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雨集第二冊-中編 「大乘佛法」

中編 「大乘佛法」

第一章 泛論普及而又深入的大乘

第一節 崇高的佛陀與菩薩僧

西元前一世紀中,「大乘佛法」以新的姿態,出現於印度。「大乘佛法」是以發菩提心,修菩提行,成就佛果為宗的。發心、修行的,名為菩提薩埵,簡稱菩薩bodhisattva;修行到究竟圓滿的,名為佛buddha。菩薩與佛,有不即不離的因果關係,佛果的無邊功德莊嚴,是依菩薩行而圓滿成就的。由於眾生的根性不同,「大乘佛法」從多方傳出來,也就有適應智增上的,信增上的,悲增上的不同。但從「佛法」而演進到「大乘佛法」,主要還是「佛般涅槃所引起的,佛弟子對佛的永恒懷念」。也就因此,「大乘佛法」比起「佛法」來,有更多的仰信與情感成分。這樣,「佛法」中以信為本的方便道,普及而又能引入甚深的,如六隨念ṣaḍ-anusmṛtaya的一部分,當然會有更多的開展。就是繼承甚深行而來的,廣明菩薩發心、修行、證入,甚深也就是難行道的眾多教典,也有不少的方便成分,所以是甚深而又能普及的法門。充滿理想而能普及的「大乘佛法」,在舊有的「佛法」傳統中,脫穎而出,佛法進入了一新的階段。

釋尊涅槃了,引起佛弟子無限的懷念。部分佛弟子的懷念,傾向於形而上的,理想化的,引出了「大乘佛法」的新境界。涅槃nirvāṇa,「佛法」以為是:超脫了無休止的生死流轉,佛與聲聞śrāvaka弟子,是沒有差別的。涅槃是生死苦的止息,不生不滅,無量無數,不能再以「有」、「無」來表示。徹底的說,世間的思想與語文,什麼都是無法表示的。在世俗說明上,涅槃也可以說是有的,實有的,但不能想像為人、天那樣的個體。對一般人的世間心識來說,涅槃了的佛(與阿羅漢),不再與世間相關,除傳誦中的法與律外僅留佛的遺體──舍利śarīra,為人供養作福,是不能滿足人心需要的。但也就由於這樣,涅槃了的佛(與阿羅漢),不是佛弟子祈求的對象,不會附上迷妄的神教行為,「佛法」仍然保持了理性的宗教新形象。

