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雨集第一冊-二 略釋題義

二 略釋題義

題,有經題、品題。經題名『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先依事釋之。『楞伽』,此云「不可往」,即今錫蘭島之別名。『西域記』說:「國東南隅有𩜁伽山,巖谷幽峻,神鬼遊舍。在昔如來於此說𩜁伽經」。玄奘傳以楞伽為山名,與本經「楞伽山頂」之說合。然唐譯、魏譯,並謂「摩羅耶山頂楞伽城中」。本經云:「為楞伽國摩羅耶山,海中住處諸大菩薩」(二‧二)(即二章二節,下例),則楞伽又似為國名。詳『羅摩耶那詩篇』,即以楞伽名島。島為海中山,而島中復有山名摩羅耶者,以楞伽為國、為城、為山,無不可也。楞伽位南印度大海中,隔保克海峽,與大陸相望。在昔航海乏術,為狂風、駭浪、暗礁、洄流所障,確為難往難入之鄉,而況傳為(夜叉或)羅剎鬼國乎?楞伽島之得名,以此。「阿跋多羅」,此云「入」。或解說為「無上」,非也。佛自龍宮出,受羅剎眾之請,入楞伽島中,說自證境界。以佛入楞伽說法,編集者即稱此法門為「入楞伽」。「寶」,魏唐二譯無之,似譯者所加。夫楞伽城,「種種寶華以為莊嚴」(一‧一)。唐譯曰:「此妙楞伽城,種種寶嚴飾,牆壁非土石,羅網悉珍寶」。楞伽為眾寶所成,故曰「楞伽阿跋多羅寶」,猶言入楞伽寶城。又楞伽難往難入,喻佛自覺聖智所行;喻為寶城,如『法華經』寶所之意。又寶為珍寶,以喻本經所說之一乘聖智,亦如『法華經』髻珠之譬。「經」於梵語為修多羅,直譯為綖,綖有「貫串攝持」之用。編集者以名句文身,集楞伽城所說大法,章段貫攝,乃得展轉傳誦,久行而不散失,故名『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次約義釋。唐譯「勸請品」云:「此是修行甚深觀行,現法樂者之所住處」。三世諸佛,並「住楞伽城中,說自所證法」。自證,即「一切外道所不行,自覺聖智所行」(七‧二)。出二邊,離四句,超越根量,難解難入,故喻以楞伽難入之城,而佛入其中。「自覺聖智所行」,為一經眼目,然實淺深、偏圓不一,未可儱侗視之!試為之分解:一、由「無常苦空無我境界,真諦離欲寂滅息;陰入界共相,外不壞相如實知,心得寂止。得寂止已,禪、定、解脫、三昧、道、果、正受解脫,……是名聲聞得自覺聖智」(三‧二)。聲聞行者,不解唯心所現,不離習氣,不離變易死,妄想以為涅槃;雖有自覺聖智之名,而於楞伽寶渚,實似入而非入。二、「自心寂靜安住,心海起浪識相不生,知自心現境,異性非性」(一一‧二)。大乘行者,悟入唯心所現,不取外境,遠離能取所取,證入妄想自性空。此即「前聖所知,轉相傳授,妄想無性。菩薩摩訶薩獨一靜處,自覺觀察,不由於他,……是名自覺聖智相」(一一‧一),乃(七地以前)心量地者之所入。三、「如聖智有性自性,聖知、聖見、聖慧眼,如是性自性知」。「住自得如實空法,離惑亂相見,離自心現性非性見,得三解脫,如實印所印。於性自性得緣自覺觀察住,離有無事見相」(一五‧一)。此入(八地)無所有地菩薩,現證幻性真實,遊行無所有平等法界。境智並寂,空有俱泯,即「超度一切心意意識自覺聖境」(一六‧一)之自宗通。四、入如來地,「得自覺聖法,知二無我,離二煩惱,淨除二障,永離二死」(一七‧二)。出過一切虛偽,離一切根量之究竟覺,乃為圓證自覺聖智,亦即究竟入楞伽也。

