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雨集第一冊-道場何所場,菩提何等相。誰名為如來,云何佛得明?

道場何所場, 菩提何等相。 誰名為如來, 云何佛得明?虛空名道場, 菩提虛空相, 不依於身心, 如如名如來。

在這裏,必須注意到『道場』這個名詞。道場,即是菩提場。『道』是菩提──覺的異譯,和前面所說修道的『道』,是不相同的。成佛必須在菩提場,「道場何所場」,是問道場是在什麼地方?不論是聲聞菩提或緣覺菩提、佛菩提,都可以說是道,但此處所說的,是佛之菩提。佛是得菩提而成佛的,那麼菩提究竟是什麼樣子呢?所以問「菩提何等相」?在菩提場得到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成了如來,而誰又是如來呢?為什麼叫做如來呢?「誰名為如來」?「云何佛得明」?是問佛為何能夠得到智慧的光明?但這句話,下文並沒有答覆。

談到菩提場,大家可能很自然地就想到在印度尼連禪河邊,菩提樹下釋尊成道的地方。但這裏所要說明的菩提場,則並不是指那裏。答覆中說:「虛空名道場」,虛空即是道場。由於釋迦佛在印度尼連禪河邊的菩提樹下得到菩提,所以這個地方便被稱為菩提場,這是就事相上說。『菩提場』的場,即處所,凡菩提所依之處,或是依之而可以成就菩提的,都可以名為菩提場。所以維摩詰經裏,維摩居士問一位菩薩:你從何處來?菩薩回答說:我從道場來。維摩居士反駁說:何處不是道場,你如何能從道場來?

菩提──覺是依什麼而得的?菩提是依一切法空性而成就的。虛空,是我們抬頭所見的虛空;但這裏的虛空,只是一個比喻。世界上沒有一件事物可以用來比喻真理的;換句話說,佛所證悟的究竟真理或諸法實相,是沒有事物可以來比喻它的,而勉強只可以虛空來比擬。我們無法說出虛空到底有多大,或者它究竟是什麼樣子。因為一切法空性沒有時間相,不能說出它的現在、過去、未來;沒有空間相,不能說它是在此處、在彼處、在上或是在下;它也沒有個數目。所以菩提所證悟的,是證入了一切法畢竟空性,究竟證悟,也稱為『最清淨法界』,這就是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此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依一切法究竟空性而得。這就是道場。所以說:虛空名道場。

「菩提虛空相」,成佛是由於證悟了最高究竟的智慧,這即是菩提。它的名稱是很多的,比如一切智,一切種智,一切相智,一切微妙智等等,但總不外乎智慧或是覺。在這裏稱它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無上等正覺。在一般的觀念中,覺似乎與一般智慧相同,但事實上,我們所具有的智慧,與菩提根本是無法相比的。我們的智慧有對象,但由菩提所證悟的一切法空性是沒有影像,沒有對象。我們沒有適當的名詞來形容它,便只有以虛空來勉強比喻,所以說『菩提虛空相』。『虛空』的特色有:一、你無法說出它是什麼;二、無法說出它的大小;三、無法說它到底是有是無;四、虛空是無礙的。所以菩提不但是離一切相並且還是無礙的。金剛經裏說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虛空亦正是如此。

「不依於身心,如如名如來」。人不外是身心兩種活動。當人問到『誰名為如來』?是五蘊為如來呢?或是五蘊之中的色蘊、受蘊為如來?這在龍樹菩薩的『觀如來品』中說得很清楚。不依於身心,即說明了身不是如來,心也不是如來,色、受、想、行、識都不是如來;但若能於身心五蘊而一切無所著,這就是如如名如來。所以金剛經上說:『如來者,諸法如義』。能夠證悟如如,故稱為如來。本來這『如如』,實際上只要一個『如』字便可以了。原來印度文字裏『如』的意思,便是『這樣這樣』,說不出什麼來。所以禪宗也有說:這個或那個,因為說不出什麼,便只能這樣說。而『這樣這樣』,便是沒有什麼不同,與平時我們所說『不異』的意思是一樣的。因為一有了差別即是這樣那樣而非這樣這樣了。所以這『如如』,不但菩提所依所證的是虛空相,菩提也是虛空相,所以有的說:『如如,如如智,如為如來』,實際上就代表了諸佛菩薩所證悟的最高境界。

為什麼要稱『如來』呢?如是一切法本來如是。若能證得了一切法本來如是,與真理相應便稱之為如來。如來是乘如而來。因為佛是由證悟真理而來,是與如相應的。若以法身來說,因為證悟了真理而成為法界身,隨大悲大願而應化。因此,我們無法在色上說這是如來,也無法在心上說這是如來;如來是超越了一切的名相與戲論。

本經所說的,都是菩薩乘中重要的道理。最初說到發菩提心,而後說到六波羅蜜,漸談到種種助道法,接著說到悲智相應,菩薩證悟了真如法性而能有種種應化,由不退轉菩薩到修行成佛,皆是以一切法空性為其基礎。

在原經中,當佛說完了這些頌文以後,緊那羅王的王子們皆得『無生忍』,許多緊那羅王的家屬,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楊梓茗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