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論會編(下)-二七 林相應

二七 林相應(1)

(2);   一四四四(一三三一)

(3)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眾多比丘,於拘薩羅國人間遊行,住一林中,夏安居。彼林中有天神住,知十五日諸比丘受歲,極生憂慼。有餘天神語彼天神言:「汝何卒生愁憂苦惱?汝當歡喜,諸比丘持戒清淨,今日受歲」。林中天神答言:「我知比丘今日受歲,不同無羞外道受歲。然精進比丘受歲,持衣缽,明日至餘處去,此林當空」。比丘去後,林中天神而說偈言:「今我心不樂,但見空林樹。清淨心說法,多聞諸比丘,瞿曇之弟子,今悉何處去」?

時有異天子而說偈言:「有至摩伽陀,有至拘薩羅,亦至金剛地,處處修遠離。猶如野禽獸,隨所樂而遊」。

(4);   一四四五(一三三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有異比丘,在拘薩羅國人間,止住一林中,入晝正受。身體疲極,夜則睡眠。時彼林中止住天神,作是念:此非比丘法,於空林中入晝正受,夜著睡眠,我今當往覺悟之。爾時、天神往至比丘前而說偈言:「比丘汝起起,何以著睡眠?睡眠有何利,病時何不眠?利刺刺身時,云何得睡眠?汝本捨非家,出家之所欲,當如本所欲,日夜求增進,莫得墮睡眠,令心不自在。無常、不恆欲,迷醉於愚夫,餘人悉被縛,汝今已解脫,正信而出家,何以著睡眠?已調伏貪欲,其心得解脫,具足勝妙智,出家何故眠?勤精進正受,常修堅固力,專求般涅槃,云何而睡眠?起明斷無明,滅盡諸有漏,調彼後邊身,云何著睡眠」?

時彼天神說是偈時,彼比丘聞其所說,專精思惟,得阿羅漢。

(5);   一四四六(一三三三)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異比丘,在拘薩羅(人間),住(一)林中,入晝正受。心起不善覺,依於惡貪。時彼林中住止天神,作是念:此(6)非比丘法,止住林中入晝正受,心生不善覺,依於惡貪,我今當往開悟之。時彼天神即說偈言:「其心欲遠離,止(7)於空閑林,放心隨外緣,亂想而流馳。調伏樂世心,常樂心解脫,當捨不樂心,執受安樂住。思非於正念,莫著我我所,如以塵頭染,是著極難遣,莫令染樂著,欲心所濁亂。如釋君馳象,奮迅去塵穢,比丘於自身,正念除塵垢。塵者謂貪欲,非世間塵土,黠慧明智者,當悟彼諸塵,於如來法律,持心莫放逸。塵垢謂瞋恚,非世間塵土,黠慧明智者,當悟彼諸塵,於如來法律,持心莫放逸。塵垢謂愚癡,非世間塵土,明智黠慧者,當捨彼諸塵,於如來法律,持心莫放逸」。

時彼天神說是偈已,彼比丘聞其所說,專精思惟,斷諸煩惱(8),得阿羅漢。

(9);   一四四七(一三三四)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異比丘,在拘薩羅人間,住一林中,入晝正受,起不正思惟。時彼林中止住天神,作是念:此非比丘法,止住林中入晝正受,而起不正思惟、我今當往,方便善覺悟之。時彼天神而說偈言:「何不正思惟,覺觀所寢食?當捨不正念,專修於正受。遵崇佛、法、僧,及自持淨戒,常生隨喜心,喜樂轉勝進,以心歡喜故,速究竟苦邊」。

時彼天神說偈勸發已,彼比丘專精思惟,盡諸煩惱,得阿羅漢。

(10);   一四四八(一三三五)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異比丘,於拘薩羅人間,住一林中,入晝正受。時彼比丘日中時,不樂心生,而說偈言:「於此日中時,眾鳥悉靜默,空野忽有聲,令我心恐怖」。

時彼林中住止天神而說偈言:「於今日中時,眾鳥悉寂靜,空野忽有聲,應汝不樂心。汝當捨不樂,專樂修正受」。

時彼天子說偈覺悟彼比丘已,時彼比丘專精思惟,捨除煩惱,得阿羅漢。

(11);   一四四九(一三三六)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阿那律陀,在拘薩羅人間,住一林中。時有天神,名闍鄰尼,是尊者阿那律陀本善知識。往詣尊者阿那律陀所,〔到阿那律所〕說偈言:「汝今可發願,願還生本處,三十三天上,五欲樂悉備,百種諸音樂,常以自歡娛。每至睡眠時,音樂以覺悟,諸天玉女眾,晝夜侍左右」。

