識成智),也就是以阿摩羅識為依而成立唯識,名正觀唯識,如梁《攝論》(卷三)說:「捨凡夫依,作聖人依。聖人依者,聞熏習與解性和合,以此為依,一切聖道皆依此生」。《決定藏論》(上)也說:「斷阿羅耶識,即轉凡夫性,捨凡夫法……證阿摩羅識……為聖道得道而作根本」。依此進修到究竟清淨,圓成佛果,也就是從聞熏習依法界性,而到達出障圓明的「無漏界」,一切惟一阿摩羅識的真實唯識。如經說:「如來無垢識,是淨無漏界」。

總之,真諦重視了凡夫性與聖人性,凡夫依與聖人依。境智無差別,即是聖性;依此攝持清淨聞熏習,而為聖依,依此現起一切無漏。這聖性與聖依,如凡

夫的雜染性,雜染依的阿黎耶識一樣。轉阿黎耶識,得阿摩羅識,即無分別智證,境智無差別性。這在八地,捨阿黎耶識的阿羅漢位,充分的顯現出來;究竟圓滿在佛位。唯識學者,專依佛位說阿摩羅識;然約轉阿黎耶證阿摩羅識說,不但八地,初地見道就可以說的。初地以上稱為阿羅漢,捨阿黎耶識,這本為西方的舊義,如《成唯識論》(卷三)說:「有義:初地以上菩薩,已證二空所顯理故,已得二種殊勝智故,已斷分別二重障故,……由斯亦捨阿賴耶名,故說不成阿賴耶識,此亦說彼名阿羅漢」。這雖不是玄奘所傳,護法一系的唯識學所贊同,但真諦所傳的唯識學,卻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