佛法甚深,這樣的涅槃,連闡陀Chanda都難以信受(1),何況佛涅槃後的一般信眾呢!不能滿足人心,在對佛的懷念中,大眾部Mahāsāṃghika等以為:「一切如來無有漏法,……如來色身實無邊際,如來威力亦無邊際,諸佛壽量亦無邊際」(2) 。佛的涅槃,不只是寂滅,可說「超脫一切而不離一切」,永遠的(大慈大悲)利益眾生。方廣部Vetulyaka說:釋迦佛住兜率天成佛,現生人間的是化身(3)。後來大乘經進一步的說:「住色究竟天,……於彼成正覺」(4),那是與印度教的最高神──大自在天Maheśvara同一住處了。說到釋尊的壽命,或說「七百阿僧祇劫」;或說:「我成佛以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5)。起初,大乘經還以阿羅漢的涅槃,比喻菩薩的自證,也有「同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的經說。其實阿羅漢的涅槃,不是真涅槃,只是佛的方便化導而已。總之,佛智不可思議,佛涅槃不可思議,只能以信心來領受;能生信心,也是難得的了!經中說七佛,原只是隨順世間(七世),其實過去已成的佛,是無量數的。「佛法」沒有說到現在還有其他的佛名;大眾部卻說十方世界有佛(6)。佛說世界無量,眾生無數;與釋尊同時,十方世界有多佛出世,應該是合理的。他方世界不一定是清淨莊嚴的,但大乘經所說的他方世界,似乎總是比我們這個世界好些。這個世界的佛──釋尊已涅槃了,而世界又這麼不理想,以信為先的大乘佛子,漸從現實人間而傾向理想的他方。菩薩與菩薩道,是從「譬喻」、「本生」等來的。釋尊在過去生中,曾經歷長期的修行,被稱為菩薩,意思是求「覺」的「眾生」。從「本生」等所傳說的菩薩行,一般歸納為:修六波羅蜜ṣaṭ-pāramitā,四攝catvārisaṃgraha-vastūni,經歷十地daśabhūmi而後成佛。菩薩自己還沒有解脫,修種種的難行苦行,主要為了利人,不惜犧牲一切,甚至獻出自己的生命。依大乘法說:菩薩要廣集福德與智慧資糧,「五事具足」,才能得無生法忍anutpattika-dharma-kṣānti,與阿羅漢的涅槃相等。但菩薩的廣大悲願,不入涅槃,「留惑潤生」,願意在長期的生死中,度脫苦難的眾生。這種不急於自求解脫,偉大的利他精神,在世間人心中,當然是無限的尊重讚歎。「見賢思齊」,學菩薩而求成佛的「大乘佛法」,為佛弟子所樂意信受奉行,這是一項最有意義的重要因素(當然還有其他原因)。菩薩的大行──波羅蜜行,主要是以慧──般若Prajñā為先導的。大乘經所說甚深智與廣大行,是繼承「佛法」的甚深行。如『般若經』所說:得無生法忍的不退轉──阿毘跋致avinivartanīya菩薩,都是依人身進修而悟入的(7)。得無生忍以上的,是大菩薩(俗稱「法身大士」),以方便力,現種種身,利濟眾生,那就不是常人的境界,成為大乘佛弟子的信仰對象。從初發心到法身大士,沒有僧伽組織,卻成為菩薩僧,比起四向、四果的聖僧,及一般出家眾,似乎要偉大得多。「大乘佛法」興起,佛與菩薩的偉大莊嚴,存在於現實人間,更多的存在於信念理想之中。從此,代表「佛法」的現實僧伽──出家眾,雖依舊的遊化人間,還是「歸依僧」,而不再重視四向、四果的聖僧,更不要說人間凡僧了。如『大寶積經』(一九)「郁伽長者會」(大正一一‧四七三上)說:

「菩薩見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及與凡夫:若見聲聞乘,皆悉敬順,速起承迎,好語善音,右遶彼人。應當如是思念:我等得無上正真道時,為成聲聞功德利故而演說法,雖生恭敬,心不住中。長者!是名在家菩薩歸依於僧」。

「若有未定入聲聞乘,勸令發於一切智心;若以財攝,若以法攝;依於不退菩薩之僧,不依聲聞僧;求聲聞德,心不住中。長者!是名在家菩薩成就四法,歸依於僧」。

「以此布施,迴向無上道,是名歸依僧」。

大乘佛教界,儘管照樣的說聲聞法(原始的「佛法」),照樣的供養一般出家眾,而心不在焉。釋尊為出家者和樂共處而制立的僧律,也不受大乘行者的尊重。可以念佛──過去佛、他方佛,念菩薩──可能是人、是天、是魔,也可能是鬼、畜,而不再念傳統的僧伽功德。佛法將順著這一方向而發展下去。

註解:

[註 9.001]『相應部』(二二)『蘊相應』(南傳一四‧二〇八──二一〇)。『雜阿含經』卷一〇(大正二‧六六中──下)。

[註 9.002]『異部宗輪論』(大正四九‧一五中──下)。

[註 9.003]『論事』(南傳五八‧三三七)。

[註 9.004]『大乘入楞伽經』卷六(大正一六‧六二五下)。『華嚴經』「十地品」也有此義。

[註 9.005]『首楞嚴三昧經』卷下(大正一五‧六四四下──六四五上)。『妙法蓮華經』卷五(大正九‧四二下)。

[註 9.006]參閱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三章(一五五──一五六)。

[註 9.007]『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六(大正八‧五六四上──五六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