尊者阿那律陀說偈答言:「諸天玉女眾,此皆大苦聚,以彼顛倒想,繫著有身見;諸求生彼者,斯亦是大苦。闍鄰尼當知!我不願生彼,生死已永盡,不受後有故」。

尊者阿那律說是語時,闍鄰尼天子聞尊者阿那律所說,歡喜隨喜,即沒不現。

(12);   一四五〇(一三三七)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比丘在拘薩羅人間,林中止住。勤誦經,勤講說,精勤思惟,得阿羅漢果。證已,不復精勤誦說。時有天神止彼林中者,而說偈言:「比丘汝先時,晝夜勤誦習,常為諸比丘,共論決定義。汝今於法句,寂然無所說,不與諸比丘,共論決定義」。

時彼比丘說偈答言:「本未應離欲,心常樂法句,既離欲相應,誦說事已畢。先知道已備,用聞見道為?世間諸聞見,無知悉放捨」。

時彼天神聞比丘所說,歡喜隨喜,即沒不現。

(13);   一四五一(一三三八)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異比丘,在拘薩羅人間,止一林中。時彼比丘有眼患,受師教,應嗅缽曇摩花。時彼比丘受師教已,往至缽曇摩池側,於池岸邊迎風而坐,隨風嗅香。時有天神主此池者,語比丘言:「何以盜華?汝今便是盜香賊也」。爾時、比丘說偈答言:「不壞亦不奪,遠住隨嗅香,汝今何故言,我是盜香賊」?

爾時、天神復說偈言:「不求而不捨,世間名為賊。汝今人不與,而自一向取,是則名世間,真實盜香賊」。

時有一士夫,取彼藕根,重負而去。爾時,比丘為彼天神而說偈言:「如今彼士夫,斷截分陀利,拔根重負去,便是姦狡人,汝何故不遮,而言我盜香」?

時彼天神說偈答言:「狂亂姦狡人,猶如乳母衣,何足加其言,且(14)堪與汝語。袈裟污不現,黑衣墨不污,姦狡兇惡人,世間不與語。蠅腳污素帛,明者小過現;如墨點珂貝,雖小悉皆現。常從彼求淨,無結離煩惱,如毛髮之惡,人見如泰山」。

時彼比丘復說偈言:「善哉!善哉說!以義安慰我,汝可常為我,數數說斯偈」。

時彼天神復說偈言:「我非汝買奴,亦非人與汝,何為常隨汝,數數相告語?汝今自當知,彼彼饒益事」。

時彼天子說是偈已,彼比丘聞其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獨一靜處,專精思惟,斷諸煩惱,得阿羅漢。

(15);   一四五二(一三三九)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尊者十力迦葉,住王舍城仙人窟中。時有獵師,名曰尺只,去十力迦葉不遠,張網捕鹿。爾時、十力迦葉為彼獵師哀愍說法,時彼獵師不解所說。時十力迦葉即以神力,指端火然,彼猶不悟。爾時、仙人窟中住止天神而說偈言:「深山中獵師,少智盲無目,何為非時說,薄德無辯慧?所聞亦不解,明中亦無見,於諸善勝法,愚癡莫能了。正使燒十指,彼終不見諦」。

時彼天神說是偈已,尊者十力迦葉,即默然住。

(不樂及睡眠,厭離、倒淨想,安住、闍利那,誦習、花、迦葉)(16)

註解:

[註 29.001]「林相應」共三二經。一四經以上,與『相應部』(九)「森相應」相當。

[註 29.002]『相應部』(九)「森相應」四經。『別譯』三五一經。

[註 29.003]『雜阿含經』卷五〇中。

[註 29.004]『相應部』(九)「森相應」二經。『別譯』三五二經。

[註 29.005]『相應部』(九)「森相應」一經。『別譯』三五三經。

[註 29.006]「此」,原本缺,依宋本補。

[註 29.007]「止」,原本作「正」,依宋本改。

[註 29.008]「惱」下,原本有「心」字,依宋本刪。

[註 29.009]『相應部』(九)「森相應」一一經。『別譯』三五四經。

[註 29.010]『相應部』(九)「森相應」一二經。『別譯』三五五經。

[註 29.011]『相應部』(九)「森相應」六經。『別譯』三五六經。

[註 29.012]『相應部』(九)「森相應」一〇經。『別譯』三五七經。

[註 29.013]『相應部』(九)「森相應」一四經。『別譯』三五八經。

[註 29.014]「且」,原本作「宜」,依宋本改。

[註 29.015]『相應部』(九)「森相應」三經。『別譯』三五九經。

[註 29.016]攝頌見『別譯』卷一六(大正二‧四九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