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雨集第一冊-一0──

一〇──

今既自歸依(1)三寶,總各各至心,與善知識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善知識雖念不解,慧能與說,各各聽!摩訶般若波羅蜜者,西國梵語,唐言大智慧彼岸到。此法須行,不在口念(2),口念不行,如幻(3)如化。修行者,法身與佛等也。

何名摩訶?摩訶者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若空心坐(4),即落無記(5)。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盡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性含萬法是大,萬法盡在自性(6)。見一切人及非人,惡之(7)與善,惡法善法,盡皆不捨,不可染著。猶(8)如虛空,名之為大,此是摩訶(9)。迷人口念,智者心行(10)。又有迷(11)人,空心不思,名之為大,此亦不是。心量大,不行是少。莫口空說,不修此行,非我弟子。

何名般若?般若是智慧。一切(12)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名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心中常愚,自言(13)我修。般若無形相,智慧性即是。

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梵音,唐(14)言彼岸到。解義離生滅,著境(15)生滅起(16),如水有波浪,即是於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永(17)長流,即(18)名到彼岸,故名波羅蜜。

迷人口念,智者心行。當念時有妄,有妄即非真性(19);念念若行,是名真性[卍]。悟此法者,悟般若法,修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法身等佛。善知識!即煩惱是菩提(20),前念迷即凡,後念悟即佛。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第一!無住無去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將大智(21)慧到彼岸,打破五陰煩惱塵勞。最尊最上第一,讚最上 (22)乘法,修行定成佛。無去無住無來(23),是定慧等,不染一切法。三世諸佛從中,變三毒為戒定慧。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中出(24)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為世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般若常在,不離自性(25)

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26)無著,莫起[卍]誑(27)妄,即自是真如性[卍]。用智[卍]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見性[卍]成佛道。

註解:

[註 11.001]「依」,「原本」作「衣」,依「明本」改。

[註 11.002]「念」,「原本」缺,依「明本」補。

[註 11.003]「幻」,「原本」缺,依「明本」補。

[註 11.004]「若空心坐」,「原本」作「莫定心座」,依「明本」改。

[註 11.005]「記」,「原本」作「既」,依「明本」改。

[註 11.006]「在自性」,「原本」作「是自姓」,依「明本」改。

[註 11.007]「之」,「原本」作「知」,依「明本」改。

[註 11.008]「猶」,「原本」作「由」,今改。

[註 11.009]「訶」下,「原本」衍「行」字,今刪。

[註 11.010]「行」,「原本」脫落,依「明本」補。

[註 11.011]「迷」,「原本」作「名」,依「明本」改。

[註 11.012]「切」,依「明本」補。

[註 11.013]「自言」,依「明本」補。

[註 11.014]「唐」,依「明本」補。

[註 11.015]「境」,「原本」作「竟」,依「明本」改。

[註 11.016]「起」,「原本」作「去」,依「明本」改。

[註 11.017]「永」,「原本」作「承」,依「明本」改。

[註 11.018]「即」上,「原本」有「故」字,今刪。

[註 11.019]「性」,「原本」作「有」,依「明本」改。

[註 11.020]「提」下,「原本」有「捉」字,今刪。

[註 11.021]「智」,「原本」作「知」,依「明本」改。

[註 11.022]「上」下,「原本」衍「最上」二字,今刪。

[註 11.023]「來」下,「原本」有「往」字,今刪。

[註 11.024]「中出」,「原本」無,今補。「明本」作「一般若生」。

[註 11.025]「性」,「原本」作「姓」,今改。

[註 11.026]「憶」,「原本」作「億」,依「明本」改。

[註 11.027]「誑」,「原本」作「誰」,依「明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