楞伽為難入之城,以喻自覺聖智所行。既難往難入,豈無方便者所能入?入之應有其道。依『勸請品』觀之,先後次第,固宛然可見。初則本淨如來藏心,波動為生死大海,雖流轉生死,而實為涅槃之因。故曰:「如來藏者,受苦樂,與(涅槃)因俱」(一九‧四)。又佛出生死大海,而南望楞伽,即先覺之佛陀,觀時、觀處、觀機而將有所化。楞伽隨染,即不可片刻居之三界火宅,三有苦身。其中根本煩惱為(羅剎)王,相應隨惑為(羅剎)眾,以生死海中,如來藏心之內熏力,與值佛出世之外緣力,同生「一心共欲聞,離言自證法」之渴求。不僅思慕而已,且也殷勤供養,以期「最勝無邊善根成熟」(二‧二)。必也善根資糧具足,如來乃從空而下,入楞伽城,為羅剎眾略說自證法。此則感應道交,三界生死眾生,得聞自證藏心之見,而解入楞伽。於是再請大慧問佛,即勝解而起加行,趨向自覺聖智。即時頓見無量寶山,山山有佛及與大會,無邊莊嚴。大慧問佛,而佛為現自證聖境,此即『攝大乘論』所說:「前此法流得見諸佛」之加行位瑞相,行入楞伽之意。過是以往,「諸佛菩薩,皆於空中隱而不現」,此即一念般若現前,自覺唯心所現外性非性,離生住滅見,證入無義所顯如如空性,是為入心量地。羅婆那羅剎王,重更思惟唯心,「願得重見如來」。於是諸佛往會,還復現前。此如幻實性,一念頓證,悟無生法忍,起如幻三摩提,八地菩薩入無所有(楞伽)地也。得無生忍已,菩薩己事已辦,乃唯莊嚴佛土,成熟有情是務,大慧乃問變化如來所說法非法義。據此,則入楞伽心,不可偏理撥事,置資糧於不問。

於此層層深入之聖智自覺事中,略以二事為要門:一、親近善士以得正見:「諸修行者,應當親近最勝知識」(二‧二)。所謂最勝者,「謂善於義,非善言說。善義者,不墮一切外道經論。身自不隨,亦不令他隨,是則名曰大德多聞。是故欲求義者,當親近多聞,所謂善義」(一八‧一)。蓋必親近善知識,乃知「一切修多羅所說諸法,為令愚夫發歡喜故,非實聖智在於言說」(六‧一)。乃得「離惡見經論言說,及諸聲聞緣覺乘相」(二‧二)。乃能「善知一切法、一切地、一切地相,通達章句,具足性義。彼則能以正無相樂而自娛樂,平等大乘建立眾生」(一八‧一)。解一切教,不為名相所罥索,了知而無所取著,庶能得意忘言,期心實義。二、覺自心現以修正行:「欲得如來隨入身者,當唯心直進」(二‧一)。「當通達自心現妄想之相」(二‧二)。「當思惟自心現妄想」(三‧一)。楞伽之章章節節,莫非此宗。「觀察義禪」,「攀緣如禪」,「如來(藏)禪」,即其現觀次第。以善義者為依止,以唯心現為觀行,自覺聖智乃難入而可入。

品名為「一切佛語心」。宋譯唯標「一切佛語心品」。西藏多氏『印度佛教史』,謂那爛陀寺所藏『楞伽經』,火後僅存「如來心品」,則宋譯但作一品,猶是梵本之舊。「一切佛語心」者,十方三世一切佛語,雖意在一心,而「為彼種種異外眾生而說諸法」,多空拳黃葉之談。今楞伽法會,於無可說中,直示自證法門;開權顯實,令知一切佛語,同歸一心,即此一心法門。「大乘諸度門,諸佛心第一」(一‧一)。「此是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應供等正覺,性自性第一義心」(二‧一)。「顯示一切說,成真實相,一切佛語心」(二‧二)。不特明示以佛心為宗,亦明此為一切佛語中之究竟真實。「心」之梵語為「肝栗大」,「如樹木堅實心,非念慮也」(一‧一)。「如樹木心,非念慮心,念慮心梵音質多也」(二‧一)。反觀自心,探妄心而達於自心之中實,即說此為真實心。真實心在纏為「如來藏心」,出纏為「佛之知覺」,為「三藐三佛陀」。輪迴之本,涅槃之城,『楞伽』之宗本,的在於此。以心為真實心,宋譯有明文。多氏傳謂唯存「如來心品」,亦即佛心之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