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論會編(下)-三六 斷知相應

三六 斷知相應(1)

一;   一八七八(一七二)

(2)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法無常者,當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何法無常?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   一八七九(一七三)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過去無常法當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云何過去無常法?過去色是無常法,過去欲是無常法,彼法當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八;   一八八〇──一八八五()

(如過去),如是未來,現在,過去現在,未來現在,過去未來,過去未來現在,(亦如是)(3)

九;   一八八六(一七四)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為斷無常法故,當求大師。云何是無常法?謂色是無常法,為斷彼法,當求大師。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〇──一六;   一八八七──一八九三()

(如無常法),如是過去,未來,現在,過去未來,(4)過去現在,未來現在,過去未來現在,當求大師,(共)八種經。

一七──四八八;   一七九四──二三六五()

(如大師),如是種種教(5)隨順,安,廣安,周普安,導,廣導,究竟導,說,廣說,隨順說,第(6)二伴,真知識,同意,愍,悲,崇義,崇安慰,樂,崇觸,崇安隱,欲,精進,方便,廣方便,堪能方便,堅固,強,健,勇猛,身心勇猛,難伏攝受,常學,不放逸,修,思惟、念,覺,知,明,慧,辯,思量,梵行,如意,念處,正懃,根,力,覺,道,止,觀,念身,正憶念,一一八經,亦如上說。

四八九──二九二八;   二三六六──四八〇五()

如斷義,如是知義,盡義,吐義,止義,捨義,亦如是(7)

二九二九;   四八〇六(一七五)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比丘白佛言:「世尊!當起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佛告比丘:「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應盡除斷滅。為斷無常火故,勤求大師。斷何等無常故勤求大師?謂斷色無常故,勤求大師;斷受、想、行、識無常故,勤求大師」。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九三〇──二九三六;   四八〇七──四八一三()

如斷無常,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如是八種救頭然譬經,如上廣說。

二九三七──三四〇八;   四八一四──五二八五()

如求大師,如是求種種教隨順教,如上廣說。

三四〇九──六七六八;   五二八六──八六四五()

如斷義,如是知義,盡義,吐義,止義,捨義,滅義,沒義,亦復如是。

註解:

[註 46.001]「斷知相應」,簡約共為一〇九九六經。若詳計末後四經所說,則共為三二五八三二經。類例經說之多,遠出常情意想之外。巴利藏缺。

[註 46.002]『雜阿含經』卷七中。

[註 46.003]總為無常法,別為三世──七類,共八經。以下處處說「八經」,即此。

[註 46.004]「過去現在,未來現在,過去未來」──十二字,原本缺,依宋本補。

[註 46.005]自「大師」至「正憶念」者,依前(三四)「羅陀相應」。五一──一一〇經,共六〇事。本文與之相同,可對比知之。「種種教隨順」,應含得「勝師,順次師,教誡,勝教誡,順次教誡」五者。

[註 46.006]「第二伴」,「羅陀相應」作「正者,伴者」。

[註 46.007]「斷」……「捨」,依下文實為八類,此處且依文作六類。