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制教典與教學-八 印度僧侶服色不同

八 印度僧侶服色不同

佛世僧眾的服色,已如上說。佛涅槃後,印度佛教由僧伽的弘揚而廣大起來。印度僧眾所著的法衣,是什麼顏色?西元七世紀(後半),義淨三藏從印度傳來的僧制,專宗說一切有部。說到僧服的染色時,這樣說:「出家衣服,皆可染作乾陀。或為地黃黃屑,或復荊蘗黃等;此皆宜以赤土赤石研汁和之。量色淺深,要而省事」(寄歸傳卷二)。又在《百一羯磨》(卷九)中說:「乾陀色,梵云袈裟野,譯曰赤色」。可見這是赤多黃少的染色。西元七世紀前半,玄奘從印度傳來的報告是:「色乃黃赤不同」(西域記卷二)。據玄奘所見,那揭羅曷國保存的「如來僧伽胝袈裟,細㲲所作,其色黃赤」(西域記卷二)。梵衍那國所見的,阿難弟子「商諾迦縛裟(即商那和修)九條僧伽胝衣,絳赤色」。這雖不足證明佛與商那和修的服色,但可代表當時北印度的袈裟色。玄奘所見的「黃赤色」,「絳色」,「赤色」,就是義淨所傳的「赤色」,「黃赤和色」,不過黃赤的成分,多少不同些而已。西元六世紀中,真諦三藏傳說:「袈裟,此云赤血色衣」(玄應音義卷一四)。這都是一切有部的服色。至於玄奘所傳,赤色以外的黃色,應該就是南傳佛教的金黃色了。

請注意一項事實!有部律雖以青、泥、木蘭為如法的染色,但事實上已統一為赤色(微帶黃黑)。同樣的,上座系的銅鍱部律,只是除去正色,並未限定三衣的服色,而事實已統一為金黃色。僧衣服色的統一,並非表示全佛教的統一,反而是表示了宗派的對立。自聲聞學派分化以來,不但義理與修持方法,都有些不同;受戒、安居、布薩,甚至衣食住等生活習慣,也都是各有家風。同一宗派,同一律典,同一服色(後來宗派多了,就不一定如此),這是銅鍱部與有部的事實,明白告訴我們的。因之,在西元二三世紀時,傳聞印度律分五部的服色不同,我是相信的。《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下)說:薩婆多部著絳色,曇無德部著皂色,迦葉維部著木蘭色,彌沙塞部著青色,摩訶僧祇部著黃色。《舍利弗問經》也說到五部服色不同,但說薩婆多部著皂色,曇無德部著赤色,與《大比丘三千威儀》說相反。然而事實所見,薩婆多部確是著赤色的,所以應以《大比丘三千威儀》說為正。律分五部,是北方佛教的實際情形,所以沒有說到南方的銅鍱部。我們沒有事實可證明大眾部不著黃色,所以對此五部的服色不同,不容懷疑。這一節,我要說明一點:古代僧侶的服色統一,並非全佛教的統一,而正代表宗派的對立,各有家風。現在南傳佛教的一色黃,並非律制;並非全佛教的服色應該這樣,而是說他們──錫蘭、緬甸、泰、寮、高棉的佛教,屬於同一宗派(上座分別說系銅鍱部)。所以,中國佛教是否「應該同南傳比丘僧服顏色一樣」,還值得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